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入门户 病原体的变异(耐药性抗原性 毒力等变异) 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传染 传染过程 传染力 致病力 传染梯度(了解) 传染过程的感染谱(掌握) (二)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重点掌握) 传染源 传染源的概念;种类;病程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 义。 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医源性、垂直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与降低的主要因素 (三)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 定义,划分及消灭必具的条件(重点掌握) 流行过程(了解)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掌握)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二、传染病有预防和控制 (一)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了解) (二) 传染病的预防(掌握) 改善卫生条件 健康教育 免疫预防 国境卫生检疫 (三) 传染病的控制 (重点掌握) 疫情管理 防疫措施 ( 1) 疫点、疫区的划定与解除 ( 2)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3) 对疫源地传染环境的措施 ( 4) 保护易感者 三、个案、爆发疫情及专题调查 (一) 个案调查:(掌握) 1. 定义 2. 目的与应用 3. 方法与内容 (二) 爆发疫情调查:(掌握) 1. 定义 2. 目的 3. 调查方法 与步骤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三) 专题调查:(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source of infection reservoir 传染源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传播机理 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 airborne transmission空气传播 waterborne infection经水传播 foodborne infection经食物传播 arthropodborne infection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soilborne infection经土壤传播 iatrogenic infection医源性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传播 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易感性 infectious focus 疫源地 Quarantine检疫 Measures for infectus disease control防疫措施 第九章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疾病监测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指标及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认识疾病监测的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 一、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宏观水平制订预防控制的策略 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大卫生观念 现代医学模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区 诊断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三)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和指标 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二、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二)疾病监测中的几个概念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三)疾病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四)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五)疾病监测的工作过程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反馈信 息 利用信息 (六)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本章需掌握的英文单词: two pronged strategy 双向策略 munity diagnosis 社区诊断 primordial prevention 初始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 三级预防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公共卫生监测 第十章 免疫预防 [目的要求 ] 复习有关的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免疫与疫苗的分类、疫苗的使用原则、冷链系统的运转过程,熟悉免疫实施的具体内容,了解计划免疫的监测与评价方法,了解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疫苗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 ] 概述 ( 1)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了解) ( 2)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掌握) ( 3)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了解) 免疫学基础知识 ( 1)免疫的概念(掌握) ( 2)免疫的种类(掌握) 疫苗与冷链系统 ( 1)疫苗的分类及使用基本要求(掌握) ( 2)冷链系统(熟悉) 计划免疫 的实施 ( 1)免疫程序(掌握) ( 2)免疫接种的工作方式和要求(熟悉) 计划免疫工作的评价 ( 1) 疫苗的安全性及疫苗滴度测定(了解) ( 2) 血清学评价(掌握) ( 3) 流行病学评价(掌握) 目前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目标(了解) ( 1)消灭脊髓灰质炎,消除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 ( 2)扩大计划免疫 疫苗的发展趋势(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 EPI 扩大免疫规划 vaccination 预防接种 第十一章 医院消毒与消毒卫生标准 【目的要求】全面了解医院消毒方法、监测采样方法、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标准。 了解我国消毒工作进展情况。 【教学内容】 一、医院感染概念(掌握) 二、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掌握) 三、医院感染的原因(了解) 四、消毒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掌握) 五、医院消毒方法(了解) 六、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评价方法(了解) 七、消毒与灭菌合格标准(掌握)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医 院 感 染 nosoial infections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in hospitals 医 院 消 毒 卫 生 标准 第十二章 微生物消毒及病媒生物防制 【目的要求】建立微生物消毒及病媒防制基本概念。 对微生物消毒专业及病媒防制专业有一个概括性了解。 【教学内容】 一、有关消毒的概念、术语(掌握) 二、消毒方法分类( 掌握) 三、常用物理、化学消毒与灭菌方法(了解) 四、有关医学昆虫的概念、术语(掌握) 五、医学昆虫常见种类及其所传疾病(了解) 六、防制方法(了解) 七、有关灭鼠的概念、术语(掌握) 八、常见鼠种及其所传疾病(了解) 九、防制方法(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disinfection 消 毒 sterilization 灭 菌 第十三章 血清学流行病学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血清流 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用途,重点 掌握血清流行病学对在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 ] 一、概述(了解) 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 (一)目的与方法 (二)对象和内容 (三)样本的数量及效果,运送和保存 (四)血清学试验方法的选择和质量评价 三、血清流行病学的应用(掌握) (一)研究疾病的分布特征 (二)探索病因及流行因素 (三)疾病状态的群体诊断 (四)评价预防接种效果 (五)疾病监测与预测疫情动态 本章要求的英文单词: seroepidemiology 血 清流行病学 第十四章 感染性腹泻 【目的要求】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肠道传染病,要了解其多种病原生物均可引起相应的疾病,掌握他的流行病学特征,熟悉其防治对策和措施。 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腹泻病不同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掌握) 定义;危害 第二节 病原学 一、 病原体的种类(了解) 二、 主要腹泻病原体特征(熟悉)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掌握) 一、 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三、 人群易感性 四、 流行特征 五、 流行因素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的防治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