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3000亩大果红花油茶基地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 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 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 茶枯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 近几年,茶枯、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了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 目前,国内市场的茶枯饼每吨的售价已上升到 1800 元茶壳的售价也达到每吨 249 元。 今后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四 、 油茶生物特性 油茶为野生变种、经长期培育改良而成。 茶树高 4 米 — 8米,四季常绿,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开红花,花期 140 天,花色艳丽,花径 6— 10 厘米,株开花 1000— 5000 朵。 茶果霜降前后成熟,形如柚子,单果重 — 千克,内有茶籽20— 25 粒,约 10— 20 克,株结果 50— 200 个,约 30 千克 — 150千克,茶仁出油率 52%以上,每 50 千克生果可产茶油 2 千 9 克。 每 667 平方米产茶油 40 千克 — 100 千克。 油茶四季花果不绝,极具观赏价值。 油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耐贫瘠,能耐 40℃ 高温及10℃ 严寒,我国长江流域广大丘陵山地均可种植。 油茶树喜偏酸性土壤,极少病害、粗生贱长、喜欢肥沃、湿润的环境,但怕涝。 人工栽培嫁接苗 2— 3 年开花, 4 年结果,实生苗 4 年开花, 5 年结果, 7 年丰产。 油茶树生长期在 100 年以上。 茶油是一种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植物油。 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3%,可抗氧化、抗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增进胃肠功能。 茶油中的独特的生理活性物质 —— 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分别有强心、溶血栓、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是橄榄油所不及的,誉称 “ 东方的液体黄 金 ” ,是公认的保健营养油。 五 、 油茶栽培技术要点 油茶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每年平均气温 14— 21℃ ,年有效积温 4000℃ 左右,最低月平均气温不得低于 0℃ ,最高月平均气温约 31℃ ,开花期最适温度为 14— 18℃ ,极端最低温度可耐受零下 9— ℃ ,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越冬幼果脱落而引起歉收或绝收。 要求相对湿润度在74— 85℃ 之间,年降雨量在 1000 毫米以上,年日照要求1600—— 20xx 小时为宜。 油茶对土壤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在 10 土层疏松肥沃、 PH 值在 至 的沙质土壤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油茶属于半阴半阳树种,幼苗喜阴,成林喜阳,南坡或东南坡、西南坡对油茶树体发育有利,结实多、产量高;而阴坡日照时间少,易遭北风及霜冻危害,影响生长结实。 油茶造林密度除考虑立地条件及油茶生长发育特性外,还要考虑种植的经济目的,立地条件好,实行间种的造林密度要小,反之要大,一般每亩种植 74 株,株行距为 米 米。 造林前要进行整地。 坡度在 15 度以下的,实行全面整地,恳复深度在山区要求 20cm— 25cm, 全恳整地要注意做好水保措施,丘陵地区要求在 25cm— 30cm。 坡度在 15— 25 度应采取水平整地,水平 梯宽度要 2 米以上,丘陵地区可以进行环山撩壕整地,挖宽 60cm,深 50cm 的壕沟。 此外还有带状整地、穴状整地。 带状整地必须沿等高线进行,带宽 2 米左右,带间保留原有植被。 穴状整地开挖正方 6060cm 的定植穴,挖穴时要将表土和心土分开。 油茶最适宜在大寒至清明期间造林。 采用 油茶种子繁育的小苗造林,开花结果的时间一般需要 46 年左右。 通常采用嫁接、扦插、叶片育苗的小苗造林,一般种植三年至四年后开花结果,可以缩短很长的营林时间。 种植前适当剪去过长的主根,并按苗木大小分级捆扎,然后用黄泥浆蘸根后采 11 用 “ 三埋两踩一提苗 ” 的方法进行,栽植后要注意浇透定根水。 施肥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技术。 水肥条件好时,一年可抽梢 3— 4 次,即春梢、夏梢、二次夏梢、秋梢。 施肥时间初冬施基肥外,追肥宜在每次抽梢前和叶萌动时,一般在 3。新建3000亩大果红花油茶基地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