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示范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位 电 话 吴 恢 男 37 农 学 副所长 副研究员 湖北省农科院 裴朝阳 男 43 农 学 局 长 农艺师 英山县 生产力促进中心 0713-7012516 冯矫正 男 36 经济管理 主 任 经济师 英山 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0713-7012516 王峰林 男 32 茶 叶 科 长 农艺师 英山 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0713-7012516 田红升 男 36 茶 叶 科 长 农艺师 英山 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0713-7012516 刘会元 男 45 茶 叶 局 长 农艺师 英山县茶叶局 0713-7012712 何青松 男 35 茶 叶 副局长 农艺师 英山县茶叶局 0713-7012712 18 第一单元: 中国无公害农业的发展 第一讲: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授课专家: 邢文英 ,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无公害 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 邢文英 为了推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创建活动,农业部在 20xx 年 6 月推出了 100 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创建活动。 这项活动一推出,得到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各地在创建活动中创造了许多好经验。 政府直接推动,导向性强,推动力大,效果显著。 一、创建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明显提高。 据对 100 个基地县上报的创建活动总结和抽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示范区内生产的农产品,按无公害标准判定, 19 蔬菜、水果、茶叶合格率在 95%以上,比创建前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以上。 其中蔬菜合格率在 94%以上,水果和茶叶在 98%以上。 湖北省云梦县,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由 20xx 年春季的 82%提高到今年夏秋季的 %。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生产的桃、梨、葡萄等水果,经检测全部合格。 安徽省金寨县, 20xx 年对 80 个茶叶产品抽样检测,全部合格。 (二)示范基地面积不断扩大,无公害产品产量大幅增加,效益明显提高。 据统计, 100个示范基地县共建立了 5000多个示范片或示范区,示范面积达 1500万亩,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20xx 多万吨,新增产值近 30 亿元。 江苏省东台市预计 20xx 年生产各类无公害 蔬菜 75 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6 亿元,新增产值 62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 70 元。 (三)出口创汇逐步增加,出口受阻有所缓解。 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严格按照出口国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安全卫生水平显著提高,从根本上破除了一些国家的技术壁垒,出口创汇逐步增加。 山东省今年 110 月,以出口无公害蔬菜、水果、禽肉为主的农副产品创汇 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 湖北省鹤峰县预计今年出口茶叶 1100 吨,比 20xx 年增加 600 吨,新增创汇 110 万美元。 20 (四)示范带动作用和效果显著。 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 地县创建活动,提高了全社会对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识,带动了省、地、县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资金投入,扩大了示范面积和规模,促进了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最新检测结果表明,全国种植业产品农药残留合格率比去年提高了 5 个百分点以上。 四川省在创建活动期间,已经投入 2300 万元用于扶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已经认定合格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256 个,面积 549 万亩,认证合格产品 173 个。 二、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组织推动是保证 无公害农产品关系千千万万老百姓的食品安全, 是满足群众最基本的食品需要,因此,无公害农产品行动必须是政府推动的,必须带有较强的推动力度。 为了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和统一指挥,各省人民政府和各示范基地县政府都成立了以主管领导为组长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领导小组和示范基地创建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层层推进,加大了宣传力度,实施有效措施,提高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发展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 21 建立了专门的行政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 为了抓好无公害示范基地县建设,有的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主 管农业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县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有关乡镇的乡镇长等。 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了创建工作的重大问题。 召开了动员会,听取创建工作汇报,检查、指导创建工作,组织检查。 成立了创建工作实施小组并认真组织实施 有些县成立了创建工作项目工作实施小组,协调蔬菜、农科所、种子公司、植保站、土壤肥料站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领导到位,生产技术措施到位,县、乡镇、基地形成了一体化,有力地促进和保证了创建工作的开展。 制定并实施了促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政策措施 如浙江省临海市出台文件,明确规定,对被国家、省级 权威机构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的奖励 1 万元,认定绿色食品的奖励 2 万元,对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显著的给予一次 15 万元奖励,有利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无公害柑桔的积极性; 北京市蜜云县扶持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的奖励政策有: 22 (1)用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新建日光温室,每亩奖励 20xx 元。 (2)各种植保措施,包括防虫网、黄板、杀虫灯等补助 70%。 (3)滴灌补助 30%。 (4)申报 A 级绿色食品标识的奖励 3 万元。 (5)生产出口定单硬质番茄的每亩奖励 600 元,工作人员奖励 50 元。 (6)重点示范基地,县免费统一制作标牌、橱窗、标语等宣传措施。 达到市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验收标准的,奖励电脑一台、农药残留速测仪一台。 增加基地投入。 河北省永年县县直干部职工集资 400 多万元建设了永年县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区,还通过引进外资,争取国家省投资,吸引群众集资1150 万元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生态农业示范园,刘营生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两个示范园区引进建设冀优 I 型日光温室 200 栋等先进的生产设施。 制定了保证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各种管理办法: 各地为了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通过地方政府、人大出台了 保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地方性法规。 23 —— 无公害蔬菜管理办法 —— 无公害蔬菜生产产地环境管理办法 —— 无公害农产品投入品管理条例 —— 无公害蔬菜农药管理办法 ——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 无公害蔬菜档案管理办法及责任追溯制度 —— 无公害蔬菜产品标识及绿色食品证书管理办法。 (二)良好的产地环境条件是前提 产地的合理选择和认定是防止农产品污染,切断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物链的关键措施。 生产无公害的农产品必须按照对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和限制,进行产地条件的检测,产地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有: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 产地环境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状况,为优化监测布点 24 提供科学依据。 其重点在于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并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自然地理、气候与气象、水文状况、土地资源、土壤肥力、植被及生物资源以及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内容);( 2)社会经济概况(行政区划、人口状况,工业布局和农田水利,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和工农业产值,农村能源结构情况);( 3)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 对产地环境的影响(工业污染源及“三废”排放情况,地表水、地下水、农田土壤、农区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农药、化肥等农业污染源的影响和危害);对于工业“三废”对产地环境的影响,要重点了解主风向和次风向方面的污染源状况、农用水源上游、下游污染源状况(污染物种类、性质、排放量等);对农业污染对产地环境影响,则要着重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施用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畜禽粪便、秸秆、废水及其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