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167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由物体的____而产生内容摘要:
1 2 表(一) 表(二)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⑶研究“音调高低由什么因素决定”和“声音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还可通过哪些日常生活中用的器材来演示说明,说出你的想法来。 13.用牙齿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铅笔下端,然后 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面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的敲击声,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67。 1. 4 噪声的危害和控 制 167。 1. 5 声的利用 1.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____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____的声音都叫噪声。 __污染、废水污染、__污染和固体污染是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2.关于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 B.音乐声可能是噪声; C.噪声都是由机器发出来的; D.噪声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3.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___________(只需填序号) A.城市里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 B.歌唱时器乐的伴奏声; C.自习课时的喧哗声; D.晨读时的朗读声; E.赛车场上的赛车引擎声; F.夜深人静时的钢琴曲; G.装修房间时的电钻声; H.清晨树林中小鸟的欢叫声。 4.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 __。 5.为了降低噪声的危害,人们应从下列哪个环节着手 ( ) A.减少发生体振动的频率; B.减少声音的传播速度; C.减少发生体振动幅度; D.上述三方可同时使用。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为 ( ) A.零分贝就是没有声音; B.雪后的街道上格外寂静,是因为松软 的雪可以吸声; C.特种兵使用微声冲锋枪射击时声音很小,是因为采取了消声措施; D.城市高架公路两旁设置屏障,是为了阻隔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噪声。 7.在马路两侧,住宅及学校周围植树造林,不仅可起到美化环境,___空气的作用,还能起到___的作用。 8.根据人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①在___处减弱,②在____中减弱,③在___处减弱。 9.为了减弱我们教室内受到的噪声干扰,下列方法中哪个是不可取的 ( ) A.在学校围墙边植树造林; B.在耳孔里塞一小团棉花; C.关闭门窗; D.在校区附近设立“禁鸣标志”。 10.下列与回声现象无关的是 ( ) A.蝙蝠捕捉昆虫; B.医生用超声波治疗结石病人; C.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捕鱼; D.在山谷中大喊一声,可听到此起彼伏的喊声。 11.如果你家附近有一个建筑工地,而你在家里学习和休息时,你怎样可以减小施工噪声对你的影响。 12.国庆 节的晚上,住在三楼的。第一章声现象167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由物体的____而产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