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简要内容摘要:

思想 一、波利比阿的政治思想 波利比阿(前 201一 120年)希腊化时期的史学家,政治思想家。 主要著作:《历史》。 主要思想:政治思考的动因,国家兴衰的关键是政治制度。 六种政体的区分。 政治的蜕变规律。 理想政体是混合政体,它是三种正宗政体即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优良因素的混合。 二、西塞罗的政治思想 西塞罗(公元前 106一前 42年)古罗马政治家、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共和国》、《法律篇》。 主要思想:共和思想,共和国是 “人民的事业 ”。 最理想的政体是混和政体思想,自然法是理性的命令,是一切人类法律的准则。 人人平等思想。 第四节 早期基督教的政治思想 一、早期基督教及其神学思想 早期基督教的产生发展。 早期基督教与国家的关系。 《圣经》的产 生。 《圣经》的上帝创世说和基督救世说。 基督教关于顺从、禁欲、博爱、平等的伦理思想。 二、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 对政治的疏远态度。 双重的政治忠诚。 关于上帝选民的新观念:信徒的精神自由和在上帝面前的平等。 三、奥古斯丁的政治思想 奥古斯丁( 354430年),古罗马时期基督教政治思想家,教父学最高权威。 主要著作:《上帝之城》。 主要思想:对罗马灾难原因的解释,人的原罪与上帝的恩典。 由人的两种爱而造成两座城,即上帝之城与世上之城。 教会与国家的关系。 第 三章 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 第一节 中世纪的政治经济关系及其对政治思想的影响 一、中世纪纪政治经济关系的特点 采邑制和等级制。 契约关系和微弱的君权。 政权与教权的并列和相互制约。 二、中世纪政治思想的特点 神学是统治一切的意识形态,政治学沦为神学的分枝。 政治学理论不发达,政治思想的表现形式。 政权与教权关系问题占有突出位置。 第二节 王权与教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 一、中世纪的政教关系 天主教会的势力和组织。 基督教的政治观念对政教关系的影响。 国家与教会关系的演变。 二元化权力体系及人的双重角色。 二、维护教权的理论 教权至上论。 尼古拉一世的 “君士坦丁赠礼 ”。 格里高利七世维护教权的活动和理论。 英诺森三世的活动和思想,卜尼法斯八世的教权派理论。 三、阿奎那的政治思想 托马斯 *阿奎那( 1227—1274),中世纪经院哲学最大代表。 主要政治学著作收集在《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中。 其政治思想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经过改造后融入基督教神学,其方法有将信仰和理性、经验调合起来的特征。 国家产生于社会需要,君主制是最合乎自然的政体,其形式应为混合政体。 教会与国家各有各的领域,但教皇是基督教社会最高权威。 四、马西略的思想 帕多亚的马西略(约 1270—1342年),中世纪意大利政治思想家。 政治著作有《和平的保卫者》。 其政治思想的宗旨是排除教会对世俗事务的干涉,以实现意大利的和平和秩序。 教会是和平的最大威胁,是分裂和战争的根源。 必须反对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预和教会的司法特权;取消教会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