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一答案内容摘要:

地位和作用是至高无上的。 ( 对 )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香港和澳 门设立特别行政区,所以,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制。 ( 错 ) 在我国,劳动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 对 ) 我国宪法把休息权赋予了所有公民。 ( 错 ) 《法学概论》综合练习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A ) A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B、故意杀人的犯罪分子 C、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分子 D、实施盗窃的犯罪分子 下列不属于犯罪的特点是( D ) A 社会危害性 B、刑事违法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情节严重性 明知自己的行为 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为( B ) A 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取保候审最长不超过( D ) A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 C )执行。 A 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分别不能少于( B ) A 原判刑期的三分之一; 10 年 B、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10 年 C、原判刑期的三分之 一; 15 年 D、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15 年 下列不属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是( A ) A 小张与所在单位因劳动权益发生纠纷 B、李源源小朋友今年 4 周岁,某日他父亲在一份挂历上意外发现了自己孩子的照片 C、甲无故将乙打伤,造成乙医疗费、误工费、营养费等损失共计 2020 元。 D、李明捏造事实、散布谣言,称王军曾在外地因流氓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 民法的平等原则主要体现在( B )。 A 商品交换的等价 B、民事主体平等的法律地位 C、民事主体所有权利的相同 D、民事主体所 有义务的相同 下列民事行为当然无效的是( D ) A 受欺诈所为的民事行为 B、受胁迫所为的民事行为 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违反法律的民事行为 债权的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分别是( A ) A 特定的;特定的 B、特定的;不特定的 C、不特定的;不特定的 D、不特定的;特定的 1( C )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A 买卖关系 B、租赁关系 C、税收关系 D、赠与关系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为( C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 年 B、 3 年 C、 2 年 D、 4 年 1我国公民从( D )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A 年满 18 岁 B、年满 16 岁 C、年满 14 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