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分户热计量设计若干问题内容摘要:

户内供热设备容量和计算户内管道的依据,不应计入户外供暖干管热负荷和建筑总热负荷内”。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有的暖通设计人员未注意户间传热量与户内供热设备容量及建筑总热 负荷的这种相互关系,而将户间传热负荷也计入建筑总热负荷中,致使采暖总热负荷增加较多,造成浪费。 某局级干部住宅楼,建筑面积 6 295m2,设计采用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总采暖热负荷,单位面积采暖热负荷指标高达 ;而某军职经济适用房,建筑面积 9524m2,总采暖热负荷 419kW,单位面积采暖热负荷指标仅 44W/m2。 二者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相差一倍之多。 究其原因,除了二者建筑围护结构保温做法、热负荷计算参数取值稍有差异外,主要的是前者将户间传热统计在采暖系统的总热负荷内,而后者仅 将户间传热负荷作为确定户内供暖设备容量和户内管道的依据,未计入总热负荷内,致使其单位面积热负荷指标出现了这样大的异差。 5 户用热量表不宜设在户内 文献 1中 :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的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于管道井内,管道井宜邻接楼梯间或户外公共空间”。 文献 5 中 条规定:“共用立管宜设在户外,并与锁闭调节阀门和户用热量表组合设置于可锁封的管井或小室内”,“户用热表设置于户内时,锁闭调节阀和热量显示装置应在户外设置”。 这里对分户热计量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设置位置提 出了明确要求,共用立管及户内入口装置(包括热量表及锁闭调节阀等)宜设在户外,起码锁闭调节阀和热量显示装置应在户外设置。 这样,既可满足对公共功能管道的设置要求,也利于防止人为损坏、方便管理,避免入户读表。 有的新建住宅采用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将共用立管及户用热表设在北阳台上,有的新建住宅分户热计量设计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将共用立管及户用分、集水器设在厅内,户用热量表亦予留在此处,这是不妥当的,查热表时还得入户读表,管理不便。 6 散热器恒温阀应注意其传感器的选择和设置 散热器恒温阀是分户热计量 采暖系统室温调节的重要装置,其传感器的选用和设置同散热器是否装设暖气罩有关。 如建筑上不设暖气罩,恒温阀传感器可采用内置式,如建筑上设置暖气罩,恒温阀传感器应选用外置式。 文献 1 中 条规定:“安装在装饰罩内的恒温阀必须采用外置传感器”。 传感器应设置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 某些新建住宅工程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每组散热器供水支管上均装设有恒温阀,但未注明传感器内置还是外置,建筑专业设计说明中明确要求每组散热器均设暖气罩,这样,工程施工安装时可能出错:如果施工时订购、安装的是内置传感器的恒温阀, 那将失去室温控制作用,因为装在暖气罩内的传感器反映的是暖气罩内的局部温度,并非室内温度。 笔者认为,散热器上设有恒温阀的分户热计量采暖系统,为确保室温调控效果,散热器最好不设暖气罩,而将省下的钱用来购置、安装高效节能并具有装饰功能的散热器(目前许多散热器均具有这种功能,设计选择的余地相当大)。 如果设计选用的散热器既高效节能,又与建筑装饰协调,具有良好的装饰功能,用户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如果有的用户执意要装暖气罩,暖通设计文件中一定要特别注明选用外置传感器的恒温阀。 7 埋地采暖热水管道中水流速度应符合 规范要求 文献 1 中 条规定:“采暖管道的敷设应有一定的坡度,对热水管„„坡度宜采用,不得小于 „„”,这是对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