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刚便桥安全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报告内容 13 现场伤害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 和财产损失基本情况,可能产生的后果、性质、当前现场状况初步减少伤亡损失的应急措施。 联系方式 利用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联系生产调度部门和安全部门值班人员,由值班人员按流程逐级报告。 ( 5)联络 医疗救护组与 州 医院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报告事故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联系医务人员及救护车辆。 抢救疏散组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指挥疏散,小组派专人在路口引导救护车辆,以便顺利准确到达指定地点。 ( 6)疏散 疏散组首先了解事故现场有无被困地点和抢救通道是否畅通。 疏散组在极易造成拥挤疏散通道布置专人看护。 疏散组派专人引导疏散至安全地带,并确认是否有人员未能脱离危险区,如存在立即进行施救。 指挥组调派现场安全值班车辆到达事故现场待令,并联系施救所需设备、器具。 ( 7)应急措施 抢救疏散组迅速对事故现场是否存在二次危险源进行确认、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若事故现场存在有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源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立即抢救疏散被困现场人员,立即组织施救。 触电 应急措施 14 1)触电脱离方法: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如拉断电源开关、拔出电源插头等;或使用绝工具、干燥木棒 木板、绝缘绳子等绝缘材料解脱触电者;也可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将其托开,切记要避免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身体;也可用绝缘手套或将手用干燥衣物等包起绝缘后解脱触电者;救护人员也可站在绝缘垫上或干木板上,进行救护 时, 使触电者脱离导电体,最好用一只手进行。 2)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和向项目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 3)据其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 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 及时请医务 人员接替救治。 在医务人 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 触电抢救方法: 1)触电伤员如神智清醒,应使其就地仰面平躺,严密观察,暂时不要使其站立或走动。 2)触电者神智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 秒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怕其肩部,以判断伤员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叫伤员。 3)触电后又摔伤的伤员,应就地仰面平躺,保持脊柱在声直状态不的弯曲;如需搬运,应用硬模板保持仰面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平直状态,避免脊椎受伤。 15 心肺复苏法 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 10 秒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情况。 看 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 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由无呼气声音 试 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结果既无呼吸又无颈动脉搏动,则可判定为呼吸、心跳停止。 触电伤员的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中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进行抢救。 三项基本措施: 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循环)。 溺水 应急 措施 1) 水中施救 a) 如果落水者正在挣扎,首先潜入水中,把落水者的姿势调整为面部朝岸,然后下潜推落水者的屁股 或腰部,然后浮出水面换气,但要保持和落水者 12 米的距离,不可叫他抓住你,然后再下潜推他,保护好自己是救援的前提。 不可去抓他的手臂等位置。 b) 如果落水者已经昏迷,直接拉向岸边即可。 2) 呼吸心跳停止的判断 用看、听、试的方法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 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 听:耳贴近伤员的口,听有无呼气声音。 16 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 再用两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脉有无搏动。 若看、听、试的结果,即无呼吸又无动脉搏动,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 3) 急救方法 a) 紧急呼叫 120:溺水者被救到岸上后,如出现昏迷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紧急呼叫 120 或打电话最近的医院求援。 b) 争分夺秒自救 :在医院的救护人员未感到现场前,应积极开展自救。 急救方法是: 将伤员救到岸上后,应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内的水、泥及污物,用纱布(手帕)裹着手指将伤员舌头拉出口外,解开衣扣、领口,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抱起伤员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头下垂进行倒水。 或者抱起伤员双腿,将其腹部放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将伤员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头部下垂,并用手平压背部进行倒 水。 ② 人工呼吸法: 呼吸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对口吹气为最佳。 急救者位于伤员一侧,托起伤员下颌,捏住伤员鼻孔,深吸一口气后,往伤员嘴里缓缓吹气,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时,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助呼气。 反复并有节律地(每分钟吹 16~20 次)进行,直至恢复呼吸为止。 ③ 胸外心脏挤压法: 心跳停止者应先进行胸外心脏 挤压。 让伤员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板,头低稍后仰,急救者位 于伤员一侧,面对伤 17 员,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体重量缓缓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将胸骨压下 4 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离开胸骨)使胸骨复原,反复有节律地(每分钟 60~80 次)进行,直到心跳恢复为止。 火灾 应急 措施 现场火势刚起时,要立即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扑救,救火方法要得当灭火前必须先切断蔓延材料,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灭火方法。 1) 油料起火可用泡沫灭火器或采用隔离法压灭火源不宜用水扑救。 2) 电气设备起火时,应尽快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千万不要盲目向电 器设备上泼水,这样容易造成触电、短路爆炸等并发性事故。 3) 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用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与火源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失去可燃物质而停止。 采取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 a) 将燃烧区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转移到安全地点。 b) 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 c) 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 d) 拆除与燃烧区相毗连的可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间距。 起重伤害应急措施 18 1)救援方法 当发生起重伤害事故时,首先确定受伤人员受伤情况。 2)对救出被起重伤害伤员时,应根据人员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治方法: 确认伤者只是出现出血,没有任何其他异常状况时,及时对伤者进行止血。 a) 止血 当伤员身体有外伤出血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 伤口加压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伤口,通过对伤口的加压和包扎,减少出血,让血液凝固。 其具体做法是如果伤口处如果没有异物,用干净的纱布、布块、手绢、绷带等物或直接用手紧压伤口止血;如果出血较多时,可 以用纱布、毛巾等柔软物垫在伤口上,再用绷带包扎以增加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 ② 手压止血法 临时用手指或手掌压迫伤口靠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头上,阻断血液的流通,从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这种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关键是要掌握身体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压迫点。 手压法仅限于无法止住伤口出血,或准备敷料包扎伤口的时候。 施压时间切勿超过 15 分钟。 如施压过久,肢体组织可 19 能因缺氧而损坏,以致不能康复,继而还可能需要截肢。 ③ 止血带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四肢伤口大量出血时使用。 主要有布止血带绞紧止血、布止血带加垫止血、橡皮止血带止血三种。 使用止血带法止血时,绑扎松紧要适宜,以出血停止、远端不能摸到脉搏为好。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越短越好,最长不宜超过 3 小时。 并在此时间内每隔半小时 (冷天 )或 1 小时慢慢解开、放松一次。 每次放松 1~ 2 分钟,放松时可用指压法暂时止血。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要轻易使用止血带,因为上好的止血带能把远端肢体的全部血流阻断,造成组织缺血,时间过长会引起肢体坏死。 b) 当人员出现昏 迷,无任何意识时,急救人员应采取人工呼吸或 胸外心脏挤压 进行急救,并及时拨打 120前来救助。 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1) 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现场 负责人组织人员 根据事故所涉及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道路上实行交通管制。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实行专人警戒,除消防及应急处置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2) 紧急疏散 警戒区域内无关人员由 现场负责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至安全区域。 3) 应急救助 现场人员和第一批到达的接警人员组织开展救援 同时将现场 信 20 息上。改-刚便桥安全方案(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