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质谱法(massspectrometry,ms)16711概述一、方法概述以某内容摘要:

在 2~ 100,而有机质谱仪一般可达几千,现代质谱仪甚至可以研究相对分子量达几十万的生化样品。 分辨本领 所谓分辨本领,是指质谱仪分开相邻质量数离子的能力。 即: 对两个相等强度的相邻峰,当两峰间的峰谷不大于其峰高 10%时,认为两峰已经分开,其分辨率为: vLtmmmm mR  112 1其中 m m2为质量数,且 m1m2,故在两峰质量数较小 时,要求仪器分辨率越大。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很难找到相邻的且峰高相等的两个峰,同时峰谷又为峰高的 10%。 在这种情况下,可任选一单峰,测其峰高 5%处的峰宽 ,即可当作上式中的Δ m,此时的分辨率定义为 R = m/ 如果该峰是高斯型的,上述两式计算结果是一样的。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由几个因素决定: ( 1)离子通道的半径; ( 2)加速器与收集器狭缝宽度; ( 3)离子源的性质。 灵敏度 质谱仪的灵敏度有绝对灵敏度、相对灵敏度和 分析灵敏度等几种表示方法。 绝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检测到的最小样品量; 相对灵敏度是指仪器可以同时检测的大组分与小组分含量之比; 分析灵敏度则是指输入仪器的样品量与仪器输出的信号之比。 167。 质谱图上离子的主要类型 一、质谱图 质谱图是以质荷比( m/z)为横坐标,相对强度为纵坐标构成。 一般将原始质谱图上最强的离子峰为基峰并定为相对强度为 100%,其它离子峰以对基峰的相对百分值表示。 二、质谱图上离子峰的类型 分子在离子源中可以产生各种电离,即同一种分子可 以产生多种离子峰,主要的有分子离子峰、碎片离子峰、亚稳离子峰和同位素离子峰等。 分子离子峰 试样分子在高能电子撞击下产生正离子,即; M+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 分子离子的质量与化合物的分子量相等。 几乎所有的有机分子都可以产生可以辨认的分子离子峰。 有些分子如芳香环分子可产生较强的分子离子峰,而高分子量的脂肪醇、醚及胺等则产生较小的分子离子峰。 若不考虑同位素的影响,分子离子应该具有最高质量。 有机化合物分子离子峰的稳定性顺序: 芳香化合物>共轭链烯>烯烃>脂环化合物>直 链烷烃>酮>胺>酯>醚>酸>支链烷烃>醇 分子离子峰的识别 : (1) N律 由C、H、O、 X(卤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M一定是偶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奇数,M奇数。 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偶数,M偶数。 (2) 与邻近的峰相差是否合理 分子离子不可能裂解出三个以上的氢原子和小于一个甲基的基团,故分子离子峰的左面不可能出现小于 3~ 14 个质量单位的峰。 ee 2MM  (3) 改变实验条件验证分子离子峰。 碎片离子峰 分子离子产生后可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将会通过进一步碎裂或重排而释放能量, 碎裂后产生的离子形成的峰称为碎片离子峰 有机化合物受高能作用时产生各种形式的分裂,一般强度最大的质谱峰相应于最稳定的碎片离子。 通过各种碎片离子相对峰高的分析,有可能获得整个分子结构的信息。 因为M+可能进一步断裂或重排,因此要准确地进行定性分析最好与标准谱图进行比较。 亚稳离子峰 若质量为 m1的离子在离开离子源受电场加速后,在进入质量分析器之前,由于碰撞等原因很容易进一步分裂失去中性碎片而形成质量 m2的离子,即 m1m2+△ m 由于一部分能量被中性碎片带 走,此时的 m2 离子比在离子源中形成的 m2 离子能量小故将在磁场中产生更大的偏转,观察到的 m/z 较小。 这种峰称为亚稳离子峰,用 m*表示。 它的表观质量 m*与 m m2的关系是: m* = ( m2 ) 2 / m1 式中 m1为母离子的质量, m2为子离子的质量。 亚稳离子峰由于其具有离子峰宽(约 2~5 个质量单位)、相对强度低、 m/z 不为整数等特点,很容易从质谱图中观察。 通过亚稳离子峰可以获得有关裂解信息,通过对 m*峰观察和测量,可找到相关母离子的质量与 子离子的质量 m2 从而确定裂解途径。 同位素离子峰 有些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