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数据中心建设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124 消防系统 ..................................................................................................................................... 126 世界时区信息显示系统及电动地图板 ................................................................................... 126 第 8 章 投资估算 ...........................................................................................................127 估算编制依据 ............................................................................................................................. 127 估算编制范围说明 ..................................................................................................................... 127 编制原则及方法 ......................................................................................................................... 127 其 他费用 ..................................................................................................................................... 127 工程投资估算 ............................................................................................................................. 128 第 9 章 资金筹措与工期计划 ..........................................................................................137 资金筹措 ..................................................................................................................................... 137 工期计划 ..................................................................................................................................... 137 第 10 章 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39 提高航空公司经济效益 ............................................................................................................ 139 提高 服务质量 ........................................................................................................................... 140 提高中国 在国际上的信誉 ...................................................................................................... 140 有助于加速我国 事业国际化、规范化的进程 ..................................................................... 140 第 11 章 环境保护、工业安全及节能 ................................................................................141 5 工业安全 ..................................................................................................................................... 141 对外界危害的防护能力 ................................................................................................. 141 危害发生时的控制能力 ................................................................................................. 141 系统运作的安全性 ......................................................................................................... 141 人员的安全性 ................................................................................................................. 141 节能分析与评估 ......................................................................................................................... 141 节能措施 .......................................................................................................................... 142 节约用电 .......................................................................................................................... 142 第 12 章 结论与建议 ........................................................................................................143 第 1 章 概述 1 第 1章 概述 前言 “ 十二五 ” 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时期,我国 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国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国际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重要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更趋完善, 关联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众化、多样 化趋势明显。 这些都是我国 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在 谈及 “ 十二五 ” 业发展 时说 ,未来 5 年全行业投资规模将在 万亿元以上,旅客运输量将达到 亿人,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 230 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将达到 4500 架以上, 业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飞行量的快速增长 的大环境下 ,我国空域、航线分割使用造成的流量问题以及军事活动、 恶劣 天气等原因造成的 航班延误问题 日益突出, 与日俱增的运输需求量与有限的空域资源、运力之间的矛盾不 断加剧,对空管系统管制人员带来的运行压力越来越大,由于航班不正常引发的旅客冲突时有发生。 此外,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以及日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对专机保障、重大活动期间的重点繁忙机场、航路的保障要求更加严格, 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及时掌控处置的要求更高迫切。 因此,建立一套对全国 运行态势准确监控,对实时飞行流量数据有效监控,对运行生产形势进行及时分析,对不正常情况进行有力指挥的运行监控平台,对高速发展中的中国 来说势在必行。 第 1 章 概述 2 因此, 为了加强行业统筹协调管理,提高我国航空运输运行效率,增强 局对行业运行监管、重 大突发事件决策和应急处置、重要飞行保障、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等方面的监控和指挥能力, 局于 20xx 年底决定组建 局运行监控中心。 按照局领导的指示,指挥中心将整合整个 系统的控制资源,本着“总指挥、总控制、不代替、不重复”的原则,以“功能一流、效率一流、整合一流”为目标,建设成为 系统最高指挥和控制中心,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指挥中心。 本报告是受 局空中交通管理局的委托编写的《 局运行 监控 中心项目立项(代可行性研究) 报告》 , 本 报告的 重点内容 为: ( 1) 局空运行监控中心”(以下简称“运行监控中心”)工作场所的选择和土建要求; ( 2)用户工作需求技术方案的实现; ( 3)工程规模与投资等。 本报告在 编制过程中,受到了 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 局运行监控中心筹备小组、 局 领导、运行管理中心和各相关业务处与单位的协助和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 系统运行监控现状 1993 年 局成立 之前, 局航管中心总调度室 作为全行业最高运行控制机构 负责对 全行业的运行进行监控。 1993 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因编制问题, 局将原航行司和航管中心合并成立 局 ,为事业编制。 总调度室随同航管中心一并划归 ,其名称和职 责依旧被保留下来。 20xx 年 局 在原 总 调度室和航班时刻处的基础上成立 了 运行管理中心,是 局 二级机 第 1 章 概述 3 构。 在 局 20xx 年 下发的关于 “三定 ”方案中明确了 运行管理中心的主要职责是:统一协调全国 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监控全国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日常运行情况,收集、整理、发布全国 空管系统运行信息;了解掌握民用航空器和机场运行情况,协调有关飞行冲突与矛盾;负责全国 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审定中外航空公司在国内的航班和不定期飞行时刻;承办中外航空公司在现行航路、飞行高度层的飞行申请及增加高度层申请的报批工作, 审核报批航路、航线的使用和飞行高度层及机场空域的开放使用;组织协调中外专机、抢险救灾等重要飞行的空管保障,参与处置劫机和飞行事故等紧急突发事件,协调配合民用航空器搜寻救援工作。 从历史沿革来看, 局对行业的运行管理是有传统的。 从上述 局 运行管理中心的职能来看, 局 运行管理中心 只是 代为行使了部分对 行业运行监控的职责。 从职责 内容、覆盖范围和管理对象基本上被限定在了空管系统内部。 只有 “ 了解掌握民用航空器和机场运行情况,协调有关飞行冲突与矛盾 ”这一项 职能扩展到了航空公司和机场 ,这项职能的存在也是 局考虑需 要有一个部门代行行业运行监控职能而设置的。 随着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各成体系,在日常的运行中, 运行管理中心是通过运行协同机制这个纽带将航空公司、机场和空管部门连接在一起。 各地区 运行管理中心对本地区的运行进行监控并将运行中的不正常情况信息上报 运行管理中心。 运行管理中心将这些信息汇总分析后报告 局相关司局。 可以说,目前 日常运行监控工作是缺位的。 原因是空管系统实施行业监控工作 受到管理体制的限制, 再加上其本身也是 服务的提供方之一,作为行业运行监控部门的角色定位比较牵强, 由此 带来了监控职责不明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