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园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原始记录。 四、雨、污水管道工程施工 管道基础应座落于较均匀的原状土层上 ,不得扰动 , 按设计要求砂石垫层基础为砂石材料 ,厚度 10cm,其压实系数为 (人工)铺筑厚度为 13cm 以承插口处厚度为准。 砂石材料要求 ,最大粒径≤ 32mm,并在管道下 60176。 三角区回填粗砂。 下管 在铺管前,应根据设计 要求,对管材数量进行验证,并按要求进行外观检查。 管道采用吊车下管方法。 注意的问题:管道承插口为顺流水方向铺筑。 管道柔性接口:材料为橡胶圈接口,第一节管到槽底后,第二节管小头部分套上橡胶圈,采用撞口的方法进行施工。 污水管道闭水试验 按设计要求在回填土前、检查井砌筑完毕且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闭水试验前,在试验管段两端砌筑 240mm 砖堵,抹面密封,待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向上游注水, 进行管段串水,同时检查砖堵、管道、井身。 当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后,泡管 12 昼夜,使砼管壁浸饱水。 试验时,将水灌至接近上 游井口高度稳定后,量出水面至井口的距离,在规定的 30min 内,根据井内水位的下降,求出试验段 30min 的渗水量。 保证沟槽路床回填质量的措施 由于填筑路须的填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道路质量,为此,拟采用以下措施: ( 1)管道上部回填时,严格分层夯实或压实,层厚不大于 30cm。 当填至管顶 50cm 以上时,采用轻型压路碾压,回填至管顶 2m 以上时用振动压路机碾压。 ( 2)道路回填为填石,也应严格分层压实,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 3)沟槽回填和路床回填时,做好临时排水,做好防雨措施,准备充足遮盖器材。 五、土方工程 对原地面按规定的距离及断面进行测量,绘制高程横断面图,约请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确认,填报审批单。 土方开挖前按设计高程将道路结构土方全部运弃,管道沟槽土方采用机械开挖的施工方法,槽底预留 20cm 由人工清底。 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地基。 基底处理 开槽见底后要及时约请监理验槽,槽底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时与设计、监理单位联系,共同研究基底处理措施。 土方回填 ( 1)土方回填工序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道路施工质量,避免由于不均匀沉降 造成道路的变形,影响行车、美观。 所以施工过程中要对回填土的密实度严格控制。 ( 2)为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部指派专人负责回填土工序,对回填土的质量、安全、施工进度进行全面的管理,并配备专职的质量员负责回填土的密实度检测。 ( 3)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A、回填工序应在管道、检查井工序完成,污水管道闭水试验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进行了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 回填前,将槽底杂物及槽内积水清除干净。 B、管道两侧及管顶以下 50㎝ 范围内的回填采用木夯、蛙式夯夯实的方法,每层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 20㎝。 两侧要同时回填, 对管道要加以保护,防止损坏管道及接口。 C、管顶以上 50㎝ — 80㎝ 的回填采用蛙式夯夯实的方法,每层土的摊铺厚度不大于 25cm。 回填土中不得有碎砖、石块及大于 10cm 硬土块、淤泥、杂物。 ( 4)回填技术措施 A、沟槽回填必须符合技术规范,针对不同的回填用土提前分别做好击实试验,取得最佳密实度(轻型击实、重型击实标准)及最佳含水量。 检测土源的含水量,以便控制碾压时回填土的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B、回填土中严禁掺有砖、砼块、树根、垃圾、腐殖物。 C、管道合槽施工时,第一深度管道沟槽还至第二深度管道基础后同时回 填,第二深度管道沟槽还至第三深度管道基础后,同时回填。 最后采用 12T 压路机碾压压实,虚铺土层厚小于 30㎝ ,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小于 20㎝。 六、道路工程施工 道路工程施工执行的规范 : 本工程道路施工严格执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DBJ011195 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BDJ– 0195。 路基土方施工 路基施工根据本工程路基的特点,主要采取以下施工方法: 地基清表及基底处理: 推土机清除地表耕植土 15cm 后,翻松掺灰,并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压实,经检测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填筑路堤 本体。 清除的表土合理利用,妥善处理。 路堤填筑:采用自卸车上料,推土机、平地机整平,大功率压路机碾压;桥台背后、过渡段压路机反复碾压,并辅以手扶振动压路机、小型震动夯配合。 机 械设备配备:根据路基工程公司承担的施工任务,配备满足施工质量控制和工期要求的机械设备。 路基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措施 软土基处理及路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方案报批 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外运 监理验收 路拌白灰砂砾土软土基处理 分层压实 路床成形 洒水养生 监理验收 含水量检测 压实度检测 天然级配砂砾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分段验收路床 施工方案审批 监理工程师检查 运输至现场暂存 天然砂砾检查 摊铺 测定含水量 初压 检测高程 整平 复压终压 封闭交通 养生 测量平整度 测定密实度 基层施工 1)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其 7 天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 ,此层压实度不小于 98%。 所用水泥强度为 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为 5%(水泥质量/干土质量)。 所用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30%,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 水泥稳定层材料及集料的级配范围如下: 液限﹤ 28%,塑 性指数﹤ 9;集料中硫酸盐含量≤ %,有机质含量≤ 2%。 此层混合料不得遭雨淋,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施工过程中应限制交通。 2) 、白灰砂砾土底基层:压实度不小于 97%,所用白灰掺量为 8%,白灰砂砾土中,石灰:砂砾:粘土 =8: 77: 15(重量比)。 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其颗粒组成级配为: 筛孔尺寸( MM) 19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83100 5484 2959 1745 1135 621 010 粘土的塑性指数范围为 12 18,有机质含量≤ 10%,硫酸盐含量≤ %,石白灰砂砾土中砾石的压碎值不大于 35%。 3) 、基层混合料按所需数量全部采取集中集中厂拌方法,自卸式载重车覆盖运输至现场。 方孔筛孔尺寸( MM) 19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90100 6080 2949 1532 620 05 道路基 层施工工艺流 水泥稳定砂砾上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案 (厂拌法 ) 施工方案审批 底基层监理验收 洒水湿润底基层 测量放线 培路肩 设置标高控制基准线 摊铺机就位 摊铺 碾压 水泥实验 砂砾过筛 料斗计量 拌合 运输 养生 验收 石灰砂砾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准备下承层 施工放样 汽车运输底基层 料 摊铺混合料 整 形 碾 压 接缝和调头处理 测压实度 验收计量 洒水养生 厂拌石灰砂砾 测含水量 ( 2)基层分层进行摊铺,上下两层连续施工时,间隔时间控制在 24小时之内,上层摊铺使用摊铺机进行摊铺,中间不中断。 上下两层不能连续施工时,确保首层混合料封闭养生时间不少于 7 天。 混合料全幅摊铺时,采用两台摊铺机前后相距1015m 同时进行,并同时碾压,避免纵向接缝。 设专职筑路小队配合找补。 上层混合料铺前,将下层混合料顶面清扫干净后进行。 混合料按要求的松铺厚度均匀摊铺。 摊铺前,先在其边线以外各 30㎝处修筑土路肩,以保证混合料基层碾压后的压实度均匀一致,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 ~%,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的水分损失。 混合料从开始到拌合、到压实成型的总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混合料经摊铺和整形后,立即在全宽范围内精心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向中心碾压,每道碾压与上道碾压相重迭,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的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为止。 ( 3)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取全幅摊铺并延长摊铺段落,尽量减少接茬。 综合工期及施工导行的要求,对必须存在的接茬进行处理,接茬处必须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采取立茬垂直衔接,对旧茬适当湿润,碾压时在接茬处加强碾压。 并在前一幅摊铺时,在靠后一幅的一侧用方木做支撑,方 木高度与本层的压实厚度相同,养生结束后在摊铺另一幅之前拆除方木。 高程控制用挂基准线方法,下层高程误差控制在 177。 10mm 以内,表面平整度控制在 177。 5mm 以内。 沥青砼路面结构层施工 ( 1)、沥青 面层:沥青要求采用 AH110,其沥青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 5S, 100ɡ) 11MM12MM。 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实验技术指标应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规定。 所用粗集料为洁净、干燥、表面粗糙的碎石,具体要求如下: 指标 单位 上面层 其他面层 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 于 ﹪ 26 28 TO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 28 30 TO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 TO304 吸水率,不大于 ﹪ TO304 坚固性,不大于 ﹪ 12 12 TO314 针片状含量(混合料),不大于 其中粒径大于 ,不大于 其中粒径小于 ,不大于 ﹪ ﹪ ﹪ 15 12 18 18 15 20 TO312 水洗法﹤ 颗粒含量不大于 ﹪ 1 1 TO310 软石含量,不小于 ﹪ 3 5 TO320 对集料 破碎面的要求,不小于 ﹪ 100 90 TO346 石料与沥青的粘附性,级,不小于 ﹪ 4 4 TO663 沥青面层所用细集料与填料的各项要求均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4020xx)执行。 沥青混凝土压实度不小于 98%(以实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 沥青混凝土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水稳性均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D5020xx)一级公路的指标执行。 沥青 上、下面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粘层油( PC3) ,其洒铺数量为每平方米 升。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C16F) 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筛孔尺寸( MM) 19 16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90 100 70 92 60 80 34 62 20 48 13 36 926 7 18 5 14 48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F)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 ( 5)、基层碾压后顶面洒铺乳化沥青透层油( PC2),用量每平方米 升。 透层油不得受到污染,且要洒铺均匀,不得在表面流淌或开成油膜。 气温低于 10℃或大风天气,既将降雨时不得喷洒。 透层油渗入基层的深度宜不小于 5MM。 基层顶面喷洒透层油后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层铺法沥青表面处治,其石料( )用量为 5 /1000 ㎡,乳化沥青( PC1)用量为每平方米 升。 下封层厚度不宜小于 8㎜。 ( 6)、非机动车道结构材料技术指标 :非机动车道各结构层材料的技术指标除压实度外 ,其余的均与机动车道相对应各结构 层提的技术标准相同 .压实度 :面层不小于 98%,基层不小于 97%,底基层不小于 96%,垫层不小于 95%. 沥青砼混合料采沥青砼拌和机拌和, 10t 自卸汽车运输,车箱槽身必须清洗干净,并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 =1: 2)混合物,以防粘连,但不应有游离油水积存在底部;并用苫布覆盖以保温。 ( 1) 沥青砼底面层、中面层施工 摊铺粗粒式沥青砼前,按设计要求在养生并清扫干净后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顶面。 沥青砼摊铺前先周密计划、统筹安排,尽可能的延长每次的摊铺长度,以尽量减少施工缝。 摊铺时根据幅度采用一台摊铺机作业的方式摊铺 ,摊铺时用人工随时对边角等摊铺不均匀的地方进行找平。 筛孔尺寸(MM) 19 16 通过质量百分率 ( %) 100 90 100 70 90 60 83 5176 40 65 24 52 14 42 10 33 7 24 5 17 4 13 37 摊铺形成一定长度的段落时及时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按一轻一重的顺序初压、复压和终压,至外观和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教育园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