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卖出了百万富翁内容摘要:

下来,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 1999 年 6月,张兴冬开始了延长煎饼保质期这一难题的研究。 他买回瓷杯、滤纸、试纸等试验器具,把每一种配方的煎饼分门别类地装进袋里,并在袋上写清 配比情况和日期。 然后,他将它们分别放在潮湿的地方、太阳暴晒的地方和冰箱里 …… 在做每一次试验时,他都做了详细的记录,然后进行对比,从中找到有规律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 3个多月的反复试验,张兴冬终于摸索出了延长煎饼保质期的方法。 经验证,在不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的情况下,他所烙出的煎饼的保质期能达到 45 天,开创了我国煎饼食品保鲜的纪录。 不久,辽宁省技术监督局对张兴冬制作的煎饼进行了鉴定,认为他的煎饼口感好,韧性好,无泥沙,无异味,无添加剂,是新世纪的绿色食品。 试验成功后,张兴冬士气大 振。 不久,他请人设计了商标,注册成立了抚顺市新抚刘记食品厂。 然而,就在他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一场场灾难却接踵而至 ……1999 年 9月,张兴冬的一位叫吴守义的朋友要与他投资合作,并保证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把 “刘记 ”煎饼打入全国各地的超市。 有人投资,这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张兴冬几乎没有犹豫便同意了。 吴守义以一辆 “五十龄 ”货车和 10 万元入股,张兴冬也通过向银行贷款、向朋友借钱等办法,凑了 20 万元投了进去。 随后,他们租了一个 800 多平方米的大厂房,购置了设备,招聘了工人,准备大规模生产煎饼。 然而 ,由于摊子铺得过大,加上经验不足,工厂一投产,便出现了很多环节运转不畅的局面,几乎每天都要亏损。 吴守义见势不妙,竟席卷了剩下的 11万元钱,开车潜逃了 ……就这样, “刘记食品厂 ”倒闭了。 此消息不胫而走。 债主们听说后,纷纷跑到张兴冬的家里讨债,闹得鸡犬不宁。 张兴冬的妻子和他的父母坚决反对他继续干下去。 他那 66 岁的老父亲,甚至天天拄着拐杖到厂门口阻止员工进厂。 无奈之下,张兴冬跪在父亲面前,流着泪请求父亲再给他一次机会。 最后,在众人的劝说下,父母才勉强同意。 在最困难的时刻,张兴冬决定缩小规模,主攻本市和沈阳 两地的市常他东挪西凑又筹了 3万元资金,准备继续生产。 2020 年春节前夕,在张兴冬和工人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车车满载着希望、饱含着辛勤汗水的 “刘记 ”煎饼,被送进了抚顺和沈阳的各大超市里。 张兴冬满怀信心地盼望能靠着这批煎饼大大地赚上一笔。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春节将至,家家都在置办年货,谁会去买他的煎饼呢。 结果, “刘记 ”煎饼仍然少有人问津。 虽然最后他亲自带着工人,冒着大雪走上街头,把煎饼以最低的价格卖出去了,但还是亏了近万元。 屋漏偏逢连阴雨。 不久,张兴冬的哥哥开车到黑山采购小米 ,那位与张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