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建筑工程内容摘要:

分。 % % % %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规定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达 到( A)才能得分。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 定: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 比率超过( B)得满分。 % % % % 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玻璃幕墙可见反射比不大于( B)。 2 1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大于( C) hm 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规划设 计。 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之比达到 10%或外 窗 达到( D)才能得该项满分。 % % % % 1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 内区采光系数满足采光要求的面积达到 ( B)。 % % % % 1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使用可调节外遮阳面积比例超过( C)才 能得该项满分。 % % % % 二、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T503782020 规定:对公共建筑中的( ABCD)要进行专项声学 设计。 A.多功能厅 的重要房间 、 资源节约和过程管理这三个方面考虑。 环境保护主 要包括( ACE)。 弃物资源化管理 、 资源节约和过程管理这三个方面考虑。 资源节约主 要包括( BCDE)。 工具式定型模板 E.降低钢筋损耗 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粒径小于( A) μ m 的颗粒可以 被人类吸入肺部,对健康十分有害。 :土方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B) m。 :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 A) m。 ( A)、施工中的垃圾、裸露的堆积材料等。 程 :在场界四周隔挡高度位置测得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TSP)月平均浓度 与城市背景值的差值不大于( D) mg/m3。 B . D . 、加速度和振幅,( B)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率 频率 ,振幅越大,对机体影响( A)。 定 ( D),频率( D)的振动主要作用于前庭器官,并可使内脏产生移位。 高 低 C.大 高 低 ,主要来自于电焊弧光和( C )。 D.彩光污染 ( B)。 D.化粪池 3 ( C)万 m 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据统计每 1 万 m2 产生的垃圾为( D) t。 ~ 300 ~400 ~ 500 ~ 600 ( D)。 ,力争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达到 30% 装化 10% 、文物和资源保护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 时可以不考虑地下管线 CO2 排放量 ( C) 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量的 70%以上。 ,关于节材的做法错误的是( D)。 ,关于节材的做法错误的是( B)。 工前对模板工程方案进行优化 活动房 二、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 ABDE)。 ,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D.评价管理 ,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包括( ACDE)。 管理 制 ,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的主要内容包括( CDE)。 用水效率 用 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四新 ” 技术不包括( C)。 二、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 ACE )。 不受控 定性 差 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 “ 应保护场地四周原有地下水形态,减少抽取地下水 ” 属于 ( A)评价点之一。 , “ 生活设施应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 属于( B )评价点之一。 保护 , “ 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 施 ” 属于( C)评价点之一。 , “ 不应使用煤作为现场生活的燃料 ” 属于( D )评价点之 一。 A.资源保护 , “ 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应达到 100%” 属于( A )评价点 之一。 A.建筑垃圾处置 制 , “ 现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化粪池应定期清理 ” 属于( B) 评价点之一。 制 , “ 夜间焊接作业时,应采取挡光措施 ” 属于( C)评价点之 一。 A.建筑垃圾处置 制 , “ 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 施 ” 属于( D)评价点之一。 制 ,属于材料选择评价点的是( A)。 拆迁、可回收材料 既有道路 ,属于材料选择评价点的 是( A)。 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既有道路 ,属于材料节约评价点的是( B)。 拆迁、可回收材料 ,属于材料节约评价点的是( B)。 拆迁、可回收材料 应充分利用 既有道路 ,属于材料节约评价点的是( C)。 拆迁、可回收材料 既有道路 ,属于资源再生利用评价点的是( C)。 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四新技术 ,属于资源再生利用评价点的是( D)。 采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充分利用既有道路 ,属于资源再生利用评价点的是( B)。 用可拆迁、可回收材料 ,废纸应回收 D.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属于 “ 节约用水 ” 评价点的是( A)。 不应有渗漏 、生产污 水应处理并使用 ,属于 “ 节约用水 ” 评价点的是( A)。 达到 100% 、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 ,属于 “ 水资源利用 ” 评价点的是( B)。 率达到 100% 、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用 ( D)。 置率达到 100% 降水应储存使用 、生产污水应处理并使 用 ,属于 “ 临时用电设施 ” 评价点的是( A )。 型设施 享 、通风和外遮阳设施 工工艺 ,属于 “ 机械设备 ” 评价点的是( B)。 B.施工机具资源应共 享 、通风和外遮阳设施 与能源利用评价指标一般项中,属于 “ 机械设备 ” 评价点的是( B)。 B.应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施工机械设 备 、通风和外遮阳设施 少的施工工艺 ,属于 “ 临时设施 ” 评价点的是( C )。 、通风和外遮阳设施 耗少的施工工艺 ,属于 “ 材料运输与施工 ” 评价点的是( D)。 型设施 、通风和外遮阳设施 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艺 ,属于 “ 节约用地 ” 评价点的是( A)。 ,尽量减少占地 、弃土场的用地 应恢复植被 ,属于 “ 节约用地 ” 评价点的是( B)。 土流失的措施 、弃土场的用地 复植被 ,属于 “ 节约用地 ” 评价点的是( C)。 植被 填量 ,尽量减少占地 二、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 CDE)事故时,不得评为绿色施工合格项目。 C.施工扰民 食物中毒 “ 四节一环保 ” 的法律法规 ( BCE)。 合格 绿色施工评价方法说法正确的包括( ACE)。 1 次 票否决 2 分 ( ABC)。 位 ,( AB )。 ≥80 分 ≥80 分 C.单位工程总得分 ≥90 分 ≥90 分 ≥5 分 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其水质介于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 (下水)之间,被称为( D)。 ,建筑内遮阳有( C)的热量进入室内。 % % % % ,建筑外遮阳仅有( B)的热量进入室内。 % % % % ( B)因素。 于建筑外遮阳,( B)遮阳。 ,遮阳装置可锚固在( A)。 砌块上 ,遮阳构件应能承受( C)以上风力。 级 ,遮阳效果也不同,影响反射率的因素不包括( D)。 状态 9.( C)植生混凝土以轻质多孔细料岩石(珍珠岩等)、生物有机肥料、耕植土、减水剂等 为原料,用水泥等胶凝材料胶结而成。 孔型 玛骨架 ( D)植生混凝土。 孔型 玛骨架 11.( B)是指由水泥、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 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运至使用地点,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拌合物。 二、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 ACDE)。 冷却水 ( CD)。 E.综合遮阳 ( ACDE)。 便 时间快 ( ABCE)。 、保水作用 分水化 有降碱措施 中性或弱酸性 ( ABC)。 ,品质稳定 低,浪费少 拌 5℃ ( ADE)材料组成。 料 粉料 80mm 时,( BC)。 ,但速度要慢 业 ,即可进行刮平 2 小时内清洗干净 ,可随时找平 习题一 ( B)。 A.“ 维护管理 ”4 级要求 30 年以上的保修维护历史 5 年至少检修一次 10.《中国 21 世纪议程》通过标志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已经进入( B)。 段 第五章建筑节能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A)、空调制冷、采光照 明以及调节室内空气、湿度、改变居室环 境质量的能源消耗,还包括利用太阳能、地热 (水 )能源的综合技术工程。 D.耗能 复习题 一、多选题(每题有二至四个选项符合题意) ( BCD)方面。 A 可行性研究 B 合理选择建筑的地址 C 采取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 D 合理设计建筑形体 E 设计方案比选 复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应优先采用( A)热源。 A 城 市热网提供的 B 冷、 热、 电联供系统 提供的 C 工业余热和废热提供的 D 太阳能、 地热能提供的 ( Ⅱ 烟煤)蒸汽、热水锅炉最低热效率为( D)。 A 65% B 70% C 75% D 78%。 目前,大多数燃气锅炉的排烟温度大约为 ( C)。 A 100℃ B 120℃ C 150℃ D 180℃ 4. 给高层建筑供暖时供热面积不宜大于 70000 ㎡, 给多层建筑供暖时供热面积不宜大于 (B) ㎡。 A 30000 B 40000 C 50000 D 60000 (D)。 A 建筑形式 B 使用功 能 C 所在地域 D 建筑时 间 (D) A 可以独立控制 B 按需供暖 C 有一定的节能优势 D 能耗不受户室之 间供暖需求的影响 (B) A 散热器的单位散热量 B 金属热强度指标 C 单位散热量 D 以上都不 是 ,当原系统为垂直单管顺流系统时 (A)。 A 宜改造为在每组散热 器的供回水管之间均设跨越管的系统 B 宜维持原系统形式 C 改造为垂直双管系统 D 以上都不对 ( B)锅炉热效率。 A 小幅降低 B 提 高 C 维持 D 大 幅降低 :( A) A 管网输出总热量 /管网输入总热量 B 各段热损失 /管网输入总热量 C 管网输入总热量 /管网输出总热量 D 管网输入总热量 /各段热损 :( D) A 保温隔热 B 防水 C 装饰功能 D 承重 (保温墙 体与不保温板交角处)温度差约在 ( B) ℃左右。 A 5 B 10 C 15 D 20 型外墙保温系统是以 (B)为保温隔热层。 A 腹丝穿透性钢丝网架聚苯板 B 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作 C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D 挤塑板聚苯乙烯 泡沫塑料 :( A) A 保温隔热效果好 B 占用室内使用 面积 C 不利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