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教学大纲内容摘要:
入门户 病原体的变异(耐药性抗原性 毒力等变异) 传染过程及其感染谱 传染 传染过程 传染力 致病力 传染梯度(了解) 传染过程的感染谱(掌握) (二)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重点掌握) 传染源 传染源的概念;种类;病程各期作为传染源的意 义。 传播途径: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土壤、医源性、垂直传播等。 人群易感性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与降低的主要因素 (三)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疫源地 定义,划分及消灭必具的条件(重点掌握) 流行过程(了解)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掌握)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二、传染病有预防和控制 (一) 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了解) (二) 传染病的预防(掌握) 改善卫生条件 健康教育 免疫预防 国境卫生检疫 (三) 传染病的控制 (重点掌握) 疫情管理 防疫措施 ( 1) 疫点、疫区的划定与解除 ( 2) 针对传染源的措施 ( 3) 对疫源地传染环境的措施 ( 4) 保护易感者 三、个案、爆发疫情及专题调查 (一) 个案调查:(掌握) 1. 定义 2. 目的与应用 3. 方法与内容 (二) 爆发疫情调查:(掌握) 1. 定义 2. 目的 3. 调查方法 与步骤 4. 资料整理与分析 (三) 专题调查:(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source of infection reservoir 传染源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传播机理 route of transmission传播途径 airborne transmission空气传播 waterborne infection经水传播 foodborne infection经食物传播 arthropodborne infection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soilborne infection经土壤传播 iatrogenic infection医源性传播 vertical transmission传播 herd susceptibility 人群易感性 infectious focus 疫源地 Quarantine检疫 Measures for infectus disease control防疫措施 第九章 疾病预防和疾病监测 [目的要求 ]:掌握疾病的三级预防和疾病监测的概念及种类,了解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指标及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认识疾病监测的工作过程。 [教学内容 ]: 一、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一)宏观水平制订预防控制的策略 卫生工作方针 社会大卫生观念 现代医学模式 影响健康的因素 社区 诊断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 (三)全球卫生策略和初级卫生保健 全球卫生策略的目标和指标 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 二、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二)疾病监测中的几个概念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监测病例与实际病例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三)疾病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四)疾病监测的种类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其他公共卫生监测 (五)疾病监测的工作过程 收集资料 分析资料 反馈信 息 利用信息 (六)监测组织和监测系统 以人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本章需掌握的英文单词: two pronged strategy 双向策略 munity diagnosis 社区诊断 primordial prevention 初始预防 tertiary prevention 三级预防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公共卫生监测 第十章 免疫预防 [目的要求 ] 复习有关的免疫学基础知识,掌握免疫与疫苗的分类、疫苗的使用原则、冷链系统的运转过程,熟悉免疫实施的具体内容,了解计划免疫的监测与评价方法,了解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疫苗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 ] 概述 ( 1)免疫预防的发展简史(了解) ( 2)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掌握) ( 3)我国计划免疫的发展简史(了解) 免疫学基础知识 ( 1)免疫的概念(掌握) ( 2)免疫的种类(掌握) 疫苗与冷链系统 ( 1)疫苗的分类及使用基本要求(掌握) ( 2)冷链系统(熟悉) 计划免疫 的实施 ( 1)免疫程序(掌握) ( 2)免疫接种的工作方式和要求(熟悉) 计划免疫工作的评价 ( 1) 疫苗的安全性及疫苗滴度测定(了解) ( 2) 血清学评价(掌握) ( 3) 流行病学评价(掌握) 目前计划免疫工作的主要目标(了解) ( 1)消灭脊髓灰质炎,消除麻疹和新生儿破伤风。 ( 2)扩大计划免疫 疫苗的发展趋势(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expanded programme on immunization , EPI 扩大免疫规划 vaccination 预防接种 第十一章 医院消毒与消毒卫生标准 【目的要求】全面了解医院消毒方法、监测采样方法、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及其标准。 了解我国消毒工作进展情况。 【教学内容】 一、医院感染概念(掌握) 二、医院感染病原学特点(掌握) 三、医院感染的原因(了解) 四、消毒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系(掌握) 五、医院消毒方法(了解) 六、医院消毒效果监测方法、评价方法(了解) 七、消毒与灭菌合格标准(掌握)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 医 院 感 染 nosoial infections Hygienic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in hospitals 医 院 消 毒 卫 生 标准 第十二章 微生物消毒及病媒生物防制 【目的要求】建立微生物消毒及病媒防制基本概念。 对微生物消毒专业及病媒防制专业有一个概括性了解。 【教学内容】 一、有关消毒的概念、术语(掌握) 二、消毒方法分类( 掌握) 三、常用物理、化学消毒与灭菌方法(了解) 四、有关医学昆虫的概念、术语(掌握) 五、医学昆虫常见种类及其所传疾病(了解) 六、防制方法(了解) 七、有关灭鼠的概念、术语(掌握) 八、常见鼠种及其所传疾病(了解) 九、防制方法(了解) 本章要求的英语单词: disinfection 消 毒 sterilization 灭 菌 第十三章 血清学流行病学 [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血清流 行病学的调查方法和用途,重点 掌握血清流行病学对在制定和评价预防措施方面的应用。 [教学内容 ] 一、概述(了解) 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掌握) (一)目的与方法 (二)对象和内容 (三)样本的数量及效果,运送和保存 (四)血清学试验方法的选择和质量评价 三、血清流行病学的应用(掌握) (一)研究疾病的分布特征 (二)探索病因及流行因素 (三)疾病状态的群体诊断 (四)评价预防接种效果 (五)疾病监测与预测疫情动态 本章要求的英文单词: seroepidemiology 血 清流行病学 第十四章 感染性腹泻 【目的要求】感染性腹泻是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一组肠道传染病,要了解其多种病原生物均可引起相应的疾病,掌握他的流行病学特征,熟悉其防治对策和措施。 了解几种有代表性的腹泻病不同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掌握) 定义;危害 第二节 病原学 一、 病原体的种类(了解) 二、 主要腹泻病原体特征(熟悉) 第三节 流行病学特征(掌握) 一、 传染源 二、 传播途径 三、 人群易感性 四、 流行特征 五、 流行因素 第四节 感染性腹泻的防治 一、。流行病教学大纲
相关推荐
s served twenty teas since four o’clock. 从四点起,这位女服务员已上了二十份午茶。 Send two coffees and three lemonades to the room. 请将两杯咖啡和三杯柠檬汁送到这个房间。 4.某些物质名词又是个体名词,它们的复数形式表示与原来个体完全不同的东西。 这类词有 glasses(眼镜、玻璃杯),
家长来校激动地告诉老师他孩子的转变:他孩子原来在家经常顶撞家长,听不进家长的教育;随着年级的升高,与家长的鸿 6 沟也在加深。 家长教育他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懂得理想信念,可他孩子却说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教育他珍惜时间学习,将来考个大学,可他孩子却说大学毕业照样下岗失业。 自从学校开展“三歌” 教育活动以来,他孩子好像换了个人似的,在思想上来了一个大转变,行为习惯上也改变了,变得更懂事,更明理了
企业竞争的层面从产品转向企业群落 (ecosystem)。 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内部 组织的优化余地已经越来越小,企业组织之间的界面就成为最能提高生产力的领域。 现在企业的竞争已经很少是单个产品性价比的竞争,也不再纯粹是单个企业之间的 “单挑 ”,而往往是企业群组织能力的竞争。 因此,衡量现代跨国服务企业综合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之一,是一家企业拥有的第三方供应商 (ThirdParty
刻激励同学们 “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每个专用室的警示语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色,如:音乐室: “ 陶冶 情操 波动心弦 ”“ 请走进我们的歌声 ” ,劳技室: “ 爱科学 学科学 用科学 ” ,书法室: “ 艺术无止境 墨海任遨游 ”“ 学习书法艺术 培养审美情趣 ” ,美术 室: “ 艺术文明人类 ” ,自然室: “ 实践出真知 ”“ 未来科学家的摇篮 ”。 ( 2)每个教室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