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内容摘要:

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主动性学习的有效性的关系。 但 不局限于某种教学模式的研究,(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而是针对不同课型探讨有效的课堂结构, 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进而形成新课程背景下物理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指导手册。 研究对象 2020年 9月新入学的高 一学生,从该届开始二期课改教材普遍实施。 研究进程及方法 ( 1)研究方法 以课堂结构设计为控制变量,主动学习的程度为因变量,进行半定量、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 一旦因变量出现较稳定的情况时,便形成个案。 (2)研究的步骤 2020年 9月 2020年 6月 提出课题,成立课题组,座谈问卷调查,制定计划方案,收集有关研究资料。 2020年 9月 2020年 6月 理论学习,实践探索阶段,各课题成员进行实践操作,评价及课题资料收集整理。 2020年 9月 2020年 6月 实践经验交流,反馈、实验报告 、论文撰写。 (3)评估方法 以座谈 与 问卷的形式,调查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明显的改变,即主动参与、参与的愿望与热情如何,效果怎样。 结合作业及卷面测试, 评价教学效果。 四、 结果及结论 4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对实验班级采取前后(即上半学期和下半学期、上学期和下学期)对比分析的办法,我们认为实验结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课 堂 上 的学习 , 主动参与的愿望和热情在逐步提高,表现为愿学、会学和求新。 在课下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不断得到加强,表现为 主动 复习、思考和问题的搜集。 通过对不 同课型有效的课堂结构探讨 , 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案例,进而 形成 了 若干能调动学习积极性的新课程 物理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 具体如下: 物理课堂 教学 结构 设计包括三个基本内容: ① 分析教学目标,即明确学生学习什么内容。 (任何教学目标的实施都要以知识为载体) ② 确定教学策略,即为达到预期目标,打算如何进行教学,也就是选择要达到预期目标所需要的资源、程序和方法。 (这一点是我们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③ 进行学习评价,即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检查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主动性学习 物理 课堂教学 构建 模式 ( 1)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某个或某些问题的注意与思考。 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动机原则,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主动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兴趣决定的,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 开展观察、试验、类比、猜想、归纳、概括等活动,并使之一般化、抽象化,形成假设;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认识原则。 要求教学时运用启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策略,真正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 3) 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活动,检验假设, 演绎出问题的结论,从中获得新知识,并纳入到已有认知结构中; 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整体原则。 要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就应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融合进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变成自己的东西,使学生能发表个人独创性的见解,彼此交流学习方法或感受。 ( 4) 新知识的应用,加深理解(理在用中方知妙)建立知识的联系网络,巩固新知识。 这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益原则。 学习的效益,体现在会不会应用、会不会创造上。 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才能唤起“再学”的欲望,才能达到着力培养主体能力的境界。 主动性学习的课堂结构设计 几 点经验 和体会 : 、教学内容相适应 由于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