证券信息精粹内容摘要:

等新兴市场经济基本面没有发生实质变化的前提下,资本市场暴跌是国际资金为抄底而故意为之的。 国际热钱和游资进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既想在人民币升值中赌一把,又想在中国资本市场里捞一把。 力图赢得双份回报,上个双道保险。 我们不得不佩服国 际资本家们的老到和精明。 ( DYCJ) (返回) 7 〖 资政参考 〗 中国质疑美欧降息救市 针对美国当局最近采取的一系列救市举措,中国政府首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了关切。 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李勇上周末在华盛顿出席 IMF和世行春季会议上发言时明确指出, IMF和世行应敦促发达国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消除金融危 机,实施负责任的货币和汇率政策。 李勇还警告说,从中长期看,美国和其他几大经济体旨在抑制信贷危机的降息举措,可能会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过剩。 美国为缓解信贷危机而采取的降息和注资等措施,也进一步加剧了美元跌势。 专家指出,考虑到美元持续贬值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中方很可能在 6月份的下次战略经济对话期间重点提及这一问题。 发达国家应负起责任 本次 IMF和世行联合会议召开之际,席卷西方世界的信贷危机仍未有明显的改善迹象,这一话题引起了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 作为出席本次会议的中国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和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都明确表示,发达国家应该对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承担主要责任,适时调整宏观政策,尽快消除危机。 新华社引述李勇 13日的发言报道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表现为主要经济体面临经济增长下滑与通胀加剧双重风险、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他呼吁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敦促发达国家采取措施消除金融危机,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转变增长方式,保持经济稳定增长,防范金融风险。 此外,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注意发达国家为 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帮助发展中国家妥善应对通胀压力,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控,维护市场稳定。 美元贬值引起中方关注 国际金融专家、中国银行研究员王元龙教授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要求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实施更负责任的货币政策是比较客观的。 他表示,当前世界经济降温和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有密切关系, 8 特别是美元。 作为一个大国,而且美元又是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货币,美国对美元持续贬值放任不管,对其他国家的损害和打击很大。 美元贬值给中国造成的 损失不言而喻。 光是外汇储备一项,据王元龙估计,损失可能就要以百亿美元计算。 此外,美元贬值还通过推高商品价格等途径,加重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美元对其他国际货币快速下跌,还使得人民币相对的升值速度大幅减慢,从而给中国带来更大本币升值压力。 王元龙表示,不排除美国有刻意让美元贬值的主观意图,而这样的行为与“赖账”无异。 “发展中国家辛辛苦苦产出的资源拿到美国换来美元,而美国只需要不停开动印钞机。 外国人持有美元其实相当于一种债权,但美元如此贬值,债权人的利益当然受到了很大损害。 ”王元龙说。 事实上,美元“恶性”甚至是“恶意”贬值的话题,已在中国国内学术界引发了很大反响。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此次敦促 IMF向发达国家施压,还只是比较温和的举措。 可以预见,在今年 6月的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中方可能进一步明确向美方提出有关美元疲软的话题,要求美方采取相应措施。 美国研究机构进步与自由基金会全球创新中心负责人兼资深研究员斯沃森( Bret Swanson)日前在为华尔街日报撰文时写道:对于美元在过去十年间从异常强劲到急剧贬值的大幅波动,中国人应该反问,“到底是谁在操纵汇率。 ” 斯沃森指 出,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有很多好处,但相比之下,最近美元走软却让不少经济体难以承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国持续升高的通胀压力。 降息或催生流动性泡沫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还在本次会议上针对美国等国家为缓解危机而采取连续降息举措提出了警告。 华尔街日报援引李勇的讲话报道称,从中长期来看,美国和其他几大经济体旨在抑制信贷危机的降息举措,可能会导致全球流动性持续过剩。 同时出席此次会议的周小川则指出,主要发达国家处于金融危机前沿,应对稳定全球金融市场承担主要责任,适时调整宏观政策。 从中长期看,要加强金融监管 ,增加透明度,建立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评估的体系,加强风险评估,强化对市场投机行为的监管。 周小川还强调,实践证明,通过结构改革来循序渐进地纠正失衡是有效的。 9 汇率对调整失衡的作用有限,过分夸大其作用既不现实,也会误导调整的进程。 针对美国是否应该出手救市,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曾多次撰文指出,美国政府不断向市场注资,并持续大幅降息,但这只催生新的资产泡沫,同时让老百姓的储蓄意愿进一步下降,最终结果则是让经济衰退持续得更久。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徐明棋则表示,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后的连 续注资和大幅降息,是在逆市场规律而行,未必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反倒可能催生新的泡沫和危机。 ( OZB) (返回) 人民币快速升值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4月 1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为人民币 ,意味着人民币正式跨入“ 6时代”。 那么人民币升值“破 7”或跨入“ 6时代”正如市场欢呼那样进入一个新时代吗。 它对中国经济及社会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 对于这些问题,市场上的答案不少。 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的现状持续下去, 给中国经济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绝不可低估。 首先,人民币升值“破 7”,实质意义并不是太大。 因为,如果人民币汇率是由市场来决定,那么其价格波动是自然的事情,汇率的波动可以“破 7”,也可以重新回到“ 7”以上。 如果人民币汇率不是完全由市场来决定,“破 7”之后,若对中国经济增长不利,在政府的调控下,人民币汇率又会回到原有的水平。 其次,人民币升值可以对国内快速上涨的价格起到一定的紧缩作用,这种理解仅是一个理论上的推导,与中国的实际差距比较大。 因为,目前中国通货膨胀最为根本原因不是国际市场产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