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情况报告内容摘要:

业社会化服务还不完善。 突出表现在农机驾驶与维修、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普遍农户信奉“巧种不如拙闭”(施肥)的老信条,不管田里缺什么,搞两包化肥再说。 一些农民一季稻谷打五六次药,人家打什么药我打什么药。 农村盲目施肥、盲目打药的问题突出,而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只有一名工作人员,面对全镇近 6万 亩种植面积显得力不从心 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 主要体现在三个 方面,一是镇域一二三级渠道淤塞极其严重,每到旱涝天气,水马齿苋堵塞河道,农业用水根本不能保障。 而改造近 40公里的一二级渠,以一个乡镇财政之力,就好比螳臂挡车。 二是虽然我镇部分村进行过土地平整项目,但仍然有近半村没纳入进来,农业生产仍有很大不便。 三是稻谷翻晒困难,每年水稻收获季节,农民就为水稻翻晒发愁,镇域公路到处都变成了晒场,影响了人们日常生活。 三、对策建议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 家庭农场与土地流转要相得益彰,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带动土地流转,土地有序流转才能有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 乡镇农村土地流 转服务中心或“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是基础,要联合县经管局切实承担起指导流转合同、调节土地承包矛盾纠纷、搜集发布流转信息等职能,为土地流转搭建便捷的沟通和交易平台;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和连片集中。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相结合的道路,解决家庭农场融资难题。 要大力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作用,帮助解决单个家庭农场干不了、干不好或干了不合算的事情,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实现家庭农场与市场的无缝对接;优化金融服 务,开展家庭农场信用等级评定,对信用等级高的家庭农场给予一定的授信额度,并给予利率优惠,允许家庭农场以大型农用 设施、流转土地经营权等抵押贷款,创新信贷品种,简化信贷手续,提供优质服务;支持和引导农业担保机构优先为家庭农场提供担保贷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上级农业基础项目,捆绑利用土地整理、高产农田建设、低丘岗地改造等各项农业建设项目,疏通河道畅通,加快流转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为家庭农场经营 提供良好的基础。 加强农业人才培养。 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人才培养作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 内容,利用和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重点培训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经营管理人员,率先发展成为职业农民。 参照大学生村官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特别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回家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 落实国家对农民的扶持补贴政策。 比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倾斜”。 把今年中央和省新增的农业补贴,全部单列出来,用于补贴上述对象,其他农民的补贴仍按照去年的标准执行。 特别是农机等补贴,优先补贴家庭农场 等种养殖大户。 篇五:关于 xx市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和主要推动力量,代表了今后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促进家庭农场这一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提升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水平,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最近,衡阳市农经处组织各县市区经管局重点围绕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生产经营活动 、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得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我市将家庭农 场作为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经营的一种重要载体来抓,全市目前共有各类家庭农场 5595个,已注册登记或备案管理的有 4468个,其中:主要以个体工商户、独资农业企业或公司名义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221 个,主要以农场、果园、基地、苗圃、养殖场等名义在农经管理部门备案的有 4426 个。 产业结构情况。 一是种植业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经营涉及到粮食、油 (油茶、油菜 )、烟叶、蔬菜、果品、药材、苗木等产业。 全市种植业家庭农场 2609 个,占总数的 %。 二是养殖业家庭农场:主要生产经营涉及 生猪、肉牛、山羊、个禽、水产等产业。 全市养殖业家庭农场 2152 个,占总数的 %。 三是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主要生产形式为粮食 +生猪,水果、苗木 +生猪等,种植与养殖相结合,既降低能耗,又减少排放。 全市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 707个,占总数的 %。 四是其他类型家庭农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特色餐饮以及休闲农业、观光农业 127个,占总数的 % 流转土地情况。 全市各类家庭农场共流转土地 ,流转土地最多的一户为衡阳县西渡镇富乐家庭农场,流转土地5500亩。 全市流转土地在 50亩以下的 家庭农场 3756 个,占总数的 %, 50100亩的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