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保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养来源时,需要经常估计婴儿奶的摄入量。 3月 龄内 婴儿 奶量 约 500~ 750 毫升 /日, 4~ 6月龄婴儿约 800~ 1000 毫升 /日, 逐渐 减少 夜间哺乳。 ( 5)治疗性 配方 奶选择 1)水解蛋白 配方 : 对确诊为牛乳 蛋白 过敏的婴儿, 应坚持 母乳喂养 ,可继续母乳喂养 至 2 岁,但母亲要限制奶制品的摄入。 如不能进行母乳喂养而牛乳 蛋白 过敏的婴儿应首选氨基酸配方或深度水解蛋白 配方 奶 ,不建议选择 部分水解蛋白 配方 奶、大豆 配方 奶。 2) 无乳糖配方 : 对有乳糖不耐受的婴儿应使用无乳糖 配方 奶(以蔗糖、葡萄糖聚合体、麦芽糖糊精、玉米糖浆为碳水化合物来源的 配方 奶)。 3) 低苯丙氨酸配方 : 确诊苯丙酮尿症的婴儿应使用低苯丙氨酸 配方 奶。 4.食物转换 随着生长发育,消化能力逐渐提高, 单纯乳类喂养不能完全满足 6 月 龄后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婴儿 需要由纯乳类的液体食物向固体食物逐渐转换 ,这个过程称为食物转换(旧称 辅食添加 )。 婴儿期若断离母乳,仍需维持婴儿总奶量 800 毫升 /日 左右。 儿童营养需求包括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环境三个方面,婴幼儿喂养过程的液 体食物喂养阶段、泥糊状食物引入阶段和固体食物进食阶段中,不仅要考虑营养素摄入,也应考虑喂养或进食行为,以及饮食环境,使婴幼儿在获得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资源缺乏、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婴儿营养需要时,可使用 营养 素 补充 剂或 以大豆、谷类为 基质 的高密度营养素强化食品。 ( 1)月龄 :建议 开始 引入非乳类泥糊状 食物的月龄为 6月龄 ,不早于 4月龄。 此时婴儿每次摄入奶量稳定,约 180 毫升 /次,生长发育良好,提示婴儿已 具备 接受其它食物 的 消化能力。 ( 2) 种类 : 1)第一阶段食物: 应首先选择能满足生长需要 、易于吸收、不易产生过敏的谷类食物 , 最好为强化铁的米粉 , 米粉可用奶液调配 ; 其次引入的食物是根茎类蔬菜、水果,主要目的是训练婴儿的味觉。 食物 应用勺喂养,帮助训练吞咽功能。 2)第二阶段食物: 7~ 9月龄逐渐引入婴儿第二阶段食物,包括肉类 、 蛋类、鱼类 等 动物性食物和豆制品。 引入的食物应以当地食物为基础,注意食物的质地、营养密度、卫生和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 3) 方法 : 婴儿食物转换期 是 对其它食物逐渐习惯的过程,引入的食物应由少到多,首先喂给婴儿少量强化铁的米粉,由 1~2 勺到数勺,直至一餐;引入食物应由一种到多种, 婴儿接 受一种新食物一般需尝试 8~ 10 次,约 3~ 5日,至婴儿习惯该种口味后再换另一种,以刺激味觉的发育。 单一食物逐次引入的方法可帮助及时了解婴儿是否出现食物过敏及确定过敏源。 ( 4) 进食技能训练: 食物转换有助于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引入的过程应注意食物的质地和培养儿童的进食技能,如用勺、杯进食可 促进 口腔动作协调,学习吞咽;从泥糊状食物过渡到碎末状食物可帮助学习咀嚼,并可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 ;用 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婴儿进食的兴趣,又有利于促进手眼协调和培养儿童独立进食能力。 在食物转换过程中,婴儿进食的食物质地和种类逐渐接近成 人食物,进食技能亦逐渐成熟。 表 2 婴儿食物转换方法 6 月龄 7~9 月龄 10~12 月龄 食物 性状 泥状食物 末状食物 碎状、 丁块状、 指状食物 餐次 尝试,逐渐增加至 1餐。 4~5 次奶 , 1~2 餐其它食物。 2~3 次奶 , 2~3 餐其它食物。 乳类 纯母乳、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定时( 3~4 小时 )哺乳, 5~6次 /日,奶量800~1000 毫升 /日; 母乳 、部分母乳 或配方奶; 4~5 次 /日 , 奶量 800 毫升 /日左右。 部分母乳或配方奶 ; 约 2~3 次 /日 ,奶 量 600~800毫升 /日。 6 月龄 7~9 月龄 10~12 月龄 逐渐 减少 夜间哺乳。 谷类 选择 强化铁的米粉, 用水或奶调配 ; 开始少量( 1勺)尝试,逐渐增加到每天1餐。 强化铁 的 米粉、稠粥或面条 ,每日约30~50 克。 软饭 或 面食 , 每日约 50~75 克。 蔬菜 水果类 开始尝试蔬菜泥(瓜类、根茎类、豆荚类) 1~2 勺,然后尝试水果泥1~2 勺,每日 2 次。 每日碎菜 25~50克 , 水果 20~30克。 每日碎菜 50~100克 , 水果 50克。 肉类 尝试添加 开始添加肉泥、肝泥、动物血等动物性食品。 添加 动物肝脏 、 动物血、鱼虾 、 鸡鸭肉 、 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 ,每日 25~50克。 蛋类 暂不添加 开始添加蛋黄,每 1个鸡蛋 6 月龄 7~9 月龄 10~12 月龄 日自 1/4 个逐渐增加至 1个。 喂养 技术 用勺喂食 可坐在一高椅子上与成人共进餐 ,开始学习用手自我喂食。 可让婴儿手拿 “ 条状 ” 或“ 指状 ” 食物 ,学习咀嚼。 学习自己用勺进食 ; 用杯 子 喝奶 ;每日 和成人同桌进餐 1~2次。 注意事项:可在进食后再饮奶,自然形成一餐代替一顿奶,引入 的食物 不应影响 总奶 量;食物清淡,无盐,少糖、油;不食用 蜂蜜水或糖水,尽量不喝果汁。 5.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 出生体重 2020g、出生后病情危重或并发症多、完全肠外营养 4 周、或体重增长缓慢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需到有诊治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定期随访,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强化母乳、早产儿配方奶或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喂养。 出生体重 ≥ 2020 g,且无以上高危因素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仍首选纯母乳喂养,仅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考虑应用婴儿配方奶。 乳母的饮食和营养均衡对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尤为重要。 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 引入其他食物的年 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育成熟水平有关。 胎龄小的早产 /低出生体重儿引入时间相对较晚,一般 不 宜 早于 校正月龄 4月 龄,不迟于校正月龄 6月 龄。 (二 )幼儿及学龄前儿童饮食指导 1. 食物品种和进食量 ( 1)幼儿进食品种及量: 每天应摄入 350~ 500 毫升乳类,不能继续母乳喂养的2岁以内幼儿建议选择 配方奶。 注意膳食品种多样化,提倡自然食品、均衡膳食 ,每天应摄入 1 个鸡蛋、 50克动物性食物、 100~ 150 克谷物、 150~ 200 克 蔬菜 、 150~ 200克 水果 、 20~ 25 克 植物油。 幼儿应进食 体积适宜 、质地稍软、少盐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避免给幼儿 吃油炸食品 , 少吃快餐 ,少 喝甜饮料,包括乳酸饮料。 ( 2)学龄前儿童进食品种及量:每天应摄入 300~ 400 毫升牛奶及奶制品 、 180~ 260 克 谷类 、 120~ 140克肉蛋类 动物性 食物、25 克 豆类及豆制品 、 200~ 250 克 蔬菜 、 150~ 300 克 水果 、 25~30克植物 油。 ( 3)饮食安排: 每天的进食可安排 3 餐主食、 2~ 3 次乳类与营养点心,餐间控制零食。 家长负责为 儿童 提供安全、营养、易于消化和美味的 健康 食物,允许 儿童 决定进食量, 规律进餐,让儿童 体验饥饿和饱足感。 2. 饮食行为 ( 1)进食方式: 12 月龄的 幼儿 应该开始练习自己用餐具进食,培养 幼儿的 独立能力和正确反应能力。 1~ 2岁幼儿应分餐进食,鼓励自己进食, 2岁后的 儿童 应独立进食。 ( 2)进食行 为: 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每次进餐时间为20~ 30分钟。 进食过程中应避免边吃边玩 、边看电视 ,不要追逐喂养,不使用奶瓶喝奶。 家长的饮食行为对幼儿有较大影响,避免强迫喂养和过度喂养,预防儿童拒食、偏食和过食。 家长少提供高脂、高糖食物、快餐食品、碳酸饮料及含糖饮料。 ( 3)食物烹调方式: 食物宜单独加工,烹制以蒸、煮、炖、炒为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可让 儿童 参与食物制作过程,提高 儿童 对食物的兴趣。 ( 4)适量饮水: 根据季节和 儿童 活动量决定饮水量,以白开水为好,以不影响幼儿奶类摄入和日常饮食为度。 3. 饮食环境 家人围坐就餐是 儿童 学习自主进食的最佳方式,应为 儿童 提供轻松、愉悦的良好进餐环境和气氛,避免嘈杂的进餐环境。 避免进餐时恐吓、训斥和打骂 儿童。 (三)食品安全 1. 食物选择 避免给 3 岁以下儿童 提供容 易引起窒息和伤害的食物,如小圆形糖果和水果、坚果、果冻、爆米花、口香糖,以及带骨刺的鱼 和 肉等。 2. 饮食卫生 婴幼儿食物的制备与保存过程需保证食物、食具、水的清洁和 卫生。 在准备食物和喂食前儿童和看护人均应洗手,给儿童 提供 新鲜的食物 , 避免食物被污染。 禽畜肉类、水产品等 动物性食物 应保证煮熟,以杀灭有害细菌。 剩余 食物再食时宜加热避免污染 , 加热固体食物应彻底 、 液体食物应煮沸。 3. 食物储存 食物制作后应立即食用,避免食物放置的时间过长,尤其是在室温下。 剩余食物应放入冰箱保存,加盖封藏 , 以减缓细菌的繁殖速度。 四、工作要求 1. 在 儿童健康体检时 , 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以及体格评价结果, 开展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 2. 认真做好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儿童合理营养的咨询指导工作,指导家长采用科学的喂养方法,尽早培养儿童健康的饮食行为 , 促进儿童生长与发育。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喂养与营养保健知识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儿童营养知识。 五、考核指标 1. 6 个月内纯 母乳喂养率 =(调查前 24小时纯母乳喂养婴儿数 /调查 6 个月内婴儿数)179。 100% 2. 6 个月内 母乳喂养率 =(调查前 24 小时母乳喂养婴儿数 /调查 6 个月内婴儿数 )179。 100% 3. 家长科学喂养 知识知晓 率 =(调查时辖区所有掌握喂养与营养知识的 0~ 6岁儿童家长数 /调查的辖区 0~ 6岁儿童家长数)179。 100% 儿童营养不良诊疗常规 营养不良是因缺乏热量和 (或 )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一)收案标准 凡属中、重度营养不良,尤其是中、重度低体重,消瘦和严重慢性 营养不良为重点。 1. ( 1)小儿长期喂养不当: ①人工喂养的婴儿,尤其长期稀释乳或乳量不足; ②母乳不足又未增加其它母乳代用品; ③ 4 个月后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数量不足、品种单调、质量不高,特别是以谷类辅助食品为主的小儿; ④长期挑食、偏食、厌食的小儿。 ( 2)患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小儿,如反复呼吸道感染、腹泻为最常见。 此外,肠寄生虫病、慢性传染性疾病等。 ( 3)先天性不足,消化能力低下 的小儿,如早产儿、双胎儿、低出生体重儿。 此外,唇腭裂、幽门狭窄等。 2 . ( 1)评价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身高别体重; ( 2)评价参考值:卫生部推荐的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三项指标的参考值; ( 3)评价标准:小儿的三项指标的测量值分别小于参考值的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 (中位数 2s)。儿保管理制度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客房部质量检查与管理
扣 1 分 11, 上班时间私自会见亲友; 扣 1 分 12, 下班以后无故逗留本中心; 扣 1 分 13, 私带物品进入工作岗位; 扣 1 分 14, 未按时参加本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业务培训; 扣 1 分 15, 对本中心财产遗失或缺少不报告者; 扣 5 分 16, 上班时间睡觉; 扣 3 分 17, 未经允许使用客用设施; 扣 2 分 18, 工作岗位卫生不符合要求; 扣 2 分 19,
客服部主管及物业管理员岗位职责
,自觉遵守管理处及客服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负责前厅工作,对管理处经理负责; 根据管理处经理意见,对客服部进行合理安排; 负责检查部门上岗人员仪容仪表是否达标准,工作室内卫生是否达标; 负责监督检查本部门人员工作情况,每日查阅各岗位工作记录,准确了解各项工作完 成及未完成情况; 负责每日向管理处经理汇报前厅工作情况; 负责本部门人员班次、假期排定; 熟练掌握管辖范围内的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负责关心
儒家思想论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君仁臣忠”要维系人际关系的和谐,就要明确每人在不同伦理关 系中的位置,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将其以适当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确立下来;四是要求“知礼以立”“克己复礼”。 “礼”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制度化体现,主张在等级秩序之下协调人们的行为。 孔子认为社会要安定团结,个人要发展完善,没有礼的约束熏陶是不行的。 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