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半导体存储器教学目的:1只读存储器(rom)电路结构及特点。2内容摘要:
8 amp。 W 9 W15 amp。 G3 输出缓冲器 G2 G1 G0 图 RAM 结构示意图 存储矩阵也是由一些存储单元排列而成,是一个 n行 m列矩阵列,它是存储器的主体。 存储单元的数目称为存储器的容量。 例如,一个容量为 256 4( 256个字,每个字 4位)的 图 RAM 存储矩阵 存储器,共有 1024个存储单元,这些单元可排成如图 32行 32列的矩阵。 该存储矩阵共需要 32根行选择线和 8根列选择线。 二、 地址译码器 每片 RAM由若干个字组成,每个字由若干位组成,通常信息的读写是以字为单位进行的。 不同的字具有不同的地址,在进行读写操作时,可以按照地址选择欲访问的单 元。 地址的选择是通过地址译码器来实现的。 在存储器中,通常将输入地址译码器分为行地址译码器和列地址译码器两部分,给定地址码后,行地址译码器输出线(即字线)中有一条有效,选中该行的存储单元,同时,列地址译码器输出线(即位线)中也有一条有效,选中一列或 n列的存储单元,字线和位线的交叉点处的单元即被选中。 例如,上述的 256 4RAM的存储矩阵中,256个字需要用 8根地址线( A7~ A0)来加以区分( 28=256)。 其中地址码的低 5位 A4~ A0作为行译码输入,产生 25=32根行选择线,地址码的高 3位 A7~ A5用于列译码 ,产生 23=8根列选择线。 只有被行选择线和列选择线同时选中的单元,才能被访问。 例如,若输入地址 A7~A0为 11111111时,位于 X0和 Y0交叉处的单元被选中,然后才可以对该单元进行读或写的操作。 三 、 读 /写与片选控制 存储矩 阵 (若干单元) 输入 /输出 A0 A1 Ai An1 Ai+1 列地址译码器 32 根行选择线Y0Y1Y7X0X1X2X3X31……8 根列选择线读写控制电路用于对电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当读 /写控制信号 WR/ 1时,执行读操作,即将存储单元里的数据送到输入 /输出端上;当 WR/ 0时,执行写操作,加到输入/输出端上的数据被写入存储单元里。 在系统中, RAM一般由多片组成,系统每次读写时,只能选中其中的一片(或几片)进行读写,因此每片 RAM均需有片 选信号线 CS ,当 CS = 0时, RAM为正常工作状态;当 CS= 1时,所有的输入 /输出端都为高阻态, RAM不能进行读 /写操作。 四、 RAM 的存储单元 RAM的核心元件是存储矩阵中的存储单元。 不同 RAM的基本电路结构都类似。 按工作原理分类, RAM的存储单元可分为静态存储单元和动态存储单元。 1. 静态存储单元 CMOS型存储单元因功耗低、集成度高多被采用。 图 CMOS静态存储单元。 图中 CMOS反相器 V1, V2和 V3, V4交叉耦合组成了基本 RS触发器,用于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 , 为输 出端, 1Q 时, V1导通, V2截止,输出 Q 为低电平,使 V3截止, V4导通,这样也反过来保证了输出 1Q ,故此状态为一个稳定状态,“ 1”态,表示存储单元里存储了“ 1”;当 Q变为 0时, V1截止, V2导通,使输出 Q 为高电平,又保证了 V3导通, V4截止,得到另一个稳定状态,“ 0”态,也即将存储内容从“ 1”改写成“ 0”了。 V5, V6管是受行选择线 Xi控制的门控管,控制触发器与位线的接通与断开。 Xi= 0时,V5, V6管均截止,存储的状态保持不变; Xi= 1时, V5, V6管均导通,存储的状态 , 就输出到位线 AA, 上了,即存储器的数据就 被读出了。 上述 6只 MOS管构成了一个静态存储单元,故称为六管静态存储单元。 注意,列线 Yj的列控制门 Vj,Vj属列内各单元公用,不需要计入存储单元的器件数目。 2. 动态存储单元 DRAM RAM动态存储单元由 MOS管的栅极电容 C和门控管组成,利用 MOS管栅极电容的暂存作用来存储信息的,电容 C上电压为“高”,表示存储了数据“ 1”,电容上电压为“低”时,Xi(行选择线) 存储单元位线数据线DD位线Yj列选择线Vj V jV3V1V2V4V6VggVddV5′图 六管 CMOS 静态存储单元 表示存储了数据“ 0”。 虽然 MOS管的栅极电阻很高,但栅极电容的容量很小(一般只有几皮法拉)且电容器上的电荷不可避免地因漏电等因素而损失,使电容上存储的信息保存时间 有限,为保持原存储信息不变,就需要不间断地对栅极电容定时地进行补充电荷(这种操作也称刷新或再生)。 因此, DRAM工作时必须要有刷新控制电路,操作比较复杂。 由于要不间断地进行刷新,故称这种存储器为动态存储器。 动态存储单元电路有 4管电路、 3管电路和单管电路, 4管电路和 3管电路外围控制电路比较简单,读出信号比较大,但电路结构复杂,不利于提高集成度。 单管电路存储单元的结构最简单,只用一个 MOS管和一个电容器组成,集成度高,常用于大容量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中。 2116是单片 16K 1位动态存储器,是典型的单管动 态存储芯片。 采用双列直插 16脚封装,+12V和177。 5V三组电源供电,输入输出逻辑电平与TTL电路兼容。 图。 它由一只 N沟道增强型 MOS管 VT和一个电容 CS组成。 电容 CA是数据线上的分布电容。 在进行写操作时,先要选中该单元,即字线给出高电平,使 T导通,将位线上的数据经过 T被存入电容 CS中。 图 写入数据为 1还是为 0和数据线的高低电平相对应。 在进行读操作时,字线同样给出高电平,使 T导通。 这时 CS经 T向位线上的电容 CA充电,使 uCA上升到高电平,位线上获得高电平,读出数据“ 1”。 但这种读出是一种破坏性读出。 因为由于 CS放电,使 uCs下降,破坏了存储单元原来的数据。 另外,因为实际的存储电路中位线上总是同时接有很多存储单元,故 CA的容量远远大于 CS的容量,使输出到数据线上的电压 uCA很小: CSAS SCA uCC Cu uCA一般只有约 , CS上的电压也只剩下 ,因此需要在电路中设置一个灵敏的恢复 /读出放大器,一方面将读出信号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将存储单元里原先存储的信号恢复。 动 态存储单元比静态存储单元所用元件少、 集成度高,适用于大 容量存储器。 五、存储容量的 扩展 1.集成 RAM 常用静态 RAM芯片有 2114A( 1K 4)、 2116( 16K 1)、 6116( 2K 8)、 6264( 8K 8)等。 下面简单介绍常用的 2114A芯片和 6116芯片。 ( 1) 2114A芯片 2114A是一个 1024 4位静态 RAM(即有 1K 个字,每个字 4位),它的 4096个存储单元排列成 64行 64列的矩阵。 芯片为双列直插 18脚封装,采用单一 +5V电源,全部电平和位线 字线 T CA CS TTL电路兼容。 其结构框图如图。 图 2114A 电路结构 框图 10条地址线分为两组译码, A3~ A8六位地址码送到行地址译码器中,通过输出信号 X0~X63从 64行存储单元中选出指定的一行,另外四位地址码 A0、 A A2和 A9送到列地址译码器中,通过输出信号 Y0~ Y15再从已经选定的一行中选出要进行读 /写的一列( 4个存储单元)。 CS 为片选控制信号。 当 CS = 0,同时 R/W = 1时,读 /写控制电路工作在读状态,即将上述选中的单元数据送出到 I/01~ I/04;当 CS = 0, R/W = 0时,读 /写控制电路工作在写状态,在 I/01~ I/04端的数据将被写入指定的四个单元中。 当 CS == 1时, 读 /写控制电路处于禁止态,不能对芯片进行读 /写操作。 ( 2) 6。第八章半导体存储器教学目的:1只读存储器(rom)电路结构及特点。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