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内容摘要:

职能与职责。 二、奥运场馆实例 (一)典型成功案例 案例 1 巴塞罗那奥运会 1992 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是一届获得广泛赞誉的奥运会,不仅保证了赛后的场馆利用率,还使巴塞罗那的城市面貌大为改观,成为欧洲旅游和投资中心之一。 7 巴塞罗那为奥运会新建了 15座体育场馆,并对已有的 10所场馆进行改造重复利用,在主场旁边又建了两座新的游泳馆。 巴塞罗那的奥运黄金地带是蒙特尤克区,位于可以鸟瞰地中海的小山岗上,大部分场馆设施都集中在蒙特尤克区方圆 5公里内。 至今仍有一 条专门的公交线路通往山上的各处场馆供游客参观。 体育场馆需要高额的维护费,巴塞罗那奥组委在赛前就制定了赛后场馆的利用规划。 奥运会结束后,主会场移交给了私人团体,成为当地职业俱乐部的主赛场,吸引了大量的主队支持者前来观看。 早在 1992 年,巴塞罗那市就开始筹建巴塞罗那珀摩西奥公司,这是一个隶属于政府的企业,采取租用、限期买断使用等多种形式经营奥运场馆设施和蒙特尤克公园。 巴塞罗那场馆运营公司一名负责人约迪维沃尔杜称, 1989年到 2020年期间,巴塞罗那奥运场馆共举办了 4千余场活动,包括各种赛事活动如世界杯,音 乐会、展销会、产品发布会等。 所有场馆都成功地依靠自己的收入维持营运,没有要政府一分钱的补贴。 由于奥运场馆被建造在风景区,巴塞罗那借助奥运提升了自身的旅游形象,一跃成为欧洲最富盛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旅游收入从世界排名第 16 位飙升到 1996 年的第 3 位。 1990 年至 2020年间,旅馆房间的数量几乎翻了一番。 那么珀摩西奥公司是怎么做的呢。 巴塞罗那帕劳桑特霍尔迪体育场等主要奥场馆的运营公司总裁顾问约迪维沃尔杜说, 当 1992 年我们开始考虑如何在赛前赛后运营奥运场馆时,下列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因素。 非比平常的管理 (1)需要开展多样化的活动 8 (2)活动需求带来高就业率 (3)场馆的复杂性 (4)吸取其他奥运主办城市的经验 (1)将奥运投资最优化,实现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兼收 (2)拥有灵活的预算管理 (3)灵活的活动组织 (4)自私企的各种活动 (推广商,俱乐部以及协会 ) 成功经验: 1 区位优势 巴塞罗那位于 伊比利亚半岛 东北部,濒临 地中海。 是 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 加泰罗尼亚 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隶属于加泰罗 尼亚自治区)的省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立于此。 另外,巴塞罗那有两个知名的 足球俱乐部 巴塞罗那和 西班牙人 ,其中巴塞罗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之一。 2 正确定位 在场馆利用上,选择了以组织各种活动为中心的利用方式,既满足了 当时的需求,又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3 发展了体育旅游业 在举办的各类活动中,有 38%的活动是体育赛事。 第一,减少了改造成本;第二,巴塞罗那本就以体育而闻名;第三,巴塞罗那的旅游条件非常好。 4 政府的大力支持 案例 2 亚特兰大奥运会 亚特兰大这届奥运会商业化运作的特点更为突出,它以成为 9 ‚全球的运动中心‛作为城市定位,在赛前就制定了赛后场馆的利用规划。 据了解,亚特兰大在修建场馆时增加了临时场地来进行一些项目的比赛,因为这类场地无人愿意赛后长期承接,如自行车赛、射箭和划艇等。 如果能找到赛后承接者,那么这 些设施就会按长期保留的品质来修建,而且它的设计及建设问题会考虑承接者的意见。 奥运会结束后,主会场移交给了私人团体,改造成了当地棒球队的主场,吸引了大量的主队支持者前来观看;网球场也移交给私人团体负责日常的经营管理;水上中心捐赠给了佐治亚理工科技大学 (场馆所在地 ),用于学生活动和校际间的比赛;自行车比赛中心赛后拆除设备,绿化后变成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沙滩排球场把沙地更换为普通地面,用于举办婚礼和音乐会;奥运村则是佐治亚理工科技大学的学生宿舍。 成功经验 1 准备充分,未雨绸缪。 赛前就已制定了赛后的规划 2 一切以减少成本为导向,量力而行。 亚特兰大准备场馆的时候很经济,没有建多少新场馆,而且在建设的时候就考虑到之后的用途,奥运会结束后又大多移交给私人企业来做。 就连奥运村也是学校假期空闲的宿舍,所以奥运会结束后,由于场馆的应用比较理想和充分,亚特兰大没有什么压力。 (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