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4s店岗位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内容摘要:

通过在公司内部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公司原有的薪酬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销售和售后服务部作为公司的两大业务部门,采取了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结构,但薪酬结构中基本薪酬与绩效薪酬的比例已经不能适应公司当前的发展。 +销售提成,薪酬总额 =基本 薪酬 +个人销售量提成,其中基本薪酬所占比例为 18%左右。 之所以采用这种比例,是因为在建店初期,汽车销售市场竞争相对不那么激烈,客户资源丰富,公司只要投入较少的成本再通过销售人员个人努力便可以提升销售业绩,整车销售利润较高。 同时,为激励销售人员创造业绩,公司将整车销售提成额设置较高,并对销售人员实行薪酬领先策略,将其整体薪酬水平定位于市场薪酬水平的 75%点处。 这样一来,销售人员销售的车辆台次越多,薪酬就越高,薪酬的激励作用异常明显。 因此,这一薪酬体系在当时促进了公司的业务量提高与利润增长,对企业在创业阶段的迅 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客户资源的相对减少,企业宣传和促销等各方面成本加大,整车销售利润减少,而整车销售提成额却没有相应降低,仍维持在以前的较高水平。 销售人员依然为了提高薪酬而拼命增加销量,并通过最大限度地提供价格或其它方面的优惠来吸引客户。 这种恶性的促销手段当时并未引起公司的足够重视,直到 2020年年底,才在销售利润分析报表中发现其严重后果:销售利润竟然出现了有史以来的整车负利润,也就是销售量与亏损额成正比,卖得多就亏得多。 这与销售人员畸形的高薪酬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对销售人员的薪 酬进行调整迫在眉睫。 +提成的薪酬结构。 售后服务部的员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汽车维修工人,直接从事维修工作;另一类是汽车维修顾问,主要是接待客户,做出初步的故障分析,提供维修建议和维修报价,与客户签订维修协议并跟进所有相关工作。 对于汽车维修工人,其当月提成收入等于个人当月维修收入提成与零配件收入提成之和,其中维修收入采取标准工时计划,标准工时根据维修行业所制定的标准确定,个人当月所完成的维修收入 =标准工时 标准小时工资(计时工资率)。 对于维修顾问,其当月提成总额为个人当月接待维修收入(维修收入与零配件收入之和)提成 +保险、装潢提成。 由于新售车辆只有在行驶一定的里程数后才会进行常规的保养维修,售后服务部的业务量只能逐渐提升,因而公司成立初期,在确定售后服务部的薪酬时,为了稳定核心的维修技术人员,使其不至于因为业务量较小而只能获得较低的薪酬,便将基本薪酬定得较高,而标准小时工资和提成系数则定得较低,以保证绩效薪酬只占较小比例。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售后业务量不断提升,售后服务人员工作量也不断增大 ,但标准小时工资和提成系数却没有相应提高,仍然维持在以前较低的水平,导致工作量的增大没有在薪酬中得到明显体现,薪酬激励性严重欠缺。 于是,售后服务人员普遍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 ”的消极想法,进而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推卸工作,师傅指使学徒做而自己不动手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维修服务的质量,造成客户投拆增多、用户满意度降低、公司形象受损。 针对此种情况,管理人员当时未采取根本的解决办法,而是一再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进一步激化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同时,员工又将这种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进一步影响售后服务工作,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急需对维修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