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联通客户工程设计规范内容摘要:

同时应对用户的最大可用带宽进行限速。 每个 PON 系统的规划带宽不能超出 PON系统的可用带宽,且应考虑一定的冗余, 合理规划每个 PON 系统带的用户数。 对于 IPTV 组播业务,宜将 OLT 设置为组播复制点,并采用组播方式至ONU。 业务种类及业务特性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9 表 业务参考模型 业务类型 实际带宽 提供数量 并发比 并发比典型值 宽带上网 2M 30%70% 50% IPTV 直播 标清电视 2M/频道 150 频道 30%100% 100%组播 高清电视 8M/频道 10 频道 30%100% 100%组播 IPTV 点播 标清点播 2M/路 多路 30%60% 点播业务的并发比为30%,其中标清视频业务与高清视频业务占比分别为 70%和 30%。 高清点播 8M/路 多路 30%60% IP 语音 VoIP 语音 96Kbps 合计 1 路 20%50% IP 语音业务并发比为25%,其中 VoIP 语音业务与可视电话业务占比分别为 70%和 30% 可视电话 512Kbps 20%50% 单 PON 口接入用户数模型 设 n为单个 PON 口接入的宽带用户数,宽带接入用户带宽需求: 上网业务带宽需求 =n 2Mbps 50% 直播业务带宽需求 = 150 2Mbps+10 8Mbp=380Mbps 点播业务带宽需求 = n 30% (70% 2Mbps+30% 8Mbps) IP 语音业务带宽需求 =n 25% (70% 96Kbps+30% 512Kbps) 为保证各业务所需服务质量,各种业务所需总计带宽必须小于一个 PON口所能提供的带宽能力, EPON 接入时为 1000M,则: 综合业务用户带宽需求 =上网业务带宽需求 +直播业务带宽需求 +点播业务带宽需求 + IP 语音业务带宽需求≦ 1000M。 2. 建设场景 城市新建地区 对于城市新建地区, PON 网络建设建议采用如下策略: 优先采 用 FTTH 的建设模式, 无法采用 FTTH 模式情况下,可以优先选用 FTTB 模式, FTTB 的建设应以 FTTB+LAN 为主。 坚决停止主干电缆的建设,严格限制大对数电缆采购,保证 ONU 到用户端铜缆长度不能超过 500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0 米。 光纤无法到楼的情况下才采用 FTTC 的建设模式。 城市改造地区 现有区域改造应结合用户接入资源现状、市场需求和带宽需求,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宽带接入升级提速改造。 对用户线路的改造,应在考虑用户发展潜力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由远及近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 改造应根据用户驻地网的情况选择基于 PON 的 FTTH/FTTO 模式一步到位,电缆密集区域,可酌情使用 FTTB 或 FTTC 的模式,改造后用户铜缆接入距离小于 500米,“光进铜退”改造需参考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有明确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不盲目改造。 改造的原则: ( 1) 先改造长距离的电缆,后改造短距离的电缆。 ( 2) 先改造大对数电缆,后改造小对数电缆。 ( 3) 先改造有光缆覆盖的区域,后改造无光缆覆盖的区域。 ( 4) 先改造易被偷盗的地区,后改造较安全的地区。 ( 5) 先改造商务客户占比小的电缆,后改造商务客户占比大的电缆。 ( 6) 先改造老化电缆,后改造其它电缆。 ( 7) 先改造管道资源紧张、杆路负荷量大的地区,后改造 管道、杆路资源较富余的地区。 对于城市改造地区,存在“光进铜不退” 和“光进铜退”两种方式。 “光进铜不退”是指光纤到达的地方(从 OLT 到 ONU)仍然保留铜缆,宽带节点下移到小区,仅解决宽带提速问题。 窄带(语音)提供方式仍然保留原有方式,采用电路交换方式接入 PSTN 交换机或者通过 AG接入软交换。 该方式适合于既有语音业务能力充足,宽带不满足需要的情况。 “光进铜退”是指光纤到达的地方铜缆不保留,随电缆置换,进行光缆延伸。 宽带和窄带节点同时下移,窄带(语音)提供方式采用 ONU 设备内置IAD 或外接 AG 方式,接入软 交换网。 该方式适合于宽带不满足需求,且原有电缆或电话交换设备需进行迁改、替换、改造的情况。 对于城市改造地区,在“光进铜不退”方式下,对于宽带节点,主要采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1 用 DSLAM 节点下移方式进行改造。 DSLAM 设备安装优选利用现有小区机房方式,如不具备条件,可采用在原有电缆交接箱附近设置室外有源交接箱的方式。 具体改造模式可参考如下: ( 1) 采用 FTTH 方式 改造方法:宽窄带同步下移,拆除配线及引入电缆 适用范围:用户采用铜线接入,主要针对住宅用户。 采用 FTTH 方式实现宽窄带同步下移,配线及引入电缆拆除。 FTTH 已经实现 了宽窄带的同步下移,但用户迁移有一个过程,只有在全部用户完成迁移后,才能实现铜缆的撤除。 主干电缆逐步撤除,对应的 PSTN交换机、局端 DSLAM缩减容量,逐步下网或迁移。 P S TN 交换机交换机 MDF交接箱主干电缆用户用户用户配线及引入电缆光缆分光器光缆端局 / 模块局DS LAM端局 模块局 图 FTTH方式示意图 ( 2) 采用 FTTB 方式 改造方法:窄带下移,保留五类线 适用范围:用户具备铜线及五类线资源,主要针对具备 LAN 接入的的住宅区 采用 PON+LAN 方式实现窄带下移,宽带利用原有综合布线。 主干电缆撤除,对应的 PSTN交换机、局端 DSLAM缩减容量,逐步下网或迁移。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2 主干电缆P S T N交换机交换机交接箱用户配线及引入电缆用户局端MDF用户语音P O N + L A N语音 + 数据光缆五类线语音 数据光缆语音 数据光缆语音 数据光缆五类线L A N 图 FTTB方式示意图 ( 3) 采用 FTTB 方式 改造方法:宽窄带同步下移,保留配线及引入电缆 适用范围:用户采用铜线接入,主要针对商务楼宇、企事业单位的用户。 采用 MSAG、 PON+DSL 方式实现宽窄带同步下移,配线及引入电缆保留。 MSAG 和 PON+DSL 的 ONU 设备设置在原有电缆交接箱附近,用户线改接至新的设备。 由于商务客户的主干电缆除了承载语音及数据业务,还承载如 DDN 专线、用户交换机的模拟中继业务、连接小灵通基站等其他业务,主干电缆撤除还需将这些业务先做割接,才能将主干电缆逐步撤除。 若交接间具备安装设备的条件,可在交接间安 装设备,若不具备条件,需新找机房。 端局 P S T N交换机端局交换机端局 DS LAM端局端局MDF 交接箱主干电缆 用户用户用户配线及引入电缆MSAG 、 PON+DSL、语音 / 数据业务DDN 专线交换机模拟中继小灵通基站 图 FTTB方式示意图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3 ( 4) 采用 FTTC 方式 改造方法:宽窄带同步下移,保留配线及引入电缆 适用范围:用户采用铜线接入,主要针对实施 FTTH 难度较大的住宅用户。 采用 MSAG、 PON+DSL 方式实现宽窄带同步下移,配线及引入电缆保留。 MSAG 和 PON+DSL 的 ONU 设备设置在原有电缆交接箱附近,用户线改接至新的设备。 主干电缆逐步撤除,对应的 PSTN交换机、局端 DSLAM缩减容量,逐步下网或迁移。 若交接间具备安装设备的条件,可在交接间安装设备,若不具备 条件,需新找机房。 图 FTTC方式示意图 3. 常用组网结构 FTTH/0 组网结构 FTTH/0组网结构图如图。 端局 PSTN 交换机 端局DSLAM 端局MDF 交接箱 主干电缆 用户 用户 用户 配线及引入电缆 MSAG、 PON+DSL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4 图 FTTH/0 组网结构图 FTTB( PON) +LAN 组网结构 FTTB+LAN组网结构图如 图。 图 FTTB( PON) +LAN 组 网结构图 FTTB/C( PON) +DSL 组网结构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5 FTTB/C( PON) +DSL模式由于语音提供方式的不同,存在以下三种组网结构。 组网结构一 图 FTTB/C+DSL组网结构一 ONU内置 DSL局端设备功能和 AG功能, DSL分离器功能(即混线功能)一般也内置在 ONU设备内。 ONU的下联接口为 U接口。 组网结构二 图 FTTB/C+DSL组网结构二 ONU具备 DSL局端设备功能,但不具备 AG功能。 DSL分离器功能(即混线功能)可以内置在 ONU内,也可以外置。 组网结构三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6 该结构与组网结构一、二的区别:语音 VoIP 功能由家庭网关( RG)设备实现。 ONU 通过 DSL 链路连接 RG。 图 FTTB/C+DSL组网结构三 4. OLT 的部署 OLT 位置及覆盖区域 OLT 的覆盖范围一般应小于 5km。 OLT 覆盖范围应同时考虑用户的分布及对接入光缆资源的消耗等因素。 城区和县城建议综合业务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在 2~5 公里为宜。 初期农村原则一个乡镇最多部署一个 OLT,可以适当扩大至 10 公里。 OLT 可分为覆盖型与容量型,覆盖型 OLT 主要用于一定区域内所有宽带用户的接入,容量型 OLT 主要用于宽带业务密集区域的用户接入。 覆盖型 OLT 的设置可参考下表: OLT 最经济覆盖半径可参考下表: OLT 最经济覆盖半径情况表 表 OLT覆盖边长(公里) 用户密度(户 /平方公里) 接入模式 收敛比 1000 3000 5000 10000 FTTB 150 FTTH 50 说明:收敛比即每 PON 口接入的用户数目;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7 容量型 OLT 可设置于商业楼宇或密集小区内。 OLT 配置 在端局安装的 OLT 设备应选用大容量、机架式 OLT 设备。 对于在接入点部署的 OLT 设备,应该根据终期用户数选择适当容量的设备,适当采用小容量的固定端口 OLT 设备。 OLT 设备 至少具备 2GE 上联 ,原则上实现双归保护 ,并随着用户数的增加和用户接入升级提速逐步增加上联 GE。 基本功能要求 设备提供网络管理系统,提供网管接口,提供控制终端接口。 在需要时,应采用具备时钟同步功能的设备。 设备具备系统的 基本维护和管理功能,包括测距、增加 ONU、分配带宽、 ONU 状态监控和告警收集等。 设备支持不同 PON 系统之间的业务汇聚和交换功能。 在需要在线测试时, OLT 的 PON 接口支持非工作波长 1625nm/1650nm,采用外接 OTDR 等仪器进行在线测试。 在线测试 对正承载的业务 应 无影响。 5. 光纤保护倒换 光纤保护倒换类型 主要的光纤保护倒换方式包括骨干光纤保护倒换、 OLT 保护倒换和全光纤保护倒换三种方式,分别如 图 、 图 、 图 图 所示。 在设备支持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相应的保护方式。 对于公众客户,一般不考虑系统保护。 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客户,根据客户的要求选用相应级别的保护方式。 1) 骨干光纤保护倒换方式: OLT 采用单个 PON端口, PON 口处内置 12 光开关,采用 2:N 光分路器,在分路器和 OLT之间建立 2 条独立的、互相备份的光纤链路,由 OLT 检测线路状态,一旦主用光纤链路发生故障,切换至备用光纤链路。 广东 联通 客户 工程设计规范 18 P O N 口P O N 口P O N 口O N U 1O N U NO L T2 : N 分 路 器 图 骨干光纤保护倒换方式 2) OLT PON口保护倒换方式: OLT采用两个 PON端口,备用的 PON端口处于冷备用状态,采用 2:N 光分路器,在分路器和 OLT 之间建立 2 条独立的、互相备份的光纤链路,由 OLT检测线路状态、 OLT PON 端口状态,一旦主用光纤链路发生故障,由 OLT完成倒换。 P O N 口 ( 主 )P O N 口P O N 口O N U 1O N U NO L TP O N 口 ( 备 ) 图 OLT PON 口保护倒换方式 3) 全光纤保护方式: 全光纤保护有两种方式,一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