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工程质量闪光点项目实施细则内容摘要:

道的电缆应封堵完毕。 70) 各部分材料的配比,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或厂家要求。 71) 所有电缆通过的孔洞都必须封堵,不得漏堵。 72) 电缆之间的间隙不得有封堵不严现象。 73) 对于较大的孔洞,为防止脱落可采取加耐火托板,钢丝网或加筋的方法处理。 74) 孔洞两端的电缆耐火涂料,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稀释 ,搅拌均匀,顺电缆长度方向进行涂刷,涂刷次数或厚度以及间隔的时间应符合材料的使用要求,涂刷应均匀,无漏刷、欠刷的现象。 75) 电缆敷设完毕后,电缆管的两端亦应进行封堵。 76) 防火墙上的防火门应严密,孔洞应封堵,防火墙两侧电缆应施加防火带或涂料。 管理措施 1) 检查验收方法 a 班组在施工作业时,按照主管技术员制定的自检单中的各项指标,进行自检,并将施工中实测结果记录,报主管技术员复检。 b 根据班组的施工记录和自检记录,主管技术员依据图纸、规范、验评及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复检。 通过后 将结果报质保工程师审核。 c 质保工程师根据班组的自检、主管技术员的复检的报验资料及验收申请,进行专检,对施工项目进行复查,合格后将三级验收项目填报验收申请单,报项目部质检科验收。 d 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专业公司可以组织有质量员参加的班组互检,必要时主管技术员和其他技术人员亦可同时参加。 e 质量员、技术人员、质保工程师、专责工程师对任何施工作业项目的质量、工艺等,随时进行抽检监督。 f 对于重大、重要的施工项目及易发生质量通病的作业项目,可由质保工程师组织或由技术员提出,进行有班组、质量员、技术人员、质 保工程师、生产主管、专责工程师等共同参加的联检,对作业项目的质量、技术、工艺等指标进行检验、评定。 2) 整改提高 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图纸等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六检”,不能达到相关的要求时,及时处理和完善,不能及时处理或有意拖延者,按项目部或专业公司的相关制度予以处罚。 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可成立 QC 小组专题攻关,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改进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 3) 报验 作业项目经过“六检”并整改后,可由专业公司质保工程师或专职质量员将三级、四级验收项目报项目部质检科检 查验收,合格后,再由项目部质检专工将四级验收项目报监理和业主检查验收。 4) 成品保护 为更好的保护成品,切实的做好创精品的工作,所以要加强对成品的保护。 a 电缆管敷设后,严禁扳推或用其他物品敲击;严禁用电缆管做任何形式的地线使用;在土建浇筑、粉刷时切忌将灰浆、涂料、油漆等浇淋在电缆管上;电缆管的临时封堵设施,不准随意取掉或破坏。 b 桥架、支架安装完成后,禁止蹬踏、磕碰、切割、烤炙;严禁将桥架、支架当作任何形式的地线使用;严禁将桥架、支架当作除电缆以外的其他物体的承重体。 c 电缆敷设后,严禁“攀、蹬、 踩、踏、坐、压、挤、割、烫、划、磨”。 5) 奖惩办法 a 对于不能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图纸的要求完成作业的,除项目部按相关的条例进行处理外,专业公司视情况给予责任人和相关的施工人员 50~ 200 元的经济处罚,责令限期整改,并对年终质量奖予以扣罚。 b 对于不按照标准、规范、作业指导书、图纸要求施工,出现质量问题的,给予责任人 200~500元的经济处罚;与负责人有关的,查明原因后,给予负责人 100~ 500 元的经济处罚。 c 出现质量问题的班组和个人,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质量的奖励和参评。 d 对于肆意破坏 成果的,视情节给予相应的处罚。 热工 专业 实施责任 责任人: 责任班组: 质量标准 电缆敷设应做到横看成线,纵看成片,引出方向一致,避免交叉压叠,松紧适度,整体敷设外观工艺达到一流水平。 实施措施 施工措施 1) 电缆桥架安装做到横平、竖直,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平面上,另外桥架、托盘及其附件的外观在安装前要仔细检查,确保外表镀层完好,无扭曲变形、无锈蚀、无开焊、漏焊现象,如发现此类情况经过处理后方可安装。 2) 电缆弯头采 用弧形弯头,既有利于电缆敷设外形也美观。 3) 电缆敷设由专人指挥,在敷设前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说明敷设电缆根数、始末端、工艺要求及安全事项等。 人员分配为:直线段每隔 4~ 6m 设 1 人;转弯处两侧各设一人;穿过平台、楼板、墙壁时上下或前后各设一人;电缆穿管时两端各设一人,当管子过长或电缆过大时,增设 1~ 2 人;电缆盘处设 3~ 4 人。 各处负责人通过对讲机( 4 个以上)进行联系、指挥,转弯多或路径长的线路应分段指挥,以引出端为主传达动作命令。 全线听从指挥,应同时用力或停止。 遇转弯或穿管时,应先将电缆甩出一定长度的大弯,再 往前拉。 4) 电缆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并及时绑扎,直线段每间隔 2米依次绑扎,转弯处两个转角处都要绑好,保持电缆弯曲弧度一致。 5)实行“首根检验”制度,即:新辟路径上放完第一根电缆后,负责人沿途检查排放层次,拐弯处的弯曲弧度,电缆的整理帮扎情况,及时指正,同时调整不适宜的人员布置。 6)为了高效安全,可考虑白天放电缆,晚上组织另一支队伍进行电缆穿管整理,准备第二天的电缆轴、工具、材料等工作。 同时可进行熟悉新辟路径的工作。 7)电缆敷设前还应对电缆外观仔细检查,严禁敷设有明显机械损伤的电缆。 电缆敷设时,应防止 电缆之间及与其它硬质物体之间的摩擦。 固定电缆时,应按顺序排列,不宜交叉,松紧要适度,并应留有适当余量。 8)电缆敷设后,在夹层出口处、孔洞和保护管口都用耐火材料严密封闭,封堵表面平滑、整齐、美观,竖井敷设防火卡具,保证电缆之间位置符合防火要求。 管理措施 1)检查验收方法 a 施工人员在施工完毕后,先会同班组技术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通知专业公司质检员验收。 b 专业公司质检员按照《验评标准》及《规范》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来进行整改。 2)整改、提高 根据专业公司 质检员提出的整改要求,施工人员按要求执行,整改结果超过《验评标准》优良级方能申报‘闪光点’。 3)报验 专业公司质检员验收合格后,提交验收申请报告请项目部及监理公司、业主进行验收、评定。 4)成品保护 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扣盖,以免有其它赃物落如电缆槽内,如有变更增加电缆,再掀盖后补放,放完后依旧盖紧槽盖并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 5)奖惩办法 a 对于在施工质量方面作出突出成绩的个人或班组 ,专业公司给予 100~ 300元奖励。 b 对创闪光点的班组给予 500元奖励,优秀个人给予 200 元奖励。 c 对于监理公司提出的质量问题通知单,专业公司对责任者处以 50~ 200 元的罚款。 d 对于项目部的质量罚金,专业公司给予同等金额的处罚。 e 凡是接受过质量罚金的班组及个人,年终将不允许参加任何有关质量先进的评比。 3 电气、热工盘柜内二次接线 电气专业 实施责任 责任人: 责任班组:蒙电一建二次线赵兴元班、厂用董凤班。 盘柜内二次接线质量标准 盘柜内电缆二次接线线芯调直后方可绑扎(用白色尼龙绑扎带,绑扎间距为 100 毫米要求等距),排列整齐、牢固可靠。 并 要求二次接线横平竖直,同一盘柜内接线弧度一致。 屏蔽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接地。 任何一端子上的接线不得超过 2 根,对于 D型或 DI 型的接线端子排,不同截面的导线不应接在一起。 同一端子上的端子号头的朝向必须一致,端子头的标号应采用打号机打印,穿号时端子头的文字不得倒置,并要求方向一致。 电缆牌应规格一致,字体统一,绑扎牢固、整齐。 实施措施 施工措施 1)所有控制电缆终端头均采用控制电缆终端套进行制作,其终端套的选用应符合下表: 型号 KT1 KT2 KT3 KT4 KT5 KT6 KT7 KT8 KT9 KT10 控制电缆终端套内径 12 mm 13 mm 14 mm 15 mm mm 18 mm mm 21 mm 24 mm 26 mm 适用范围:股数直径( mm) 4 4 6 5 6 8 8 6 4 10 8 4 14 10 14 14 14 24 24 2)若 控制电缆为铠装电缆,应先对钢铠打好卡子之后再进行开剥,钢铠切口应保持平正、无毛刺,开剥时注意勿伤及线芯。 3)控制电缆头在设备内部,排列整齐,标高一致,不能相互叠压。 4)控制电缆头的固定应牢固,当电缆较多时,可制作支架分层布置,不得影响电缆查找。 5)带屏蔽层的控制电缆其屏蔽线从缆头下部引出,两端都做好可靠接地。 6)控制电缆原则上不应有中间接头,室外不应有控制电缆的中间接头。 7)控制电缆只有在下列情况下可有接头,但必须连接牢固,并不应受到机械拉力。 a 当敷设的长度超过其制造长度时。 b 必须延长已敷 设竣工的控制电缆时。 8)控制电缆中间头应采用捻接焊锡的方法施工。 9)捻接的线圈数应在 4圈以上。 10)各线芯的接头位置应错开排列。 11)包缠绝缘的层数应在 3层以上。 12)若电缆为带屏蔽层的电缆,其屏蔽层应采取焊接过渡。 13)在控制缆头以上电缆线芯完全松散,并进行拉直,但不能损伤绝缘或线芯。 14)在控制缆头上部 10mm 进行一道绑扎,以后每间隔 100mm 进行一道绑扎,要求等距,排列整齐,紧固可靠。 15)从一根电缆中每分出二芯进行一道绑扎,当此两线芯的间隔过大时,应单独进行绑扎。 16)每一根控制电 缆的线芯单独绑扎成一圈把。 17)硬线的煨圈旋向应与所接端子排的紧固螺丝旋向一致。 18)任何软线不得与端子排直接相连,使用接线鼻子进行过渡。 19)接线鼻子的压接牢固可靠,接触良好,不得虚压。 20)端子头标号应含有下述内容,所在电缆的电缆号,图纸中该线的回路号。 21)按照图纸施工,接线的错接率应小于 1%。 22)端子头的标号采用打号机打印。 23)同一端子排上的端子头朝向必须一致。 24)穿号时端子头的文字不得倒置,并要求主向一致,垂直端子排一律向下,水平端子排一律向左。 25)端子头上文字的书写顺序 为:垂直端子排由左向右书写,水平端子排由上向下书写。 26)盘柜内的电缆接线尽可能利用原有线槽或加装线槽,但电缆在线槽内部也应绑扎。 27)在盘柜台门上接线,使用软线过渡,且预留门全开情况下的长度。 28)所有的线芯不宜有接头,当长度不够时应采用端子排进行过渡,并做好记录。 并在端子头上做好标记。 29)任一端子上的接线不得超过 2根,对于 D或 D1型端子排,不同截面的导线不能接在一起,接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 30)强、弱电路不能同用一根电缆,且不能绑扎在一起。 31)备用线芯应长于本根电缆中所接最远端子 线芯的长度,并穿端子头,写清所在电缆及线号,并且绑扎好。 32)进入端子排线芯的直线段的长度宜在 50mm 至 70mm 之间,回弯半径宜到 15mm。 33)端子排外部裸露的线芯应控制在 2mm 以下。 34)进入同一端子排一侧的所有电缆应绑扎成一把,且接近端子的电缆宜在外层,接较远端子的电缆宜在内层。 35)同一台、件设备内的接线应用于做到弧度一致,进入端子排前线芯的直线段长度一致。 36)屏蔽层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接地。 37)二次接线总的要求为横平竖直,整齐、清晰,不交叉,转角一致。 导线线芯无损伤。 管 理措施 1)检查验收方法 a 班组在施工作业时,按照主管技术员制定的自检单中的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