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xx年12月高考研讨会历史资料内容摘要:

2555 周年举行的祭孔大典 请回答: ①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四的祭孔本质有何不同。 材料一是封建统治者以儒家思想来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四是为了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② 结合材料二李大钊的观点分析新文化运动中反对孔子的实质及作用。 实质:反对封建旧礼教、旧道德,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作用: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统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觉醒和解 放。 ③ 比较材料三中的反孔和材料四中的砸孔庙的内涵有何不同。 材料三中的反孔是为了反对封建束缚,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进步性; 材料四中在孔庙是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是一场文化劫难,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④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正确认识。 A 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对于其中的专制、封闭意识等糟粕要彻底批判,有利于社会进步; B 儒家思想中有许多优秀的宝贵的精神遗产,应大力弘扬,不应全盘否定; C 将儒家文化中的优秀遗产融入新文化体系中,古为今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高三阶段二轮复习 打破教材的专题设置 ,按照不同历史时期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形成通史的形式。 以中国明清时期为例:必修一政治史部分知识有:废除丞相、设置内阁、军机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等;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知识有: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缓慢发展、国力强盛的表现等;必修 三文化史部分知识有:明清之际出现的反封建启蒙思想、总结性科技巨著 的出现 、追求个性的书法绘画作品的出现、小说戏曲的繁荣等;通过上述知识的整合可以归纳出 明 清时期的阶段特征的规律性认识 ——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科技文化发达;但明清时期也 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与同时期的欧洲相比已经落后于世界潮流。 基于上述问题的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相应的主观性试题,作为此类知识的 题 例。 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机处内景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材料二 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 —— 摘自《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材料 三(晚明上海)标布盛行,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计,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 —— 清 叶梦珠《阅世编》 材料四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业,若必待取足于 孔 子 , 则 千 古 以 前 无 孔 子 , 终 不 得 为 人 乎。 ” —— 李贽《焚书 .答耿中丞》 材料五 明代短篇小说集“二拍”中的《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描写商人文若虚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靠着卖“洞庭红”橘子赚了钱,又在 荒岛上捡了宝贝,卖得5 万两银子,从此作了富翁,“子孙繁衍,家道殷富”。 小说反映了当时追求财富、敢于冒险的风气。 —— 摘自《经济成长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① 材料一反映了清代初年中央机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有何作用。 说明了什么。 设立军机处。 作用:提高清王朝行政效率;加强君主专制。 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发展到顶峰; 也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特征。 ② 材料二、三反映明清时期什么经济现象。 出现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 商品经济 高度发展; ③ 材料四、五反映明清时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出现了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 ④ 上述材料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一定社会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