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冲刺内容摘要:

D、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介词是虚词,所以介词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例 13: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一项揭示了上述推理是明显错误的。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那么好。 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 C、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 我是天才。 D、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种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 第二种:哪些三段论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即正确的),哪些三段论不能得出确定的结论(即错误的)。 判断三段论正确与否的最精确方法是运用三段论的规则。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三段论的所有规则非常困难。 在这里将教给大家一个简便的方法,即简单规则加欧拉图方法。 在三段论的规则中,考生首先必须掌握基本规则有三条: 第一,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前提之一为否定,结论必为否定。 如: “所有的猪都不是狗,所有的狗都不是猫,因此,所有的猫都不是猪。 ”这个三段论就是错误的。 又如:“所有的模特都是高于一米八,我低于一米八,所以,我不是模特。 ” 第二,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必然结论,前提之一为特称,结论必为特称。 如“有的学生党员,有的学生是干部,所以,有的干部是党员。 ”这个三段论也是错误的,又如“所有的上海人都有钱,有些学生是上海人,所以,有些学生有钱。 ” 第三,三段论必须有且仅有三个概念。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主要有两种:一是中项为多义词,如“董事长”;一是混淆了集合 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如“妇女能顶半边天,祥林嫂是妇女,所以,祥林嫂能顶半边天。 ” 以这三条规则为基础,再加上欧拉图方法,就可以判断一个三段论是否正确了。 正确的三段论如: 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 有些学生是聪明人, 有些学生近视。 错误的三段论如: 所有的聪明人都近视, 有些学生不聪明, 有些学生不近视。 例 14:在某住宅小区的居民中,大多数中老年教员都办了人寿保险 ,所有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办了财产保险。 而所有办了人寿保险的都没办理财产保险。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关于该小区居民的断定必定是真的。 ( 1)有中老年教员买了四居室以上的住房。 ( 2)有中老年教员没有办财产保险。 ( 3)买了四居室以上住房的居民都没办理人寿保险。 A、( 1)、( 2)和( 3) B、仅( 1)和( 2) C、仅( 2)和( 3) D、仅( 1)和( 3) 例 15: 所有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没有既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 H 是穿白衣服的。 基于以上事实,下列哪个判断必为真。 A、 H 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B、 H 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C、 H 不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D、 H 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第三种:给一个省略三段论补充一个正确的前提或结论。 做这类题目需要分三步: 第一,确定被省略的是什么,即前提还是结论,找出这个判断应该由哪两个概念组成; 第二 步,确定这个判断的量项和联项。 判断量项的基本规则如下: 前提为全称,结论为特称。 判断联项的基本规则如下: 肯定加肯定为肯定,肯定加否定为否定,否定加否定为肯定。 第三步,确定具体的主谓项。 这一步应使用欧拉图方法。 比如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例 16:有些导演留大胡子,因此,有些留大胡子的是大嗓门。 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A、有些导演是大嗓门。 B、所 有大嗓门的都是导演。 C、所有导演都是大嗓门。 D、有些大嗓门不是导演。 例 17:想从事秘书工作的学生,都报考中文专业。 李芝报考了中文专业,他一定想从事秘书工作。 下述哪项如果为真,那么最能支持上述观点。 A、所有报考中文专业的考生都想从事秘书工作 B、有些秘书是大学中文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秘书工作的人有些报考了中文专业 D、有不少秘书都有中文专业学位。 复合判断及其推理 复合判断是自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如: “毛泽东既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 ” “毛泽东或者是湖南人,或者是四川人。 ” “如果毛泽东是神,那么他就不会犯错误。 ” 所有复合判断都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支判断,即它所包含的判断,可以用小写字母 p, q, r 等来表示。 一个是联接词,即联接支判断的词。 这样,上面的三句话可以分别表示如下: p 且 q。 p 或 q。 如果 p 那么 q。 对每一种复合判断,考生们都必须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每种判断的真假要求是什么; 第二,表示每种判断的联接词有哪些; 第三,以每种判断为基础进行推理有哪些有效式,哪些无效式; 第四,对每一种判断进行否定意味着什么。 考点六 联言判断及其否定 联言判断,比如说: “毛泽东既是军事家,又是文学家。 ” “毛泽东虽然是红太阳,但不是神。 ” “毛泽东不仅是个党员,而且是个优 秀党员。 ” 联言判断是由一些支判断组合而成的,不论这些支判断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递进还是转折),它们在真假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即每一个支判断都应该是真的。 联言判断的真假要求是全部为真。 联言判断的联接词有哪些呢。 只要是要求每一个判断都真的词都是。 像上面所用的“既是„„又是„„”,“虽然„„但是„„”,“不但„„而且„„”,还有“„„都是„„”,“„„同时„„”,“„„一起„„”等等。 可以简化为“且”。 既然联言判断的 真假要求是所有的支判断都为真,那么,一个联言判断为真只表明一种可能性,即每一个支判断都为真,而一个联言判断为假意味着什么呢。 如“并非某女年轻漂亮”就表明存在三种可能情况。 这三种可能情况用一句话来表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至少有一个支判断是假的; 第二,非 p 或者非 q,即并非 (p 且 q)=非 p 或非 q; 第三,如果 p 是真的,那么 q 一定是假的,如果 q 是真的,那么 p 一定是假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务员考试中,对一个联言判断进行否定有很多表达形式,除了 最常见“并非„„”、“„„是假的”、“„„是不可能的”之外,还要重点注意的有:“不能同时”、“不都是”“不能一起”等。 例 18:如果“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不可改变的事实,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事实。 A、鱼可得但熊掌不可得。 B、熊掌可得但鱼不可得。 C、如果鱼不可得,那么熊掌可得。 D、如果鱼可得,那么熊掌不可得。 考点七 选言判断及其推理 选言判断相当考试中选择题,即在备选项中肯定有一个是正确选项。 但选择有两 种:一种是单项选择题,即几个备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是正确的;一种是不定项选择题,即几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但到底有几个,不一定。 选言判断也有两种:与单选择题相应的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与不定项选择题相应的是相容选言判断。 如: “鲁迅或者是文学家,或者是革命家。 ” “要么吃鱼,要么吃熊掌。 ” 在真假要求上: 相容选言判断是“至少有一真”,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有且仅有一真”。 在联接词上,相容选言判断的联接词有“ 或者”、“可能”、“也许”、“至少一个”,代表词为“或者”;不相容选言判断的联接词有“要么”、“„„或者„„二者不可兼得”、“„„或者„„二者必居其一”,代表词为“要么”。 需要提醒考生们注意的是:在确定一个选言判断到底是相容还是不相容时,一定不要根据支判断能否同真来确认,只能根据联接词来确认。 如“鲁迅或者是浙江人,或者是上海人”。 在真假方面,相容选言判断为真意味着至少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三种可能性: p 真且 q 真, p 真且 q 假, p 假且 q 真。 它为假只意味着一种情况,即所有的支判断都为假 ,即 p 假且 q 假。 从这里可以得出,对相容选言判断进行否定意味着每一个支判断都为假,即 并非( p 或 q) =非 p 且非 q。 考生们可以将否定相容选项言判断与否定联言判断结合起来理解。 不相容选言判断为真意味着有且仅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两种可能性:p 真且 q 假, p 假且 q 真。 它为假则意味着不是只有一个支判断为真,具体有两种情况: p 真且 q 真, p 假且 q 假。 从这里可以得出,否定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意味着二者同真或同假,即 并非(要么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