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存储器的存储原理内容摘要:

元地址: 存储器是由大量寄存器组成的,其中每一个寄存器就 称为一个存储单元。 它可存放一个有独立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一个代码由若干位( bit)组成,代码的位数称为位长,习惯上也称为字长。 每个存储单元存放几位二进制数呢。 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中一个代码的位数和它的算术运算单元的位数是相同的。 例如, 8051 单片机中算术单元是 8 位,则字长就是 8 位。 在计算机中把一个 8 位的二进制代码称为一个字节( Byte),常写为 B。 对于一个 8 位二进制代码的最低位称为第 0 位(位 0),最高位称为第 7 位(位 7)。 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往往有成千上万个存储单元,为了使存入和取出不发生混淆,必须给每个存储单元一个唯一的固定编号,这个编号就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因为存储单元的数量很大,我们不可能每个存储单元都把线引到外部,如果每个存储单元都引根线到外部,那一个 8 位的单片机就需外向外部引出 65536 根线了,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 为了减少存储器向外引出的地址线,在存储器内部都带有译码器。 根据二进制编码、译码的原理,除地线公用之外, n 根导线可以译成 2n 个地址号。 例如,当地址线为 3 根时,可以译成 23=8 个地址号;地址线为3 根时,可以译成 28=256 个地址号。 依此类推,在 8051 单片机中有16 根地址线,也就是说在 8051 单片机中有 216=65 536 个地址号,地址号的多少就是我们寻址范围的大小,也就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8051 单片机的寻址范围是 64K。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存储单元地址和这个存储单元的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