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及教学要求(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建设 形式 共建 企业 负责人 1 水质分析 实训室 建成给排水工程中水质检测岗位所需的条件,开设相应实训项目 水质检测实训;水质检验工培训;对外水质检测服务 与水政水资源共建 夏宏生 2 水处理仿真实训室 给水深度处理工艺、污 水三级处理工艺、泵站仿真模型,水污染控制与防治实验设备,各种水处理工艺设计图纸、资料、规范、手册 水处理实训; 综合技能实训; 技术服务 扩建 清远污水处理厂 赵奎霞 夏宏生 3 水处理工艺运行维护操作实训室 模拟水处理工艺远程控制系统 模拟水处理工艺远程控制实训 扩建 北京东方软件公司 吕满英 4 净水生产实践基地 纯净水生产所需成套设备 净水处理生产实训 新建 贾建业 赵奎霞 表 36 给排水工程专业软件应用机房 名称 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 主要功能 建设形式 共建企业 负责人 专业软件应用机房 给排水设计专业软件与工程造价软件应用 实训室 给排水设计专业软件与工程造价软件各一套, 65 个终端, 65 台电脑, 65套电脑桌椅,一套多媒体设备, 1 台打印机, 1 台复印机, 1 套绘图打印设备 专业设计与计算软件实训; 工程造价实训; 综合设计实训; 技术服务。 新建 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赵奎霞 2. 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强化实践育人 给排水工程专业已建校外实训基地 7 个(见表 37),根据专业发展和工学结合实施需要,计划在原有校外基地的基础上再新增 2 个实习实训基地(广州市珠江监理公司、 12 广州市市政集团),并完成在 12 个校外实训基地一线课堂的建设。 同时,健全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做好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培训。 现有课程《城市水处理厂工艺与运行维护》与北京东方仿真技术公司共同开发了虚拟给水处理工艺流程、虚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利用仿真系统进行维护管理,教学效果很好。 在本次建设中,计划与新拓展的校外实训基地 ——珠江监理公司联合,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探索搭建 12 个校企数字传输课堂,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信息实时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逐步建成 一线课堂。 表 37 给排水工程专业已建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校外实习基地名称 基地特色 主要功能 1 深圳水务集东湖水厂公司 大型现代化给水处理企业 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水质检测顶岗实习 2 东莞市企石镇自来水公司 现代化供水企业,具有给水生产供水管网设计等资质。 水处理工艺运行管理、供水泵站顶岗实习 3 佛山市华宇消防安装工程有 限公司 大型施工企业,具有消防工程、机电安装等多类工程一、二级施工总承包资质。 给排水工程施工顶岗实习 4 宝安水资源公司谭头抽水站 大型供水泵站 泵站顶岗实习 5 宝安长陂流自来水厂 大型现代化给水处理企业 水质检测顶岗实习 6 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大型现代化污水水处理企业 污水厂运行管理顶岗实习 7 黄龙带水库管理处 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是具有防洪、灌溉、发电等综合性利用的水利枢纽工程。 泵站运行管理顶岗实习 3. 完善校外实训运行机制,健全实训管理制度 建立校内实训中心的开放性运作模式,健全各实训室的管理制度。 包括:《实训场操作安全规程》、《学生实训守则》、《实训场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实训场功能简介》、《实训场设备管理制度》、《实训指导书》、《职业 能力认证标准》等;同时,引入企业文化,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尽早熟悉和适应工作环境。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运行机制,健全管理制度。 与合作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互惠互 13 利机制,加强在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材编写、技能培训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完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管理制度,保证其有序高效运行。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由企业工程师、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实训效果评价体系及实训成绩评定标准。 (四) 教学团队 为了提升专业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和行业影响力,深化改革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合作教学机制,加强本专业全体专业教师 “ 双师 ” 素质的培 养,计划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 2 名,骨干教师 7 名,从企业聘请 7 名兼职教师,并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加强专任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教师教学素养,使专职教师全部具备企业背景,使 “ 双师 ” 型教师占 90%以上,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专业教师的师德教育;同时聘请企业的技术大师或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库,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 1:1 以上,并使兼职教师参与教学与专业和课程建设,提高兼职教师教学能力。 打造一支由 16( 2 专业带头人 +7 骨干教师 +7 兼职教师)名双师素质教师组成的专兼结合,年龄结构和 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较高的技术服务能力和实践技能。 1. 专业带头人的培养 培养 2 名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在现有专任教师中选 1 名具有 3 年以上高职高专教学经历、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含培训)、具备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通过学术交流、国内院校间访问学者交流、出国(出境)学习考察等途径,开拓视野,加强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培养其组织团队进行本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与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的能力和与合作企业沟通,组织实施工学结合教学过程的能力,并保证他 们能够及时掌握本专业技术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动态,具备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优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另从企业聘请一名熟悉行业标准,熟悉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过程的企业专家或能工巧匠,通过参加教育部高职高专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术研讨会或行业交流等活动,培养其作为第二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调研和专业定位、构建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企业资源,优化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参与 1 门以上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 具体规划如表 38 所示。 14 表 38 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表 培养人 培养目标 培养措施 教研能力 技术 服务与科研 企业锻炼 赵奎霞 ,指导骨干教师完成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新课题;在专业领域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参加全国高职教育研讨会和经验交流,到国内外著名高职院校学习先进专业建设理念 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或科研项目 到给水排水相关设计企业或大型给排水工程施工现场挂职项目副经理或总工进行锻炼 霍颖怡 ; ; 本专业教师 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参与企业职工培训。 到国内高职院校参加高职教育理论、项目化课程开发技术的学习 整合企业资源优势为专业服务;指导教师开展技术应用研究 2. 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 培养 7 名具有高水平教学能力的骨干教师。 在专任教师中选拔 6 名具有 3 年以上高职教学经历、中级以上职称、双师素质的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通过到企业锻炼提高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参加课程建设培训,使其掌握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具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的能力,组织实施教学过程能力,成为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负责人。 从企业引进 1 名技 术骨干人员作为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参加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相关教学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其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负责实践型课程的建设。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见表 39。 3. 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从施工、设计和科研等单位聘请 7 名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胜任理论教学任务的专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承担实践课程学生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训指导工作和部分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教学学时数达到 35%以上,为学生日后上岗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两个的职业操守。 与此同时,组织兼职教师学习高职高专教育理念,参加相关培训提高兼 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创建专家讲堂,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来学校开展反映给水排水行业前沿技术的专题讲座;聘请企业专家参与 15 编写教材,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与制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见表 310。 表 39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表 培养人 培养目标 培养措施 教研能力 技术服务与科研 夏宏生 《城市供排水工程水质检验》和《给排水工程图的绘制与识读》课程开发和实训条件建设;。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国内外专业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交流活动 参与企业 技术服务或应用技术项目研究 1 项以上 兰冰 、科研论文 1篇以上或副主编专业教材 1 部以上; 1项; 《给排水工程施工》课程开发和实训条件建设;。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专业研讨与行业交流活动;参加高职师资培训 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或应用技术研究 1 项以上 涂正红 1项;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开发。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参加专业研讨与行业交流活动 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或应用技术研究 1 项以 上 罗团忠 、科研论文 1篇以上或副主编专业教材 1 部以上; 2.参加院级以上的教研或科研项目 1项; ;。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国内专业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交流活动 参与技术服务或科研项目 1 项以上 尹六寓 1项; ;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开发。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国内专业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交流活动 参与技术服务或科研项目 1 项以上 吕满英 ; 《计算机绘图》课程开发。 境内外考察学习或参加国 内专业或学术研讨会或行业交流活动;参加高职师资培训 参与技术服务或科研项目 1 项以上 16 表 310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计划表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培养目标 霍颖怡 高级工程师 广州市大坦沙污水处理厂 ; ,具有项目化课程开发能力; 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参与企业职工培训。 钟 文 高级工程师 深圳水务集团东湖水厂 熟悉职业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邓洁瑜 高级工程师 广东省中轻工程设计院 熟悉职业 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石平安 工程师 东莞市企石自来水公司 熟悉职业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连建斌 工程师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与旧城污水处理厂 熟悉职业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梁世军 高级工程师 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熟悉职业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滕云志 注册工程师 深圳交通综合设计研究院 熟悉职业教育教育学理论,参与课程建设 4. 教学团队教师 “双师 ”素质、能力和师德培养 通过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挂职锻炼、技术服务、技术开发等途径加强教师的职业能力培养,培养 14 名双师素质 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比例达到 90%以上。 在培养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师德培养。 (五) 社会服务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校企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 面向区域及行业企业,拓展专业的社会服务功能, 提高技术服务能力。 依托培训与技术合作委员会,成立 “ 工程设计与咨询服务团队 ” 和 “ 行业培训服务团队 ” ,面向给排水行业进行工程服务、 技术咨询、科技开发和推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开展职业培训和工种鉴定。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具体计划见表 311。 17 表 311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计划表 服务项目 服务对象 服务内容 目标成效 继续教育 各类继续教育适教人员 继续教育培训,提升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和能力 每年招收函授学员 50 人以上 职业培训与工程服务 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农饮办;广东省各级地方水利部门;广东省各地村镇供水站(点) 农村供水行业技术培训;职工各项生产技术培训 每年完成 200 人次以上 职业 工种培训 与鉴定 建安公司;水处理企业 给排水行业职业技能鉴定 水质处理工, 60 人次(与外校联合) 增加 2 个工种:农村饮水净水工、农村饮水管 道工,每年鉴定 100 人次以上 18 四、 改革举措与保障 (一) 改革举措 1. 项目建设关键问题 ( 1) 课程内容整合与教学模式的转变 :目前教材大多都是学科体系下的本科压缩型教材,或者经过课改删减了较多理论知识的专科教材,既不能满足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要求,也不能适应任务导向、项目驱动等教学模。教育部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及教学要求(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