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历史必修1岳麓书社泉州中远学校高一年内容摘要:

1982年邓小平 —— 明确提出和全面阐述 “ 一国两制 ” 方针; 法制化阶段 : 1982年 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宪法》第 31条规定设置特别行政区。 1984 年 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使 “ 一国两制 ” 成了具有法律效力和法律保证的国策。 完善阶段 : 2020年《反分裂国家法》 的颁布 (二) “一国两制” 的 含义与 内涵 “一国两制” 的 含义与 内涵: “一国两制 ” 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 “两制并存 ” 指的是原有的社会制度与生活方式不变”,形象表述为“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来解释“港澳台地区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变”,为了 增加学科间的联系、活跃课堂 ,设计对一国两制的英语翻译,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 教学中,同时告诉学生了解这个翻译可以帮助他们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话题的外国文献,拓宽他们的视野。 材料:。 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们承认台湾地方政府在对内政策上可以搞自己的一套。 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虽是地方政府,但同其他省、市以及自治区的地方政府不同,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条件是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 —— 选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问题 探究 1: 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万紫千红总是 春: “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 15分钟) 一 、香港的回归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 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 “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香港回归 : ( 1)过程: ①提出方案: 1982 年 9 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 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 ②签署声明: 1984年 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