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试行内容摘要:

N技术,扩大覆盖半径、增强网络收敛能力,同时降低对城域网光纤占用数量。 在 PON网络尚未形成覆盖的高密度新建住宅社区,可采用 GPON技术实现 FTTH接入。 OLT 设置原则 OLT设备收敛的用户较多,对设备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同时 OLT上联一般都需要与 IP城域网、 NGN平台的汇聚层以上节点对接,因此 OLT应选择在电源、传输等相关配套设施相对优越的机房,并尽可能与 IP城域网和 NGN平台的汇聚节点重合。 一般 OLT 主要设 置在汇聚机房或一类接入机房。 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8 1)设置在汇聚机房 OLT 的初期部署应尽量利用现有汇聚机房(机房环境、面积、电源、管道等相关配套设施相对优越的局所)集中设置。 并且利用承载网、城域网设备共址的特点,保证 OLT上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时 OLT 可采用大容量机架式设计,整机远期配置不少于 16 个 PON 口。 2)设置在一类接入机房 在业务密度较高的区域,也可选择用户集中、接入光缆汇聚的一类接入机房设置 OLT 设备。 为使 OLT 机房应具备长期固定性, OLT尽量设置在自有机房,如机房为租用应签署长期租用协议,同时保 证我方具有机房设备安装和维护管理的权利。 机房应能就近接入主干光缆(环)上,尽量位于用户线路中心位置,并且须满足通信管线进出方便的要求。 为了保证 OLT上联的安全性,安装 OLT设备的机房应同时为传输网上具有环网保护的网元,环网类型可以是 MSTP环网、以太环网、粗波分、 OTN或 PTN网。 对于仅具有 MSTP环网的 OLT机房,应尽快实现以太环网或 PTN网络的重叠部署,满足 OLT高带宽的上联要求。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市区的一类接入机房可以设置在商务楼宇内、住宅小区内;郊区的一类接入机房可以设置在开发区的中心机房 、机房条件较好的基站或搭建的自由机房。 OLT 上联原则 建议 OLT通过 GE接口直接上联 IP 城域网的业务接入控制层( BRAS和 SR)(如图 OLT上联方式 3);在 BRAS 和 SR端口资源不足时, OLT 可以通过以太网级联方式或增加汇聚交换机上联至 BRAS和 SR(如图 OLT上联方式 12),级联级数应符合 IP 城域网相关建设指导意见。 对于 OLT承载的不同业务,建议通过不同端口实施上联,数据业务通过 GE端口上联至 IP城域网、语音业务上联通过 GE端口至 IP承载网、 TDM专线业务通过 STM1端口上联至 MSTP网络。 图 41 OLT上联方式图 当 OLT设置于一类接入机房时, OLT应在传输网环网保护的基础上联汇聚层。 在市区采用以太环网与 MSTP环网叠加的方式保护(见图 OLT上联保护方式 1),在光纤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光缆双物理路由方式保护(见图 OLT上联保护方式 2),在郊区具备条件的区域还可以考虑采用粗波分或 OTN的保护方式(见图 OLT上联保护方式 3)。 汇聚交换机GE GEIP 承载网OS N3 5 0 0ST M 1MS TPBR AS 汇聚交换机OLT 上联板GESRIP 城域网OL T 上联方式(一)汇聚交换机承载网汇聚交换机上联板城域网上联方式(一) 汇聚交换机GE GEIP 承载网OS N3 5 0 0ST M 1MS TPBR AS 汇聚交换机OLT 上联板SRIP 城域网OL T 上联方式(二)汇聚交换机承载网汇聚交换机上联板城域网上联方式(二) GE GEIP 承载网S T M 1MS TPBR AS 汇聚交换机OLT 上联板GESRIP 城域网OL T 上联方式(三)OS N3 5 0 0承载网汇聚交换机上联板城域网上联方式(三) 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9 图 42 OLT上联保护方式图 OLT 上联带宽配置 : OLT 承载多业务时每 种业务应采用不同的上联端口,当超链路带宽利用率均超过 70%后,应对上联链路进行扩容。 对于重要的 OLT 节点,应对其上联中继链路实现双归上联,并对上联链路实行物理层保护。 ONU 系统设计 ONU 部署原则 ONU 应根据 FTTx 网络的应用模式、业务需求进行设置 ( 1) FTTO/H 模式下 ONT 的部署原则 1) FTTH 模式: ONT 置于用户住宅内相对隐蔽且便于维护的位置。 应 将 ONT 设置在用户家里。 对普通公众用户,可将 ONT 设置在用户综合信息箱内提供保护,或者放置于桌面(采用光纤信息插座); 2) FTTO 模式: ONT 一般放 置在企业、单位的中心机房内,以获得最优越的保障设施条件,同时也方便与用户设备对接。 用户综合信息箱是指安装在最终用户处,提供 入户 线 光缆成端 和 光 /电缆储存 保护功能,并提供电话、数据和有线电视等网络综合接线功能的有源智能信息分配盒,用户综合信息箱一般内置 ONT。 ( 2) FTTB( PON)模式下, MDU的应用场合和放置原则 1) FTTB是光纤到楼宇或建筑物的缩称。 居民住宅楼宇包括高层、中层、多层、低层别墅等类型,存在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区域,因此针对不同楼宇的特点,选用不同端口类型的MDU( 1 24端口 )设备。 2) MDU应靠近用户,以缩短接入电缆的长度,五类线覆盖半径不大于。 可选择将 MDU放置于楼道综合信息箱,设置在大楼楼道或竖井内机柜内。 3) MDU的端口数根据 23年的预测开通率进行配置,对于存量小区应采用低端口设备或分步配置的方式,提高设备端口利用率。 一般存量小区初期端口配置数应低于覆盖用户数的 20%。 GE STM 1M S TPBRASOLTGESR以太环网OL T 上联保护方式(一)汇聚层OSN35 0 0NGN上联保护方式(一) GE STM 1M S TPBRASO LTGESROL T 上联保护方式(二)汇聚层OSN 设备NGN汇聚交换机GE上联保护方式(二)汇聚交换机 GE ST M 1BR ASOLTGESR粗波分 /O TNOL T 上联保护方式(三)汇聚层M ST PN GN粗波分上联保护方式(三)汇聚层 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10 4) MDU宽窄带的比例应根据业务渗透率进行选择。 5) MDU的扩容方式可根据设备类型进行选择,对于盒式设备通过高密度端口设备替换低密度端口设备的方式增加端口数量,对于插卡式 MDU设备可以通过增加板卡或替 换设备的方式增加端口数量。 为保证设备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建议 MDU 的安装运行环境应符合 10℃~ 55℃温度范围,并具有一定的通风散热条件。 ONU 备电原则 一般情况下,采用 MDU方式接入的普通家庭客户可不考虑供电保障,实施差异化的产品和市场策略,如捆绑宽带的资费套餐优惠、加大市场宣传力度转变固有观念、结合移动等业务提供断电时的话音保障。 也可采用在签约协议中告知用户的方式规避语音业务断电中断所产生的问题。 对于业务要求较高的商务楼宇及政企和商企客户,可因地制宜实施 MDU 的备电方案。 ODN 系统设计 ODN 网 络应包括从 OLT 的 S/R 点至 ONT/ONU的 R/S 点之间的 ODF/MODF、主干线路、光分路器、支线线路和线路辅助设施组成; ODN 的定界和组成示意图见图 43。 O L T光 分 路 器O N T / O N U 1O N T / O N U N主 干 线 路支 线 线 路O D F /M O D FO N T / O N UR / SO D NO L TS / R 图 43 ODN网络的定位 主干线路应包括从 OLT 的 S/R 点至临近的光分路器的群路端口之间的光缆、光缆交接设备、光缆接头盒、光缆支撑设施 (管道、杆路等 )和光缆终端设施等组成。 支线线路应包括从临近 OLT 的光分路器的支路端口至 ONT/ONU 的 R/S 点之间的光缆、二级及以下分光器、光缆 接头盒、光分纤盒、光缆的支撑设施 (管道、杆路等 )和用户侧线路终端设备等组成。 主干光缆终端设施主要是线路终端用光纤配线架 (ODF)或线路终端用光纤总配线架 (MODF);光缆交接设备主要是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分路箱(框)、光缆分支接头盒等;用户线路终端设备主要是用户综合信息箱和光纤插座盒等。 分光器部署原则 (一)光分路器的设置 根据应用场景、用户分布、光缆网络拓扑和分光方式的不同, 光分路器的部署原则如下: 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11 ( 1) 光分路器设置的位置应根据 PON 建设模式和用户密度来确定,对于用户较为集中的住宅小区,在 FTTB 方式建设,应采用一级分光方式,将分光器设置于配线间或交接箱内。 在 FTTH 应用场景下,为提高光缆资源的利用率,应采用二级分光结构。 对于商务客户较为分散的区域,可采用二级分光方式收敛用户,一级分光设置于接入层光缆交接箱内,二级分光器设置于商务楼宇内。 ( 2) 为了提高光纤利用率,一般 光分路器 不应与 OLT 安装在同一机房内,光分路器应设置在光缆汇聚的光纤配线设备内,可以按照在室内或室外的光缆交接 /配线设备中。 设置 光分路器 的箱体必须具有防尘功能,箱体可以有多种结构形式,如:户外落地式光缆交接箱、楼道光纤分配机箱、 19 英寸 标准机架内置式光分纤盒等。 ( 3) 在接入层光缆网络的建设中,逐步形成基于 ODN 的接入层光缆网络架构,新建光缆汇聚点的交接箱中应预留分光器的安装位置,对于重要节点应在交接箱中实现分光器的预装。 ( 4) 光分路器 的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便于施工及维护,并应考虑光缆网结构的整体性,具有一定的通融性、灵活性,并注意环境美化和隐蔽性。 光分路器 上联、下联光缆宜采用活接头,方便维护测试。 无论采用何种 光分路器 , 光分路器 本身必须封装在密封盒内,由 光分路器 引出的光纤应带有 SC 插头。 ( 5) 在重要的业务区域,为了保障业务的安全性,可通过配 置 2: N 的一级光分路器,实现主干光纤保护。 ( 6) 为了控制工程初期建设的投资,在用户对光纤到户的需求不明确时,特别对于采用一级分光结构、集中安装光分路器的光分配网络,光分路器可按照覆盖范围内用户数的 10%~ 30%配置,设计时必须预留光分路器的安装位置,便于今后扩容。 对于有明确需求的住宅小区、高层建筑、高档别墅区等,建设 FTTH 网络时如对光纤到户的需求达到系统容量的 60%以上时,光分路器可以一次性配足。 光分路器部署位置可归纳为下表中的几种情况。 光分路器部署位置 表 41 适用场景 光分路器部署位置 分光方式 小区内有多层或小高层公寓建筑群 室内或室外,室内安装位置包括弱电配线间 原则上单级分光,楼间和楼内光缆有限时可采用二级分光 单栋楼宇且楼宇规模较大且用户密度较高而集中、如高层住宅或商务楼等 大楼地下室、楼内弱电井等位置 单级分光 商企客户较分散的区域 室外,接入环光交接箱或光分纤箱内 单级分光或二级分光 用户驻地有条件设置光分路器、并有足够管道资源的小区,例如高档别墅区等 室内或室外,室内安装位置包括弱电配线间、小区中心机房等位置 单级分光 郊区地区 室外光交接箱 主要采用单级分光,在主干光缆不足时可采用多级分光。 (二)分光比的选择 光分路器 平面波导型的带宽在 1260nm~ 1610nm 范围内,能满足基于 PON 技术的 FTTH 网络对 3 上海联通宽带光纤接入工程设计规范 12 个波长的应用。 ( 1) 光分路器 常用的光分路比为: 1: 1: 1: 1:1 1:3 1:64 六 种。 ( 2) ODN 总分光比应根据用户带宽要求、光链路衰减要求等因素确定。 光分路器 的级联不应超过二级。 对于 FTTB 方式 ,第一级和第二级 光分路器 的分路比乘积不宜大于 32。 对于 FTTH 方式,在光功率预算允许的条件下,光分路器的二级分路比乘积可适当提高 至 64。 ( 3) 应根据设备( OLT)每个 PON 口和 光分路器 的最大利用率、用户分布密度及分布形式,选择最优化的光分路器组合方式和合适的安装位置。 ( 4) 工程配置时,分光比为 1: 32 及以上时,每 光分路器 应预留 2 个下行端口,作为日常测试和备用端口;分光比在 1: 16 及以下时,预留 1 个端口作为日常测试端口。 (三)光分路器 /箱的编号管理 为了便于管理,光分路器 /箱的编号应统一管理并且不可随意更改,相关信息应及时录入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中。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应至少保存光分路器 /箱的下列相关信息: 1) 光分路器 /箱的编号; 2) 光分路箱容量和新装光分路器数量; 3) 光分路器上联到端局的光缆名称(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