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论建筑工程招标中的“最低价中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担保的保障措施。 比如承包主体方面的投标银行保函、履约银行保 函、保证金银行保函,开发主体方面的付款保函等措施,恶意行为的进入壁垒就会更高。 拿到银行担保是一种信用要求相当高的进入壁垒。 银行履约保函的收费比例为 — ‰ /季,保函保证金则一般按保函额度的 20%~ 50%(境外工程有的要求 100%)交存银行。 这样的银行信用要求,恶意行为者通常都难以达到。 出具保函,就更是一种实在的担保行为。 银行保函执行,保函金额就可以以很容易地方式将恶意行为造成的后果直接转化为恶意行为成本,在保函措施下,恶意行为显得一点儿价值都没有了。 只有在这样的保证措施下,恶意行为才会自然退缩 自动消亡。 3 超付风险对恶意竞标的影响 工程付款的合约规定会非常多样,有时会在不当心的情况下,导致工程款超付。 超付可能导致恶意竞标。 一旦投标者意识到工程某阶段存在超收的可能,使得恶意行为的成本超越了代价,恶意竞标就不可免。 支付这个时候也不是报价的函数了。 所以合约付款应拉长期限,同时给予超付纠正机会。 延后付款同时也是一种自我担保和自我实力证明,能够在先期投入大量资金启动项目,承包商的社会融资能力就不会差,这也从侧面降低了恶意竞标的可能性。 4 投标者独立估价能力不足 建企现在面对的五大工程生产要素,人材机 技术资金,已经非常市场化了。 现在投标者投标,就是向招标者作出承诺的同时,面对这些市场化的成本要素。 也即,当前形势下,投标者已经拥有了独立估价的足够信息。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第 四 页 但是,拥有这些市场信息的投标者的独立估价能力却非常不足。 原因主要是我们国家的计价规则正在从定额制向清单制转化,工程价格定价的市场化开始时间不久,相对于工程价格定价市场化的变化,应对招标的快速有效报价,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操作,可以说整个社会都没有准备好。 5 投标者非对称性 仅就中标方法来讲,“须经评审中标法”的问题在于无法确保排除人为因素的干扰,使投标者在 投标过程中投标地位为对称。 必须正视的现实是,无论采取多么严格的管制措施,中标述求都会匪夷所思卓有成效地渗透管制措施,最终使这些管制措施成为“非法中标”最好的保护伞。 由于诚信机制不全,恶意行为惩戒力度不够,我国当前招投标过程中直接绕开招投标过程而寻求“中标强势”的现象比较严重。 围标串标,买标卖标,这些行为甚至在招投标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操作完成了。 很多招投标项目从一开始的时候投标者是被动处于完全不对称的境地。 建筑业产业对这个现象早已有深刻的认识,趋利的原动力,促使建筑产业催生出了各种“代理人”产业。 这些人 专门跑各种项目有权力、招标代理机构与专家评委。 由于“犯规成本低”,越严密的管制措施在这样的公关攻势下显得越难持久,结果迫得监管机构进行不定期调整。 管理循环往复,在增加社会成本的同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定标公平性问题。 二、现实的解决办法 上面说到完全最低价中标法在中国实施有很多不具备的因素,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完全最低价中标法在中国就实施不了呢。 不是的。 实际上,采用完全最低价中标法的条件并不是特别苛刻。 在交易双方明确知晓自己的目的,并能够顺利达成理解一致的情况下,满足“一级密封报价”的条件,在国内已经初步达到了。 只要解决好标的明确,招投标双方对标的理解一致的条件下,采用“一级密封报价”的完全最低价中标法,并不是没有可能。 1 单位资格预审即有意识强化竞争格局,减小串围标可能。 选定入围单位时,如果有意识选定相互之间为竞争对手的企业,串围标的可能 性将大大降低。 比如:对于 2 亿元左右造价的中等项目,中建八局、上海一建、南通三建、绍兴一建这四家企业串围标的可能性比较低,因为市场上它们是竞争对手,在利益相对低的环境下,他们联手的概率较低。 如果在入围单位中再增加长期合作伙伴、政府诚信评级高的单位、可能的关系企业等,进一步强化竞争形式。 最终串围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学生毕业论文 第 五 页 通过上述操作,可以有效利用各种单位的竞争优势,强化投标单位之间的“对称性”。 各单位会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各有不同,但这种优势并不足以让自己在招标中获得完全压倒的成效,最终决定中标的,仍然可能是价格。 这个时候,“对称”机制已经在投标者之间形成了。 关系企业在这个设定中可能显得有点突兀,但实际上这个却是在“完全最低价中标法”下很多当权者解套“关系网络”的很好办法。 开标出来最低价决定,当权者不用对“关系”过多解释,关系也不会深度纠缠当权者。 给予“关系”适当的介入机会,但机会却需要它们自己去争取。 这个操作手法可以成为当前官场文化中很需要的一种“退出”机制。 它虽然不能限制本心就坏的“利欲熏心者”,但可以帮助正道以行及中间摇摆者减轻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能减轻这种压力,本身就已经为社会造福了。 “疏导”机制在社会管 理中的作用,不能被低估。 2 保函制度提高社会信用等级,并直接转嫁恶意行为成本 承包商 5%的投标保函, 1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