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下班级自主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内容摘要:

途径 有很多 ,老师又何必 天天 在学生面前指手画脚呢。 有人对我说 :“ 你不管 ,班级也照样好好的 ”。 其实 ,这 需要用心去付出的呀 ! 一个生机勃勃的班级 ,要靠一个与时俱进的老师来带 ,要抓住学生的脉搏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要随时随地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 ,做他们的朋友 ! 适 时 进行评价,沟通操作信息。 为使自变量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及时进行调整,须保证班集体建设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而评价则是主要手段,从评价主体角度看,要千方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从评价时间看,有总结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从评价内容看,不仅评价各种活动和交往的结果,更加重视评价其过程的合理化程度;从评价形式看,重视积极性评价,重视随机口头表扬,重视书面表扬。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成为我班文化氛围中最响亮的口号; “只要比上一次有进步,就是英雄。 ”成为班级 学生 评价的标准, 也使出现了错误的学生乐于接受批评,积极改正 ,能主动提高。 使得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 ”的 良好局面能够形成。 建立学生档案,记载 成长记录。 学生每周在《我的成长记录》上记录自己在本周里的行为表现(优缺点及改正方法),记录自己成长的心得体会。 《我的成长记录》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1) 对照行为,每日反思。 设置了关于如何做人和如何学习等方面的条文以供学生自查,主要是为了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认识和改 正 自己的缺点; ( 2) 每周评价,监督到位。 有专门提供给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组评的活动记录专栏,主要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监督作用; ( 3) 反馈意见,扬 长避短。 开辟专区供班长、班主任和家长及时提出意见或建议的栏目,成为家庭与学校沟通的桥梁或作为家长与子女沟通的补充形式。 轮流编写 日志,展示学生风采。 编写 《班级日志》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也可以利用它对班级管理方面提出建议、意见或评论等等。 其主要用途是为学生提供各类活动空间以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力图使学生对班级的教育产生认同感,心甘情愿地接受班级的教育,并能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以养成 “自己管住自己,自己教育自己 ”的良好习惯,逐步引导学生由 “他律 ”走向 “自律 ”。 学生在长期的自我要求中,由不自觉到自觉, 由 “要我做 ”到 “我要做 ”,不断向小主人的行列靠拢。 三、制定班规制度,发挥主体作用。 我指导学生依托《 小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结合学校“争星夺标”方案 , 制定了一整套科学系统、全面可行的班级 制度。 它以 《 学生百分月评比制度 》 为基础,包括文明、安全、作业、纪律、卫生等各方面,使 班级管理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有章可循,避免了班级 自主管理中 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实现了班级事务组织、管理、教育的 规范化,自主化。 实行角色分配,营造和谐氛围。 单一的角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角色变换制度,让学生在不同的管理岗位 上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班干部的每一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 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 把“班级还给学生”是班级建设的重点,班级建设新模式追求的目标就是把班级还给学生,所以班级建设的重点在“还”字上。 ( 1)还地位: 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有管理权利,也有服务义务; ( 2)还角色: 通过岗位轮换,竞争上岗,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验不同角色; ( 3)还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等群体自我教育能力; ( 4)还个性: 发挥学生个体特长,创造条件,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求,逐步构建班集体个性,同时逐步形成优秀班集体; ( 5)还权利: 使每个学生都有权利积极参与班级、学校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 ( 6)还活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积极创造班级文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 班级自主管理为每位学生创造了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班级小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学会自我管理。 坚持记录总结,考评科 学合理。 班委会、各组长就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每天都进行检查,对于 发现的好人好事加以表扬,对违反班级 制度 的人 要立即制止,并记录下来。 每周由各小组进行总结。 而全班性地评分则每月一次,在考评主题班会上进行。 每位学生的各项得分由班委会成员共同给出;班委会成员的各项得分则由全体同学共同给出。 实施班级量化管理。 将 “ 精细 ” 二字真正落到行动上,我先和 班委会制定出 《学生百分月评比制度》讨论稿,印发给学生,组织大家反复讨论,收集、整理大家的建议和意见,反复修改,使 该制度 能反映绝大多数同学的意志,并涵盖了学校生活的 多个 方面 ,反映 出 学生 多 方面的表现情况及综合素质。 对学生常规 学习与生活 以分数量化,每 月评 一次 分 ,进行相应奖惩。 充分 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凝聚班级集体意识 , 使 班级 自主 管理 落到了实处。 体现鼓励为主,做到奖惩分明。 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唯一评价尺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也是新课程的要求。 我的措施是学生每周的学习成绩 = 作业情况 25% + 课堂表现 25% + 思维拓展 25% +师徒互动 25%。 每周评出单周考核“优秀”的学生名单,学期结束结合各学科和班级常规考核累计产生“三好学生”、“优秀学干”。 此外 ,在月班会上,也做到 奖勤罚懒。 表现好、进步快的同学不仅可以额外加分 , 还可以得到老师亲手制作的名人名言书签。 对于学生的一般性错误就口头批评,严重的错误将在教室后面的板报栏中公布,针对连续两次月考评总分最低的同学,班主任将会和其家长一起查找原因,促进其进步提高。 四、教师正确引导,评价及时合理。 指导适时到位,工作及时落实。 实施班级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之后,我的主要精力放在指导与参与学生开展工作及检查督促方面。 ( 1)班委构成要合理。 每届执行班委的构成要注意从能力、性格、性别方面均衡安排,尽可 能使各届班委实力相当,且做到人尽其用。 ( 2)班委培训要到位。 培训内容主要有:了解班级组织机构情况;明确自己的职责;掌握班级工作的方式方法等。 ( 3)班级情况要掌握。 信息的主要来源有:各类班级工作会议,班委会的各类检查记录表,学生每月的谈心式小结以及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方面的意见,班主任平时观察的情况等。 ( 4)班委功能要发挥。 班主任特别要指导每届班委制订好每月工作计划,使班级工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每月工作计划表中,我们设立了以下三栏:常规工作、重点工作、主题工作。 要求每届班委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围 绕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