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介绍内容摘要:

的理由。 因此从 2020年暑假后,我们在中心小学开始了电子备课改革,以改变过去机械照抄教案的备课模式,实行电子备课。 教研室对网络 9 电子备课的主备人和备课操作流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要求。 各年级组根据教师任课,制定了详细的备课计划,严 格按照“主备初传 教师研讨 修改建议 二次完善 学科使用”的流程进行操作,有效提高了备课效率,实现了资源共享。 网络电子备课自实行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地拓展了备课的 时间和空间,将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书写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真正地钻研教材,研究学生,从而实现了备课和上课的有机结合。 今年暑假后,我们将电子备课的人员扩大了范围,除了青年教师以外,其他教师根据个人情况,采取自由申报、统一审核的方式决定备课方式。 这样,电子备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教师的负担进一步 减轻。 为加强备课的实效,教研室深入课堂,开展课堂教学调研。 每次听取完课堂教学后,除了进行诊断式评课以外,还要让授课教师找到备课,看设计的教学流程是不是得到了体现,是否还存在备课、上课两张皮的现象。 对随意上课、不按备课上课的人员,除了给予全镇通报以外,每次还要扣教师常规量化积分 5 分。 在其他教学常规管理中,我们精心安排项目,细心指导操作,用心做好服务。 作业、上课、学业检测、辅导等都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 联小校长、主任;教研室人员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查看教师常规执行情况。 过程中做到查看周全细 10 致,发现问题及时 ,整改行动迅速。 每周五例会上,都要通报教师常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除了限期整改以外,还要根据评估制度适当扣分。 经过长期不懈的过程监控,全镇各联小教学秩序井然,教师们出勤到岗积极,随意迟到、旷工的现象已经绝迹,全镇形成了校校赶超、人人奋进的良好局面。 二、坚持从严治教,抓好过程监控 对制度的落实发展化、实用化 我们及时根据新的教学形势,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完善修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 目前,我校制度主要有《汤河中心小学教导主任职责》、《汤河中心小学教师量化考评细则》、《汤河中心小学校本研究制度》、 《汤河中心小学听评课制度》、《汤河中心小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汤河中心小学教学计划跟踪督查制度》、《汤河中心小学教师常规规范化细则》、《汤河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制度》、《汤河中心小学教研活动制度》、《汤河中心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职工劳动组织纪律、严格执行通报制度的规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评估制度,加大了过程评估力度,细化了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全面考核,使之更加科学、民主, 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在制度的落实上,一是实行制度落实的“日查、周总、月 11 结制度”。 二是实行 校务公开制,及时公示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提高制度落实的透明度。 特别是在教师考核、评优等重大问题上,坚决按制度办事,决不掺加任何个人情感成分。 这些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了学校的教学行为, 激发了教师自觉自愿遵守学校制度的意识,创设了和谐的育人环境。 对联小的督查制度化、经常化 为加强联小精细化管理,实行了联小周督查制度,并定期下发通报,对存在问题的联小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使全镇联小管理规范有序。 在此基础上,推行教干蹲点包校制度,教干所包学校的管理成绩同教干本人评优树先挂钩;同时,每周的教干例会 下移到联小,通过会议交流、听评课、现场查看学校管理情况,推进了村小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坚持实效教研,抓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我们加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把“关注过程、关注生成、关注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优化目标定位、目标统领、目标落实、目标达成的过程,深入开展了“大课堂”建设、“大资源”开发、“大密度”训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管理力度,在坚持原来听评课常规做法的基础上,尝试开展班级跟诊式听课制度, 做到带着问题进课堂, 12 问题研究在课堂,解决落实在课堂,效果彰显在课堂。 为了让课堂更加实效、高效,工作中重点开展了以下活动: ( 1)推门指导课。 坚持推门听课制度,不定时检验教师常规课堂教学效果。 ( 2)示范引领课。 依托“集体备课、校本教研”等平台,让骨 篇三: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2020年 01月 10日 星期日 16:34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首要工作,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就能给人创造机会使人愉快地、积极地、高效地做正确的事,发挥大家的能力,全面 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办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面根据我校的管理工作向各位领导做一回报: 一、科学建制,规范行为 学校管理可以分为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和教师对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