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管理体系内容摘要:
办理交接;没有接收人,应交回设备管理部。 设备检修工具(仪器)出入库和库房管理。 参照《设备备品备件管理规范》、《设备备品备件出入库规定》和《设备备品备件库管理规定》执行。 设 备检修工具(仪器)台帐 (见表十九:设备检修工具(仪器)台帐) 设备统计报表管理 设备统计报表管理规定 设备统计报表种类:共 3 种。 即《主要设备技术状况月报表》、《设备台帐增减月报表》、《主要设备故障月报表》。 上报时间:每月 1- 3 日,上报上个月的设备统计报表。 14 上报方式和接收人:电子邮件(邮箱:总部设备管理部指定的 内部邮箱)、 (总部设备管理部指定的 号或接收人),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收(指定接收人)。 设备统计报表 有关内容说明: “主要设备”:罐装线的罐装机、灭菌机、均质机、贴(套)标机、贴盖机、喷码机、装箱机、热缩膜机、码垛机,调配系统,吹瓶机,制盖机,吹塑机,空压机组的高压空压机主机、低压空压机主机、冷干机,冰水机组的冰水机主机,冷库设备的制冷机组,锅炉设备的锅炉主机,纯水设备的 RO 机组,其他生产线中的重要设备; “设备台帐增减”:增加的设备,指调入的和自购的设备(不含借入的);减少的设备,指调出的和报废处理的设备(不含借出的); “人为操作故障”:指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处理不当,造成的设备故障; 计算方法:设 备完好率=(完好天数 /本月天数) 100%; 设备综合完好率=各台设备完好率之和 /设备台数; 设备利用率=(运行时数 /341) 100%; 设备平均利用率=各台设备利用率之和 /设备台数; 设备故障停机率=〔故障停机时间 /(运行时间+故障停机时间 )〕 100%; 设备平均故障停机率=各台设备故障停机率之和 /设备台数。 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统一使用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 制定的电子版表格,不得改变表格格式,不得增减项目和内容; 数据资料统计、收集要准确,表格填写要完整,不得漏项、简化(没有数据可空白); 统计报表必须经过设备管理部经理审核,并报请工厂厂长批准; 报表要按规定时间、规定方式、规定地址、规定接收人上报,不得拖延、变更。 特殊情况,应提前报告确认,才能延长上报时间和变更上报方式; 总部设备管理部将不定期对工厂上报的报表进行评比,并作为工厂设备管理工作考评的一个方面,不按规定执行的,要追究责任。 主要设备技术状况月报表 (见表二十:主要设备技术状况月报表) 设备台帐增减月报表 (见表二一:设备台帐增减月报表) 主要设备故障月报表 (见表二二:主要设备故障月报表) 15 3. 工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设备日保 保养周期:每班 1 次, 10- 15 分钟。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实施,维修工检查。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一次表面擦拭、一次目视检查和加油润滑,保持设备 整齐、清洁、润滑、安全。 设备周保 保养周期:每周 1 次, 1 个小时。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实施,维修工检查。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加油润滑、紧固、调整、除锈等,使设备清洁、润滑,保持良好的状态。 设备月保 保养周期:每月 1 次, 4 个小时。 保养执行人:设备操作工为主,维修工为辅,设备工程师检查。 保养内容:对分管的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加油润滑、紧固、调整、除锈;对设备汽路、气路 、水路、油路进行检查;清洗规定清洗的部位,疏通油路、管路,更换或清洗油毡、滤油器;对易埙坏部件进行精度检测,解决存在的问题,使设备得到全面的维护,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计划检修 设备小修 小修周期:设备工作达到小修时数。 修理执行人:设备维修工为主,操作工为辅,设备工程师帮助并检查。 修理内容:按照《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小修内容执行。 主要对设备故障部分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 设备中修 中修 周期:设备工作达到中修时数。 执行人:设备维修工、设备工程师为主,操作工为辅,设备管理部经理和工厂管理技术人员帮助并检查。 修理内容:按照《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中修内容执行。 对设备进行分解检查和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件;清洗换油;检查测试电路、电机绕组、电器元件是否良好可靠,使设备技术状况全面达到完好标准。 16 设备大修 大修周期:设备工作达到大修时数。 执行人:工厂组织修理小组实施或请承修单位实施。 修理内容:按照《 设备使用维护手册》规定的大修内容执行。 对设备进行全部分解检查和修理,按大修标准更换磨损件;清洗更换管路、油路、滤网、滤芯,更换润滑油、脂;对电器元件、电机进行分解检查、测试、维护、修理;对设备外表进行除锈、板金、防护,全面恢复设备的性能,达到完好标准。 设备巡查点检 设备日查 检查周期:每班 1 次。 执行人:设备操作工、维修工、维修班长和设备工程师。 检查内容: 一级巡查点检:设备操作工,按照《设备日点检表》规定的检查部位 、标准,重点检查所操作的设备润滑、保养、完好、清洁维护、按章操作等情况和设备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认真填写《设备日点检表》,作好详细记录。 二级巡查点检:设备维修工,按照《设备巡查点检记录表》规定的检查内容、标准,重点检查维修工自己负责检查的部位;检查一级点检人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认真填写《设备巡查点检记录表》,作好详细记录。 三级巡查点检:设备维修班长和设备工程师,检查一二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 况;检查非生产设备状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处理不了的要逐级上报,并作好详细记录。 设备周查 检查周期:每周至少 1 次。 执行人:设备工程师、设备管理部经理。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解决日查反映的问题;检查一二三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对所有生产和非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及时向厂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设备月查 检查周期:每月至少 1 次。 执行人:设备管理部经理、生产部经 理。 检查内容:重点检查、解决点检人员反映的问题;检查各级点检人员履行点检职责情况;对所有生产和非生产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17 4. 工厂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工厂技术人员层次划分 工厂技术人员按照操作、维修、管理三个层次进行划分;操作技术人员层次最低,管理技术人员层次最高,维修技术人员层次次之;工厂技术人员实行分类管理。 操作技术人员:设备中高级操作工。 指工厂从事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操作使用 3 年以上,具备相应业务素质的设备操作人员。 应包 括吹瓶机、制盖机、罐装线、调配设备、锅炉设备、水处理设备、空压机、制冷设备等岗位的操作使用人员。 维修技术人员:设备维修工。 指工厂从事设备维修、维修业务的维修人员。 管理技术人员:设备工程师、设备管理部经理、具有技术等级的工厂管理人员。 工厂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要求 操作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达到“四会三熟悉”标准,即会操作使用、会外表维护、会日常点检、会排除简单故障,熟悉设备主要技术指标、熟悉设备操作使用规程、熟悉设备安全使用管理规定。 维修技术人员业务素 质要求:除具备操作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达到“三懂两会”标准,即懂设备工作原理、懂设备基本结构、懂设备功能联系,会维修保养、会排除故障。 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要求:除具备维修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外,还要达到“三有三能”标准,即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系统的专业知识、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完成设备系统调试、能排除设备复杂故障、能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革新。 工厂技术人员管理规定 技术人员的评定 工厂技术人员是工厂设备操作、维修、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其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厂的技术水 平、生产能力和企业形象,因此,技术人员确定需要经过严格考评程序,坚持“少而精”、“宁缺勿滥”的原则,保证工厂技术人员队伍良好的整体素质。 按岗位确定。 根据工厂管理人员岗位、设备管理部人员编制、主要设备技术操作岗位和实际需要,进行综合权衡,确定技术人员名额。 既考虑整体结构,又考虑层次结构;既考虑文化素质,又考虑实际工作能力。 每个岗位确定 1- 2 名。 按《集团公司技术职称申报办法》申报。 在 2020 年度申报技术职称获得批准,并享受技术职称补贴的人员,都应属于工厂技术人员范畴。 这部分技 术人员,应按所学专业、按技术特长调整到相应的技术岗位。 技术人员档案卡 (见表二四:工厂技术人员档案卡) 18 技术人员的培训 工厂技术人员的培训,应以在岗学习为主,集中培训为辅,多种渠道并行的方式进行,主要在提高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方面下功夫。 在岗自学。 工厂技术人员要坚持在岗自学,重点学习设备操作、维护、修理等规程,安全使用管理规定,设备工作原理、结构、联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年初,每个技术人员都要制定自学计划,报工厂设备管理部审批。 设备管理部定期检查技术人员 的学习进度。 业务帮带。 管理技术人员对维修技术人员、维修技术人员对操作技术人员,在业务技术方面进行对口帮带,重点帮助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举办技术讲座。 工厂设备管理部,结合新设备、新技术,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技术讲座,组织工厂技术人员进行学习、研究,拓宽技术人员的知识面,提高接收新技术的能力。 集中培训。 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每年举办一些技术培训班,分批分层次对工厂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重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技术人员的考核考评 工厂考评考核。 工厂考评考核,分每月考评和半年考核。 每月考评:结合绩效考核,每月对技术人员进行一次考评,重点考评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实绩。 半年考核:每年 4 月、 10 月,对工厂技术人员进行一次考核,采取员工评议、业务知识考试、实际工作能力考查等方式,重点考核技术人员的学习情况和业务能力。 总部抽考。 每年 4 月,在工厂半年考核的基础上,生产总部对工厂技术人员进行抽查考核,采取员工评议、笔试、现场提问、现场操作等方式,重点考核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作汇报。 维修技术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每年 4 月前,撰写上报 1 篇有一定价值的技术文章,包括专业论文、典型故障分析排除、系统调试方法、设备管理经验等,形式多样,篇幅在 1000- 2020 字左右。 生产总部设备管理部组织评比和汇编。 技术人员的奖惩措施 奖励。 技术能力突出者,经过考核和上级审批,可以提前晋升技术职称等级。 工作实绩、技术革新、设备改造突出者,经申报批准,可以给与专项奖励。 每年 5 月,生产总部对技术人员进行 综合评定,合格者,可晋升一级技术职称等级;工厂半年考核、总部抽考、综合评定,成绩优异者,可越级晋升技术职称等级。 技术文章在评比中,荣获一、二、三等奖者,给与一定的奖励。 19 惩戒。 连续两个月绩效考核不满 80 分者,停发技术职称补贴,直至合格并保持 3 个月; 每年 5 月,生产总部对技术人员进行综合评定,不合格者,不晋升技术职称等级;问题突出者,降低技术职称等级或取消技术职称资格。 因工作失误、违章操作等,造成设备损坏者, 除按章进行赔偿外,应扣发 1- 3 个月技术职称补贴。 不上报技术文章,或敷衍了事者,扣发 1 个月技术职称补贴。 5. 工厂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总则 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法制观念,严格遵守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凡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厂房、设施和设备,员工有权向上级报告,遇有严重危及生命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情况,员工有权拒绝操作并及时报告领导。 工作前必 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上班时不准佩带耳环、戒指、项链、指甲套等饰品及非操作用品进入工作场所。 女工须把发辫放入工作帽内,方能进入工作场地和检查操作设备。 所操作的设备,必须随时排除故障隐患。 防护信号、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润滑良好,保证设备安全。 工作中集中精力,坚守岗位,不准擅自把自己的工作交给他人。 调整设备、拆卸防护装置时要先关机停电。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下班前必须按规定切断电源气源,清理工作场地。 检查、修理机械电气设备时,必须挂停电警告牌,非工作人员严禁合闸。 各种安全防护装置、照明信号、监测仪表、警示标记、防雷装置等不准随意拆除或非法占用。 一切电气机械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地安全措施。 高空作业必须扎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电工必须穿戴绝缘鞋、手套,严禁投掷工具、材料等物资。 对易燃、易爆、易腐蚀、剧毒、放射等物品,必须分类妥善保存,严格管理。 操作使用者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 各种消防器材工具,按消防规范放置齐全,不可随便动用。 发生重大事故或恶性未遂事故时要及时挽救,保护现场 并立即报告领导和相关机构。 设备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20。工厂设备管理体系
相关推荐
业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 √ 盈亏平衡点就是企业生产的临界点。 √ 战略决策一般由企业最高管理高局来制定。 √ 多元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具备法人资格的工厂或商店组成的企业。 √ 决策所选方案一般为“令人满意”的方 案而非最优方案。 √ 中期经营计划是企业二至五年计划。 √ 市场驱劢导向也称为是主劢性市场导向,它更关注未来市场。 ( ) √ 企业从消费者角度对新产品创意所进行的详尽描述就是产品概念。
能以及在调研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如表 21 所示。 表 21 三公司机关定员、职能及存在问题一览表 部门 定员 主要职能 存在问题 行政部门 216 机关人数合计 254 人 31 办文、办事、办会、秘书、文书、档案、信访、史志、汽车班管理等工作 师办公室 8 科研、计量、节能、工艺工法、绘图、信息化建设、翻译等工作 节能与总工办在技术上不对口; 科研经费的拨付难以激发科研承担单位的积极性;
hat makes each of their employees tick. And that, the employees say,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about individuals and transforming it into tailored offerings is the stuff of
驶员、储运员及仓管理员、 生产一线非承包工段人员及生产一线辅助工种 等; 职类职种(职系)划分:根据公司职类职种情况,将现有职类职种划分为五个职系,分别为管理职系、管理辅助职系、专业职系、生产职系和市场 /营销职系,其中市场 /营销职系不实行等级工资制; 职类职种(职系) 薪等区间:根据对各职种任职资格等级标准的价值评估,确定各职种薪等区间。 第十七条: 工资等级的确定 工资分级列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