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x化”结构使用规则研究内容摘要:

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倾向于双音节的词语,也有少量单音节的民族简称,如:汉化、藏化,但不周遍。 由于是简称,所以表示的意思也比较复杂,比如说“汉化”就有多种理解,可以是“汉族化”、“汉字化”、“汉语化”„„。 目前的数据库中还没有收入“ X”是多音节的语料。 此类“ X 化”结构都不能受“很”修饰,并且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语义上,虽然所有的民族名称都可以进入,但是人们在使用时,由于“ X 化”本身的语义是“变成 X 或变得具有 X 所代表的某种性质或特点”,所以,一般倾向于选择在某方面具有特点民族名称,表示的语义强调的也是该民族所具有的特点。 ( 3)表示语言的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倾向于双音节的词语,也有少量单音节的,如:汉化、藏化,但不周遍,且含义复杂,上面已经讨论过了,不再 赘述。 在现有的材料中虽然还没有发现有三音节的,但是因为存在着诸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这样的多音节的语言名称,所以不排除当人们发现这些语言中存在的某些特点值得效仿后,产生这样的“ X 化”结构。 这类“ X 化”结构都不能受“很”修饰,并且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语义上,虽然所有的语言名称都可以进入,但是人们在使用时,一般倾向于选择在某方面具有特点语言名称进入,强调该语言所具有的特点。 ( 4) 表示词类的 这一类的“ X”也全都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也更倾向于双音节的词语。 所形成的“ X 化”结构都不 能受“很”修饰,并且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 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语义上,虽然所有的词类的名称都可以进入,使用时也有倾向的使用几个固定的词类名称。 ( 5)表示句子成分的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基本都是双音节的词语。 所形成的“ X 化”结构都不能受“很”修饰,并且全都不带受事体词,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语义上多用几个固定的常用词,整体上用来表示一种语法现象。 ( 6) 物质状态 161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基本都是单音节的词语。 所形成的“ X化”结构都不能受“很”修饰,并且 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 7)行业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更倾向于双音节的词语,所形成的“ X化”结构除了“商业化”以外,基本上都不能受“很”修饰;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语义上,虽然所有的行业都可以进入,但是人们在使用时,一般选择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行业的名称进入, ( 8) 文体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以双音节的词语为主,也有三音节的。 所形成的“ X 化”结构有些不能受“很”修饰,有些可以;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 可以进入“把字句”。 从语义上,一般选择特点鲜明的文体名称进入, ( 9)表示专门性领域或艺术门类的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数据库中现有语料的“ X”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是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只有“科学化、文学化、戏剧化、艺术化、哲学化、政治化、军事化、机械化”可以受“很”的修饰。 语义上,一般选择在某方面具有特点的领域或艺术门类的名称进入。 ( 10)表示机构团体的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都是双音节的词语,所形成的“ X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 体词,但是都可以进入“把字句”,并且都不能受“很”修饰,多选择有特点的机构团体的名称进入。 (二)、( 11) —— ( 20)类“ X 化”在词性上不像( 1) —— ( 9)那么整齐划一,有的还十分复杂,语义上虽多不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范畴,但大都比较明确,是规整性的,比如:有规律可循的;有专门适用范围的„„可以说,在语义上都是规则的,有针对性的。 这一类在各项标注指标上表现得很不整齐,如: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受“很”修饰,而另一部分不可以;有的可以带受事体词,而另一些不行;在能否进入“把字句”上,同一类内部也呈现不规则分布。 ( 11)表示有独特性的或特点突出的、超群的 这一类的“ X”几乎全部是名词,也有极少数的名形兼类词,例如“典型化”。 音节上都是双音节的词语。 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除了“特征化、性格化”以外都可以进入“把字句”。 其中的“本土化、个性化、本地化、民族化”可以受“很”的修饰。 ( 12)表示有规律可循的或有策略的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都是双音节的词语,所形成的“ X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都可以进入“把字句”,但有的可以受“很”修饰。 ( 13)表示范围或适用范围的 这一类的“ X”有名词、形容词还有少量的名形兼类词,例如“大众化”。 音节上基本上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是有基本上都可以进入“把字句”,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受“很”修饰。 ( 14)表示相互关系的(包括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类的“ X”的词性比较复杂,有名词、形容词、名形兼类词,黏着的还有区别词。 音节上基本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只有 162 “体系化、条理化、系列化、组织化、合作化”可以进入“把字句”。 另外除了“单一化、多样化、紧密化、陌生化 、分散化、集约化、规模化、系统化”以外都不可以受“很”修饰。 ( 15)消息类 这一类的“ X”全部是名词,没有例外,音节上倾向于双音节的词语,所形成的“ X化”结构基本上都不能受“很”修饰,也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也都不能进入“把字句”。 ( 16)用于形容情理、事理的 这一类的“ X”大部分都是形容词,还有极少的区别词,如“显性化”。 音节上基本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有一部分可进入“把字句”,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受“很”修饰。 ( 17)方式 这一类的“ X”的词性比较复杂,有名词、形容词、名形 兼类词,动词还有区别词。 音节上基本上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只有“大众化、武装化、人工化、机密化、扩大化、综合化”可以进入“把字句”。 除了极少数的,如:“大众化、公开化、正式化、自动化”以外,大多不可以受“很”修饰。 ( 18)审美观点 这一类的“ X”都是形容词,没有例外。 音节上大多是双音节的,也有少量单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中当“ X”为双音节时不能带受事体词,但是单音节的则可以带受事体词,比如:“美化环境”、“优化配置”,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另外,只有“精 致化、世俗化、庸俗化、通俗化、质朴化”可以受“很”修饰。 ( 19)类属 这一类的“ X”有名词、形容词还有少量的名形兼类词和区别词。 音节上基本上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有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但不是全部,另外也只有一部分可以受“很”修饰,但不是全部。 ( 20)表示等级的 这一类的“ X”有名词、形容词还有区别词,例如“大众化”。 音节上基本都是双音节的,所形成的“ X 化”结构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只有“绝对化、最大化、最小化”这种表示比较极端的级别的言语片断可以进入“把字句”,只有很 少一部分,如:“高档化、高级化、平均化、绝对化”可以受“很”修饰。 根据标注指标的讨论 根据统计,在 属于 研究范围的 “X 化 ” 的一共 391 个用例中, “X” 的词性:名词 224个、形容词 121 个、区别词 20 个,名形兼类的 11 个、动词 7 个,还有黏着语素 8 个(它们一般不单独使用),可以看出, “X 化 ” 中的 “X” 以名词和形容词为主(包括名词兼形容词的),其他词类的比较少。 “X” 的音节 数 可以是单音节的,双音节的,三音节 的还可以是 多音节的, 如:“人民公社化”、“电子计算机化”。 但是其中 还是 尤以双音节的为多,有 359 个,单音 节的 27 个,三音节以上的只有 5 个。 标注中反映出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 “X 化 ” 一般不带受事体词,但是却有许多可以进入 “ 把字句 ”。 可以据此将 “X 化 ” 概括为以下几类: A 一般不带受事体词,也不能进入“把字句”,表示人和事物“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 163 态”或者“向某种性质和状态发展变化”;这一类强调“变化义”,是指事物本身性质状态的变化。 例如:钙化、硫化、乳化、硬化、硝化、液化、皂化、电化、炭化 B 可以带受事体词,也可以进入“把字句”,表示“致使人和事物具有某种状态或某种性质”;这一类强调“致使义”,是由于外界因素导致 事物变化。 例如:激化、软化、深化、细化 、量化、神化、奴化、美化、丑化、优化、毒化 C 不能带受事体词,但是可以进入“把字句”,兼有上面两项的语义。 例如:标准化、大众化、概念化、公式化、规范化、脸谱化、机械化、电气化、合理化、 合作化、工业化、企业化、扩大化、现代化、一元化、自动化、革命化、多样化、 商品化、民主化、制度化、法律化、社会化、理想化、科学化、国际化、舞台化 在这个分类中,上文按语义所分的类有时会有交叉或重合,( 1) —— ( 10)的表现比较整齐,都不能带受事体词,但都能进入“把字句”中。 其余各类中的表现则比较混乱,同一语义类的“ X 化”可能分属 A、 B、 C 不同的类,以下将就这两个标注指标进行进一步的 解释。 在目前的数据库中,根据标注情况可以看出:双音节以及多音节的“ X”形成的“ X化”全都不能带受事体词。 单音节的“ X”形成的“ X 化”有些可以带受事体词,如:“绿化校园、深化改革、美化环境”等,类似的还有“激化、软化、量化、神化、丑化”。 但同样是单音节的“ X”加“ ~化”,也有不能带受事体词的,如:“钙化、氧化、欧化、硬化、液化”等。 随着“ X 化”在现代汉语日常交际中越来越频繁的 使用,有些时候原有的规则会受到一些挑战,比如:在网络和媒体上看到“妖魔化”,后面常常带着受事体词,如“妖魔化网吧”、“妖魔化中国”。 按理“妖魔化”不能直接带受事体词,如不能说“简单化问题”、“复杂化手续”。 但由于它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频繁出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交际舞台上的,在实际使用中常会出现一些超规则的使用方法,而人们也对此习以为常。 有一部分“ X 化”加上“为、成、到”等词,好像可以带受事体词,比如: 例:一定要把誓言转化成行动。 例:把两道手续简化为一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例:人类绝对不会再退化到原始社会 去。 例:你把别人丑化成什么样子了。 但是,在这种“ N1X 化为 (成、到 )N2”格式中,“ X 化”和“为 (成、到 )”的语义指向并不相同:“ X 化”的语义前指主语 N1,而“为 (成、到 )”的语义后指受事体词 N2。 也就是说,这四例中带受事体词的不是“ X 化为 (成、到 )”,而是“为”、“成”、“到”。 在这里“成”是“成为”的意思;“为”是“变成”的意思;“到”是“达到、到达”的意思。 比如第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成是“一定要把誓言转化成为行动”。 上述四例中的“ X 化”,“转化”、“退化”本来就不带受事体词;“简化、丑化”虽能带受事体 词,但在这种格式中也不能直接带受事体词,所以不能说“ X 化”加上“为、成、到”就可以带受事体词。 “把字句” “ X 化”所表示的性状变化也需要有关涉的对象,虽然,双音节和多音节的“ X”构成的“ X 化”大多不能带受事体词,但是其中却有很多可以进入“把字句”,单音节“ X” 164 构成的不能带受事体词的“ X 化”有时也可以进入“把字句”中。 例如: 例:你这样做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例: 他说 :“把 公关中国化同时也是公关的现代化、时代化 ,而不是把公关的原始化”。 例:美学理论每一次都喜欢把当时的各种具体艺术的关系绝对 化。 例:在原料里加入硝酸钠、硝酸钾之类氧化剂,把铁氧化,或者干脆选用不含铁的原料,这样制成的玻璃,果然清澈透明,沒有半点绿色,或者只稍许带点绿色。 这是因为“把字句”中,“把”字后面的名词性成分与这个名词性成分后面的动词在意念上必须有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一种支配或处置的关系,比如“把门关上”、“把这两本书放好”,在这里“关”支配处置“门”、“放”支配处置“这两本书”。 这部分能进入“把字句”的“ X 化”对它前面的名词性的成分也具有这种支配与处置的关系。 另外,不能带受事体词的单音节的“ X 化”进入“把字句” 的只限于少数自然范畴的词。 能否受“很”修饰 目前大部分关于“ X 化”的研究性的文章都着力讨论了“ X 化”整体词性,在这方面,历来就有很多争论,比如:《现代汉语词典》 ⑪、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以及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都认为 :“化”是构成动词的词缀,即承认“ X 化”是动词。 丁声树先生的《现代汉语语法讲话》:“这种带化尾的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吕叔湘、朱德熙先生合著的《语法修辞讲话》:“一般地说,‘化’是动词的记号,„„但是带‘化’字的词有时转变为名词。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则认为 :“带‘化’的词有的是动词 (简化 ),有的是形容词或名词 (现代化 )。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撰文讨论过“ X 化”类词,比如云汉、峻峡( 1989)两位先生认为,“ X 化”“大部分是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并着重论证了“ X。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