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调查管理规定内容摘要:
理意见 事故责任确定后,要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及公司《安全生产考核标准》对事 故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对下列情况应从严处理: a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事故的; b 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或在调查中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的; c 阻挠或无正当理由拒绝事故调查;拒绝或阻挠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在事故处理中积极恢复设备运行和抢救、安置伤员;在事故调查中主动反映事故真相,使事故调查顺利进行的有关事故责任人员,可酌情从宽处理。 事故调查报告书 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以及集团公司认定的事故,事故调查组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后, 经安全监察部主任和公司领导审核后上报 ,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收到事故调查组写出的《事故调查报告书》后,应立即提出《事故处理报告》报上级单位或政府安全管 理 部门。 事故调查结案后, 安全监察部 应将有关资料归 档 ,资料必须完整,根据情况应有: a 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处理报告及批复文件; b 现场调查笔录、图纸、仪器表计打印记录、资料、照片、录 像 带等; c 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d 物证、人证材料; e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材料; f 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g 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 h 发生事故时的工艺条件、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i 处分决定和受处分人的检查材料; j 有关事故的通报、简报及成立调查组的有关文件; k 事故调查组的人员名单, 内容包括姓名、职务、职称、单位等。 统计报告 应由事故调查组填写 的 事故调查报告书: a 人身死亡、重伤事故,填写《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C) ; b 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填写《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D) ; c 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填写《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E); d 集团公司根据事故性质及影响程度指定填写的。 事故调查报告书由事故调查的组织单位以文件形式在事故发生 后 15 天 内报送出。 由政府部门进行调查的事故上报时限按其规定执行。 月度、 年(半年)度报告、报表 所有事故和一类障碍均应分别填写以下报告、报表: a《人身伤亡事故报告》(附录 F); b《设备事故报告》( 附录 G); c《设备一类障碍报告》( 附录 H)。 d《发电企业电力生产事故、一类障碍年(半年)度综合 统计报表》( 附录 I) 工作程序、程序图 工作程序 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搜集原始资料;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发生原因、及事故扩大情况;确定责任人及处理意见;找出防范措施。 程序图 6 检查与考核 在检查中发现不按程序和办法 的进行的责令其按照程序和办法进行工作。 安全监察部加强对整个过程的监督检查。 检查事故调查与处理是否按办法执行,对不按照办法执行者进行考核。 检查事故统计报表是否及时,对不及时者进行考核。 按《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实施细则》、《安全生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7 附录 成立事故调 查 组 调查 取证 原因责 任分析 制定防 止对策 事故 处理 事故 报告 附录 A:事故(事件)即时汇报表 附录 B:不安全事件调查分析报告 附录 C:人身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D:设备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E:火灾事故调查报告书 附录 A: 事故(事件) 汇报单位: 批准人: 汇报人: 一、事故简题 二、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三、事故发生前设备运行状态、主要操作、人员工作状况 四、事故发生过程及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程度简述 五、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六、事故处理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七、需要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事宜 汇报日期: 年 月 日 附录 B: 不安全事件调查分析报告书 部门: №: 事件名称: 事件发生部门: 事件起止时间: : : : 、执行人和完成期限: 事故责任分析和对事故责任者的处。事故调查管理规定
相关推荐
多领域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改善和应用。 企业生产能力和产量规模迅速扩大,为提高交易效率,迅速消化规模巨大的工业产品,企业将销售与服务对象锁定于需求量比较大的少数客户。 商品交易明显存在规模效应,单次交易的规模越大,单位产品的交易成本越低,这就是 “ 二八定律 ” 的现实合理性基础。 在传统交易模式下,由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存在明显的规模效应(即单个客户 需求规模越大,其交易成本越低),所以
息复苏后 14.新生儿吸入综合征 15.新生儿产伤所致颅骨骨折、头部血肿 16.新生儿产伤所致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17.新生儿术前准备及术后恢复 18.新生儿宫内窘迫 19.新生儿脓疱 20.新生儿脐炎 21.产程过长产儿 22.脐带先露、脱垂或绕颈产儿 23.胎头吸引或钳产产儿 24.胎儿异位产儿 25.胎膜早破产儿 26.难产产儿 27.病毒性脑炎及后遗症 28.缺血缺氧性脑病 29.败血症
为防止库房、施工现场物资、半成品、设备损坏,确保施工需要,各单位要严格执行 储存保管制度。 一 、入库物资及进入施工现场材料,应及时建帐建卡。 内容包括:名称、规格、生产批号、数量、供货单位、入库时间、有效期以及重要产品标识。 二 、工地保管员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物资周转材料负责储存和保管。 各工地现场的工长、技术员、材料员应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要求合理安排。 三 、对特殊半成品材料 ,如:木制品
利用 , 一 般不对外开放 ,事业单位在岗人员的档案大多采用 这种管理模式 .该模式具有利于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收 集和管理 ,便于本单位领导及时利用人事档案 ,有利于 人事档案保密的特点 .在这种模式下 ,档案管理者应着 重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 .鉴于编内人 员档案材料与工龄计算 ,工资调整 ,晋升专业技术职 称 ,退休福利等关系密切 ,齐全完整地收集原始材料 , 认真负责
一级利润”中心进行独立核算并自负盈亏。 但从实际运作过程中看,事业部的独立核算具有相对性,诸如对资金运作、物资采购、法律咨询、公共关系等业务活动仍需由集团统一管理。 为此,对于事业部财务机构的设置存在一定灵活 性,如何对其进行财务职责定位、权限划分,将会直接影响事业部财务运作的效率及质量,进而影响组建事业部的成效。 (一)事业部财务机构的行政隶属问题 目前事业部财务机构有两种模式
第三节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 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一)现状及存在问题 社会腐败对公益 机构的侵蚀:( 1)违规从事营利性商业活动;( 2)财务管理混乱带来的违规和腐败;( 3)公共事业组织的官僚化倾向 “道德滑坡” —— 公共事业组织所面临的道德危机 薄弱的社会监督: (1)“观念缺失” —— 公众监督意识薄弱;( 2)新闻舆论监督的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