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班主任的建议30条内容摘要:

货币”(小标记),定期展示评比,更可成为期末评先的参考。 强化研究。 在班主任日常工作 中,能致力于研究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抓住智慧的火花,及时撰写教育心得、教育日记或班级日志,以总结经验,与他人共享。 10 附录: 一、给一年级家长的信 亲爱的家长: 您好。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你们天真活泼的孩子,相信您选择我们学校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于你们的信任,我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相信您孩子的加入,我们一定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辉煌的明天。 为了使您的孩子能有更好的发展,我们本着“呵护天性,启迪心智,养成品质,促进学习”这样的理念开展工作。 希望 能得到你们的理解、认同和支持,让我们多沟通多交流,共同教育好孩子。 为了您的孩子能尽快适应一年级的生活,请认真阅读以下附件。 此致 敬礼。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 2020 年 8 月 5 日 附件: 一年级新生须知 一、学习用品: 铅笔盒:简便实用,一般买普通铁皮的就可以,玩具型的、太复 11 杂的容易分散注意力。 铅笔: 2H 的木头铅笔,一般用中华绘图铅笔。 每日准备 10 支削好的放在铅笔盒里(不能用自动笔),建议套上笔套。 垫板: 32K 大小的两块(硬的,不要软的),选纯色的,不要花花绿绿。 橡皮:白色条状 的绘图橡皮。 直尺:不要用带卡通画面的,选简单普通的塑料尺。 水彩笔一盒。 课程表:开学时学校会印发一张大的课程表,让孩子每天按课表整理书包和文具。 家长另外再抄一张小的课程表贴在孩子的铅笔盒内,提醒孩子做课前准备。 小刀、刀片、剪刀等锐器不要带入学校。 注:建议在学习用品上作好记号。 二、学习常规: 包书本:课本、作业本统一用一色的厚实一点的纸包,不要用买的塑料纸包。 封面上写好书名、班级、姓名(书本内页不要写名字)。 整理书包: ⑴每晚按课表独立整理所需课本及其他学习用品 (铅笔削好); ⑵不要把玩具带入学校,每天带一本课外书; ⑶书本按大小顺序排列整齐,文具盒放在最上面。 美术课那天将用品用塑料袋装好,以免弄脏或丢失。 ⑷书包每天睡觉前自己整理,准备好明天的所有学习用品,家长督促, 12 不要代劳,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业: ⑴写字姿势正确: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⑵作业时,保持安静,独立专注地完成,尽量少用橡皮,做完后仔细检查。 ⑶作业本保持整洁,不卷页,不弄脏。 ⑷定量作业:每天半小时阅读课外书,建议家长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他们看的种类齐全的课外读物。 ⑸每天请家长询问孩子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否完成,和孩子交流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教室里有图书角,请每人带两本带拼音的图书(开学后),内容要适合低年级的孩子看,在里面写上学生班级姓名。 注:孩子书包上的符号表示“觅小”。 三、生活常规: 学前班放学:请家长一定要准时在指定地点接送孩子。 前三天家长可送进校门,但接孩子应在指定地点。 以后每天接送只能在校门外。 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开学后,晚上八点半之前睡觉,早晨七点四十到学校做上课准备。 生病、有事要事前向老师请假。 (附一年级办公室电话) 课间:先上厕所再玩正当游戏。 卫生: ⑴ 不要随地乱丢纸屑,带好一块小抹布,自己的桌椅保持整洁。 13 ⑵ 每天带好手纸、餐巾纸、塑料水瓶(只能带白开水) ⑶ 勤剪指甲,体育课时准备球鞋一双,女生不要穿裙子。 ⑷ 在学校就餐的同学不浪费饭菜,带好一把勺子和一块塑料桌垫。 周日到周四晚尽量少看电视,不要影响第二天的学习。 不要把零食带入学校。 (供稿:觅渡桥小学) 二、儿歌 家校配合 升旗按时来,穿戴要整齐。 桌布绣名字,周五回家洗。 值日有安排,家长多留意。 提前二十分,来到就干 起。 各种书写名,丢失易寻觅。 双休日特长,明日报名齐。 孩子学拼音,家长莫着急。 语气要和蔼,拼对多鼓励。 用好拼音卡,和他做游戏。 多读和多练,才是会学习。 相信小孩子,做事多鼓励。 家校要沟通,你我多联系。 良好习惯 会收拾书包,学会削铅笔,摆放要合适,学习要自理。 作业先准备,专心不停息,坐姿要强调,注意看执笔。 写完要检查,自己找错题,作业要写好,和橡皮远离。 天天要阅读,与书成知己,有了啥问题,书中探秘密。 学前要预习,听课有了底,遗忘有规律,学后快复习。 习惯要坚持,开头要注意,家 长多提醒,孩子多努力。 14 写字姿势歌 学写字,重姿势。 眼离书,约一尺。 胸离桌,约一拳。 笔离端,约一寸。 肩臂脚,要摆平。 用左手,轻按本,学用品,放有序。 记得牢,勤巩固,好习惯,早养成,终身益,受无穷。 (供稿:觅渡桥小学) 到校 遇到老师先问好,见了同学讲礼貌, 不吃零食爱公物,文明守纪要记牢。 早读 早晨读书实在好,端坐捧书要做到, 人人动口书声朗,边读边想效率高。 升旗 出旗令下要肃立,升旗之时须敬礼, 声音洪亮唱国歌,为国争光心中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