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内容摘要:

考虑现有资源, 保护现行系 统,新系统尽可 能在各地原有机器、设备上运行,而且需要最大限度地与原有网络和数据库兼容。 北京、浙江、 上海、广东等已经先行建设了的业务系统,需 考虑本系统与原有系统的兼容性和接口问题,避免重复投资。 易用性原则。 系统通过统一界面操作风格、完善的在线帮助、完善的录入控制、人性 化操作设计,使得其中大 部分的操作可以通过直接操作即可掌握;最结合完整、详细的用户手册、在线帮助和培训工作,确保信息系统易使用, 方便推广实施。 灵活性原则 ( 1)业务逻辑必须便于变更调整,由于政策、环境的变化,某些业务逻辑有可能需要进行经常性的调整和修改工作。 系统在这方面应提供方便性,同时保证 不 影响系统稳定性。 ( 2)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伸缩性,能够运用于复杂或简单的需求情况下。 对于不同规模、运行不同业务的卫生监督部门应用本系统时,系统应该具有方便快捷的扩展或缩减方法。 ( 3)系统能够实现分散部署和集中部署,任何方式都能实现数据 集中和汇总。 ( 4)系统能够实现异地远程安装、维护,便于 系统维护升级降低 维护 成本。 ( 5)可以通过升级服务器,实现 系统 自动升级功能。 ( 6)提供简单灵活的数据接口,便于和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需求 第 7 页 共 24 页 (三)建设内容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 国家级系统网络 平台是 全国 卫生监督信息的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基础平台,是保证各级卫生监督信息准确及时的采集、存储和传输(上报、反馈、发布)的基础。 通过 项目 的 建设 ,初步建立和形成国家 级的硬件环境 和配套的系统软件 平台, 建设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数据中心, 为 全国卫生监督信息存储、使 用和各业务应用 系统的 运行奠定基础。 卫生监督业务应用系统软件 主要包括“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三个应用系统。 ( 1)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 建立国家与 各级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信息传递渠道,形成全国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网络,实现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方式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全国的卫生监督信息数据库。 是提高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全国卫生监督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信息的采集可以通过手工录入和由“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卫生监 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自动导入两种方式获取。 ( 2)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 实现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的卫生行政许可、审查和备案等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采集、处理卫生行政许可、审查和备案等管理相对人基本信息,实现动态管理,并可规范卫生行政许可、审查和备案工作程序。 是改变行政许可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政务公开、加强廉政建设的有效手段。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需求 第 8 页 共 24 页 “卫生行政许可审批系统”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日常行政许可工作来完成,可以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和“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提供建设项目审查和被监督单位的基 本信息。 ( 3)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 实现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卫生行政处罚等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采集、处理各类日常卫生监督检查、监测以及行政处罚和行政控制措施信息,出具执法文书,实现动态管理,并可规范日常卫生监督检查和卫生行政处罚工作。 是改善卫生监督执法手段、保证执法公正、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 “卫生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系统”的信息采集可以通过台式计算机或移动终端设备在办公室或 执法 现场完成。 可以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提供卫生监督处罚个案信息卡的基本信息。 这三个系统将实现卫生监督的日常监督检查、 行政处罚和卫生许可的卫生监督主要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和工作信息的上报,是卫生监督信息业务系统的基本框架,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 其中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是核心和主干,是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共享的关键,是全面掌握卫生监督信息资源的重要手段,另外两个系统是报告系统的基础和延伸,是实现卫生监督业务工作信息化的真正内涵,对基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卫生监督信息的采集、处理和报告效率。 通过国家级项目开发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应有用软件标准版,推荐给未建设相关业务 系统的卫生监督机构使用。 根据各地的需求可直接使用标准软件亦可在标准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可大大减少开发成本。 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推进各地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信息 发布平台 建设 以卫生部网站为基础,同时整合现有食品药品监管局管理的国家《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需求 第 9 页 共 24 页 食品安全网,根据需要,增加必要的硬件、软件投入,扩展信息发布渠道。 (四)技术要求 根据卫生监督工作的具体特点,针对本信息系统的具体需求,系统设计采用的软件架构能满足以下要求: 国家架设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建议省、市及有条件的县分别架设本级的硬件网 络平台,对硬件设置和网络环境等条件确实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允许其直接利用其上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平台。 系统软件架构采用支持分布式应用的 B/S结构 J2EE体系结构,本地通过 WEB 服务和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的智能客户端形式。 主要以基于 B/S(需支持 C/S)三层结构模式,即表现层、应用逻辑层和数据操作层,外部用户不能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数据库安全。 同时,在保证浏览查询者方便操作的同时确保系统更新简单、维护灵活。 各分布式中心端程序必须能自动更新升级。 三、系统建设需求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需求 第 10 页 共 24 页 (一)国家级 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主要根据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基本功能需要,充分考虑实用性、 稳定性、安全和保密 等要求 ,重点考虑数据的处理、存储和备份性能,配置高 性能的数据库服务器、磁盘阵列和磁带库,还重点考虑网络信息安全 ,配置高性能的防火墙、IDS、防病毒网关,考虑 VPN 网络的连接,配置高性能的 VPN 设备。 将该 平台系统 建成为一个高性能、高灵活性、高扩展性、高可靠性的先进的 网络基础设施系统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适应当前业务和将来应用发展的需求。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环境平台系统设计的按照功能划 分,包括四个方面,即网络基础设施系统(机房建设、链路接入、综合布线以及搭建网络交换平台)、服务器数据存储备份系统、应用集成平台系统、网络安全保障系统四个部分。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系统项目》建设需求 第 11 页 共 24 页 国家级卫生监督信息网络平台系统拓扑结构图 (二)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 简介 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方式是卫生部采集全国卫生监督业务信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 2020 年 3 月,报国家统计局批准了《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国统制 [2020]11 号)。 新的“卫生监督信息卡”,共3 大类、 11 个专业、 20 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