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传统负荷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需求侧管理dsm的主要措施电力营销论文-_1704内容摘要:
理的各种电价机制。 ( 3)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中,一方面可采用旨在削峰填谷的负荷管理系统用以改善负荷曲线、减少或推迟发电投资,而不是仅用于缺电情况下的负荷控制;另一方面,应大力推广各种节能技术,如高效变压器、无功补偿、节能照明、绝热保温、以及低耗用电、家电设备等。 我国在前阶段的两网改造中,已将大量能耗较高的 S7 型变压器更换为 S9 型,目前正向能耗更低的 S11 型发展。 在约占用电负荷 12%的照明负荷中,无论是公共场所或是家庭住户、各种节能照明器材正在广泛得到采用。 ( 4)引导措施 引导措施包括宣传、培训、展示。 如媒体宣传有关政策和节能技术、举办节能技术讲座、人员培训、以及节能产品展示等。 我国的供电部门,普遍都向广大用户提供用电咨询服务,有的甚至还展示和推销各种节能设备或装置。 此外,许多有利于开源节流和环保的能源项目,都可纳入 DSM 计划。 如将非电力部门经营的分散电源通过 DSM 纳入直接或间接管理,推动热 电联产和联合循环发电,开发小水电、风力 /地热 /太阳能发电以解决边远地区的用电问题,以及电、煤、气、油用能设备的相互优化替代等。 4 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 早期作为削峰填谷手段的负荷管理技术,从垄断经营到进入电力市场都是单独发展的。 随着电力市场和和需求侧管理的开展,带来了负荷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分合问题。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负荷管理是需求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因此,在原有负荷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需方比较关注、可监视、操作和控制的 DSM 有关功能,组成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就必然成为当前 的一个发展趋势 [3]。 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一改传统的单纯由供方控制需方设备的单向行为,促进供需双方协同执行 DSM 计划,有利于融洽双方关系。 对需方来说,安装在用户侧具有当地监视、操作和控制功能的需求控制器,是促使用户主动参与执行 DSM 计划的一个有力工具。 图 1 所示的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与具有本地功能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极为相似,由负荷管理主站、负控终端和具有本地功能的需求控制器组成。 ( 1)负荷管理主站 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的主站功能除了如本文第 2 节所述,根据电网和 用户的实际情况编制各种负荷管理方案、实现削峰填谷的任务外,还根据国家法规和当地政策、通过电力市场运作对需求侧负荷执行监视、通报、告警、或控制,以保证 DSM 计划的实施。 可见,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系统,突破了可中断负荷范畴,启用了如本文第 3 节所述的 DSM行政措施和财政措施,通过需量控制(超量罚款或停电)、抑制高能耗用户(用电高峰季节安排设备检修否则取消优惠或停电)等电力市场运作,执行需求侧的负荷管理。 ( 2)需求控制器 需求控制器是面向 DSM 负荷管理系统、在需求侧增设的本地监控功能,用以支持用 户了解电网和本身的供用电情况,主动执行 DSM 计划,寻求投入 /产出比最佳的用电方式。 如在需求处于高峰负荷时自动进行减载,降低成本、免受罚款或停电。 为此,需求控制器除能监视 /记录电网供电和本身用电工况 /事件、接收供方发出的通告或告警外,还需设定需求功率、目标功率、预计功率、标准功率、需求时间以及报警整定值等信息,以便对本身用电设备进行报警、调整或控制。 此外,还可安装或下载有关应用软件,对需求侧负荷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 如每 15min 对用户用电历史数据和事件记录进行一次综合分析、根据用电计划或负荷预计对各部 分用电按需求进行控制和管理等。 对于某些大型企业来说,专注于负荷管理的需求控制器可能满足不了诸如安全优质供电等其他方面的要求。 此时,需求控制器将由功能较为强大的需方用电管理系统、甚至需方配电管理系统所取代。 ( 3)负控终端 面向 DSM 的负荷控制终端既支持供电方的负荷管理对需求侧负荷进行远方监视和控制,也支持用户在需求侧进行本地监视和控制。 此外,还应提供与接收推行 DSM 计划、开展电力市场所需的有关信息。 因此,负荷控制终端在按可中断负荷、需量控制负荷以及其他按重要性分别配电的基础上,除依次或分别执 行负荷管理中心或本地需求控制所发出的控制命令外,还需提供各个配线的遥测和遥信信息。 这些遥测和遥信信息包括: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有功、无功、视在功率、频率、需求功率、负荷状态、时间同步、开关状态等。 5 有关的系统集成 电力系统发、输、配、用电同步完成的特点,决定了负荷的变化与电网运行和电力营销密切相关。 这就涉及到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与有关系统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的集成问题。 ( 1)调度运行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经常使用的 EMS 短期负荷预测软件与面向 DSM 的负荷管理关系最为密切。 虽然负荷预测所 需的历史和当。分析传统负荷管理的基础上开展需求侧管理dsm的主要措施电力营销论文-_170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