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分层教学”在农村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内容摘要:

简单的问题或直接从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优先考虑 层A 的学生,并辅 助 以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偶尔也给点难题,培养他们勇于尝试的精神。 遇到难度较大或语言运用能力较强的问题时,可以让 C 层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不同层次的学 生 都有参与的机会,人人都能体味成功的喜悦。 3)课堂训练的分层。 在课堂活动 安排上,机械性的训练,如课本中的 Practice 及 Pair work 等训练应优先考虑 A 层 同学,并允许其犯一些错误,而 B、 C 两层 同学则提 出 较高的要求,在其他同学 “ 知其然 ” 的同时,他们就应该知其 “ 所以然 ”。 一些难度大的练习活动 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安排。 比如对活表演,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同台表演,可以让 A层 学生选择台词较少 的 角色,如果可以的话,再尝试现场交换角色。 又 如课文的当堂复述, A层 学生可以在定的提纲下或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 的 甚至可以看书模仿。 在知识点的介绍上,应注意有一定的节奏。 可以通过板书的特定版式或口头提示,让学生们清楚哪些是必须当堂理解的基础知识,哪些是及时的联想,哪些是拓宽和延 伸,使得听课的学生都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阅读的训练, A 层 学生应先要读懂,形成定的速度,细节题 要 有准确率。 C 层 学生应重存思维的培养,培养更全面、深刻、逻辑地考虑问题的能力。 练习和作业分层 练习和作业是课堂教学反馈的形式之一。 课堂教学效率要提高,教师就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运用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矫正。 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在完成课堂练习时,有些同学在四五分钟时间内就完成了,而有的同学则需要十多分钟才能 完成。 鉴于这种情况,在开展课堂练习时,可以将练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时基础性的,要求所有同学都要完成;另一部分练习题是拓展性的,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因此 ,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 “ 两部三层 ” 的原则。 “ 两部 ” 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 三层 ” 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 B 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 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 C 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 A、 B 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提高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比如在词汇练习中,对success 这 个 词, A 层 的学生只要求掌握词性和词义; B 层 学生还应了解其形容词 successful 和动词 succeed;对于 C 层 可设计掌握 unsuccessful 及 succeed in doing sth 及 fail to do 等词汇拓展及短语运用的练习。 这些不同层次的联系有不同起点和难度,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针对性和挑战性,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区别对待,更层次的学生都能做到 “ 吃饱、吃好 ” ,达到 “ 培优辅差 ” 的目的。 辅导分层 学生训练时,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 A、 B 层次学生的辅导。 对 A 层次的学生课后尽可能进行面对面的辅导,积极组织 C 层次的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竞赛知识讲座,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 平时的课堂训练,难度稍低的练 5 习可由 C 层次的学生帮助 A 层次的同学,通过生生之间的互动,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进步。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这种补充不应 该 是课 堂 的延时,更不能变相增加题量负担,而是根掘不问层次的学生给予针对性指导。 A 层 学生,要帮助他们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检查他们在知识上的缺陷 和漏洞。 特别是在新知识的学习上,一定要对他们加强 “ 监控 ” ,确保他们不掉队。 要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不断激发并强化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对于 C 层 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书本知识掌握较好的前提下,指导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拓展文化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和语言的 综 合运用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