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内容摘要:
理 建筑主体节能30 节能 另计 另计 6 材料资源 建材资源消耗量38 自 重 7 建材能源消耗量40 运输与吊装 8 对环境的影响 对周边环境的影 光反射 6 通风项因超高层建筑不宜开窗,通风方式与幕墙尚不相关;节 能项待具体计算后比较;两项均暂不评分而应有专题评价。 建材资源能源消耗量转为自重及运输吊装项,按自重差 5 倍计;采光与光反射项按窗墙比 ;热工项按遮阳、隔热标准差数估计等。 可见 ,未计自然通风、建筑主体 节能 二项,权重 %, 两者 “ 绿色 ” 评估 差异甚小 几乎相近 ,采用玻璃幕墙时 ,应在隔声 (%)、热工( 15%)、光反射( %)三项 上 有所作为,方能改善“绿色”性能。 在夏热冬暖的广州地区,热工、节能状况应视自然通风、遮阳、隔热上的处置。 但超高层建筑自然通风问题、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无论采用 或不采用玻璃幕墙来讲,都是相同的,都不能依靠开启窗自然通风 , 而是在封闭空间内由新风设施运放达到标准规定。 而遮阳方式与建筑立面外观直接相关,超高层建筑采用了玻璃幕墙只能 或设置内遮阳,或在玻璃本身遮阳性能上有所解决。 从节能项分 析, 采用玻璃幕墙是因为采光、外观的设计基本出发点所致,不采用玻璃幕墙则根本不可能在采光、外观上满足设计的前提目标。 因此,在外围护系统对比上,在热工计算、节能上可 按国家有关规定 进行专题的计算、分析、实测,保证达标。 至于光反射的负面效应问题,也是一个可以进行光环 境影响评估和采用一定技术措施的问题,是否产生全反射眩光,是否有害 、是否不可接受、是在何种特定时间、方位、区段 、 部位上发生等,都应作出具体情况下的具体 分析。 此外,轻质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隔声 性能较重质材料差,如何加强 传 声通道 堵塞阻断等, 响 48 合计 100% 7 尚可细化。 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尚有清洁性,防止高处散落物等问题。 所以,对广州地区超高层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绿色建筑” 评估,应在自然通风、遮阳和节能上作出决定性评估。 不具体分析项目的个性和约束条件,断然 下“玻璃幕墙不节能,不是绿色建筑” 的绝对化结论,是缺乏根据不令人信服的,是不 科学、不实事求是的。 二、“西塔“超高层建筑不采用”双层“玻璃幕墙也是明智的 国内笼统 对“双层 ” 玻璃幕墙的推广概念,有些片面性;将其列入 “ 节能 ” 幕墙概念,脱离了投入产出比的价值分析,脱离了建筑地域性气候环境特性,以及忽视热工 计算与“双层”幕墙技术的复杂性, 不具体分析建筑个性及其面对的几个现实问题,是不可取的。 1.“双层”玻璃幕墙的缺点 11.造价高昂 . 与单层玻璃幕墙比较,“双层”的单价可达40008000元 /㎡,要高出 24 倍, “西塔”项目估算单价为 3870 元 /㎡为单层的。 是 否“物有所值”。 成倍 增加的 投入是否实际上成比例 地提高了使用功能,改善了室内声、光、热等物理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品质,特别是在节能和环保上的效果是否真正有实测高满意度的数据支撑。 上海有项目计算,“双层”空调降温期耗电量为单层的 85%、采暖期为 70%, 总耗电量为 %即“双层”总耗电。关于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研讨发言——在广州珠江新城西塔项目绿色建筑、新技术集成应用专家研讨会上的有关论点说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