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坐标系,高程系统是1956 年黄海高程系。 2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活动特征 区域地质构造 XXX 位于渭河中上游及千河下游。 渭河断裂西段分布于 XXX,近东西向展布,东部被渭河盆地黄土覆盖,八渡 — 虢 镇断裂,断裂沿陇县 — 八渡 — 虢 镇 — 眉县呈西北 — 北西西向展布,自冯家山水库以东被渭河盆地第四系黄土覆盖,北侧在陇县固镇,断裂由构造破碎带、挤压片理带构成。 第 6页 地震活动特征 关中地区 是我国历史上地震多发地区,从公元前 1177 年至 1980 年的三千多年间,有记载的 4~ 7 级以上地震有 63 次,其中 8 级一次, 7 级一次, 6~ 级 7 次, 5~ 级 39 次, 4~ 级 15 次。 该区的地震均属浅源地震。 在空间分布上,地震大部分集中在关中盆地及外围相邻的地区,而南部的秦岭山区和北部的陕北高原、地震很少。 见 关中地区及其附近地区断层展布及中强震震中分布图 及 关中地区及附近地震目录。 图 关中地区及其附近地区断层展布及中强震震中分布图 关中地区及附近地震目录 序号 发震时间 震中经纬度 地点 震级 第 7页 年 月 日 东经 北纬 1 前 1177 岐山 45 2 前 730 岐山 67 3 前 280 咸阳东北 4 前 91 10 10 西安 5 前 88 8 19 西安 5 6 前 35 7 9 蓝田 7 105 6 19 兴平-凤翔 5 8 161 7 10 岐山附近 9 319 西安 10 417 西安 5 11 420 西安 5 12 788 2 16 安康东 13 793 5 31 渭南-华县 6 14 794 5 18 西安 15 835 4 15 西安 16 836 2 20 西安 17 870 3 蓝田 18 880 2 岐山 19 1161 周至 5 20 1307 岐山 21 1484 2 陇县附近 22 1485 1 17 山西永济 5 23 1487 3 19 临潼-咸阳 24 1501 1 29 朝邑 7 25 1502 1 27 朝邑 5 26 1506 3 29 合阳 27 1512 3 9 蒲城附近 28 1521 西安 29 1548 3 17 延安东南 30 1556 2 2 华县 8 31 1558 12 1 华县 32 1568 1 蓝田 5 33 1568 4 12 临潼 34 1568 4 22 南郑 5 35 1568 4 23 南郑 5 36 1568 5 25 西安 37 1569 安康东 5 38 1569 潼关 5 39 1587 10 4 临棋 5 40 1599 黄陵 5 41 1607 10 2 西安 42 1614 3 安康西北 43 1622 9 5 麟游 5 44 1624 10 洋县 45 1631 7 甘肃宁县 5 46 1634 12 甘肃灵台 47 1635 10 26 洋县 48 1636 汉中 49 1655 3 18 渭南附近 50 1679 12 11 安康北 6 第 8页 序号 发震时间 震中经纬度 地点 震级 年 月 日 东经 北纬 51 1681 洛川 5 52 1704 8 13 泾阳 5 53 1704 9 28 陇县 6 54 1789 11 7 潼关 5 55 1812 4 12 河南阕乡 5 56 1821 汉阴 57 1823 8 镇巴东北 5 58 1829 8 18 河南阕乡 59 1880 7 17 永寿 5 60 1959 5 11 韩城 61 1959 8 11 韩城 62 1959 9 28 合阳 63 1959 9 28 旬阳 5 64 1960 11 9 紫阳 65 1980 6 24 106’57” 35’01” 陇县 66 1998 1 15 176。 35’01” 泾阳 3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 XXX,北邻 XXX,东 邻 XXX,南邻 XXX,西邻 XXX,场地地形 总 体 趋势为北高南低 ,勘探点地面标高介于 ~ 之间,高差为。 拟建场地位置见图。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 渭河 一级阶地和高 河漫滩 的过渡地段。 第 9页 图 拟建场地位置示意图 不良地质现象及场地稳定性 根据现场地面调查和钻探结果,建筑场地内地层连续,未发现地层错断及地裂缝活动迹象,可不考虑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 根据场地周边环境调查、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内及附近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土洞、河流冲刷以及渗透变形等不良地 质现象,场地地层稳定适宜建筑。 地层结构及现场钻探描述 根据钻探揭露描述结合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勘探深度内地层划分为 6 层,现自上而下分层描述如下: 素填土 ① ( Q4ml): 黄 褐色 , 稍湿 , 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 第 10页 偶见 蜗牛壳。 土层厚度 ~ ,层底标高 ~。 黄土状土 ② ( Q4al): 褐 黄色 ~黄褐色 ,可塑,湿,以粘 性 土为主,大孔、虫孔 发育 , 可见 云母、氧化铁斑点 ,偶见蜗牛壳。 该层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平均值 N =11 击。 压缩系数平均值 a =,属中压缩性土。 土层厚度 ~ , 层底深度 ~ , 层底标高~。 中粗砂③ ( Q4al): 灰黄 或杂色 ,松散 , 饱和, 矿物成份主要以 石英 、长石 为主 , 该层以中粗砂为主,含砾砂及少量圆砾, 该层实测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平均值 N =6 击。 该层夹有粉土③ 1 及粉质粘土③ 2 薄层或透镜体 ,粉质粘土 ③ 2 呈灰黑色。 土 层厚度 ~ , 层底深度 ~ ,层底标高 ~。 卵石 ④ ( Q4al+pl): 杂色,中密,饱和。 卵石 粒径一般 为 ~ 2cm, 最大 8cm, 磨圆度较 好 , 呈亚圆形, 粗 砾砂 充填, 母岩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少量石英岩。 该层夹有砾砂 ④ 1 及粉质粘土 ④ 2 薄层或透镜体。 实测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修正 锤击数平均值 N = 击; 层厚 ~ ,粉质粘土的层厚 ~ , 层底标高 ~。 粉质粘土⑤( alQ3 ):褐黄色,硬塑,饱和。 该层土体含有粗砂颗粒。 可见云母碎片 ,偶见蜗牛壳 残片。 压缩系数平均值 a =,属 低压缩性土。 土层厚度 ~ ,层底深度 ~ ,层底绝对标高 ~。 砾砂 ⑥( plalQ2 ):黄褐色 ,密实,饱和。 矿物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为主,该层以砾砂为主,中粗砂充填。 第 11页 本次勘察未钻穿此 层,最大揭露层厚度 ,最大揭露深度 ,最深钻至 绝对标高。 地下水 本次勘察期间 , 20xx 年 8 月 份 ,实测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相应水位标高介于 ~ 之间,属潜水类型。 所测水位接近年低水期水位。 地下水位年变化幅度按 考虑。 抗浮水位设计建议按标高 考虑。 4 地基土工程性质测试 室内试验 地基土一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本次勘察共 完成了 65 件土试样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试验 , 详见附录编 号 38~ 41。 各层地基土的一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结果见表。 第 12页 地基土常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 表 层 号 值 别 含 水 率 w % 重 度 γ kN/m3 干 重 度 γ d kN/m3 饱 和 度 Sr % 孔 隙 比。建构筑物地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米处 c、线槽走向改变或转角处 2) 吊装线槽的吊杆直径,不应小于 6mm。 3) 吊顶内线槽敷设时,应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架固定。 4) 线槽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应采用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5) 线槽安装要顺直牢固,无扭曲变形,紧固件的螺母应在线槽外侧。 6) 线槽接地必须用专用接地卡跨接,两卡间连线为铜芯软导线,截面积不小于 4mm2。 (三)端子箱安装:
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实施性施组--支洞 第一章 编制依据及原则1. 1 编制依据1.某水电站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工程招标文件,合同编号:息;有机械设备、技术实力以及多年来从事地下工程建设的成功施工经验。 1. 2 体现本工程项目特有的施工特点;较先进、常用、有实际效果的施工方法、措施,选用设备可靠;保工程施工安全顺利,以期达到合同工期要求。 第二章 工程概述2. 1
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探讨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和方法。 1993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在内罗毕拟定《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确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五项评价标准,即:土地生产性、土地的安全性或稳定性、水土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接受性,并初步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 的评价指标。 其后, 1997
,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直接原因。 在我国从事混凝土理论科学与实际工程的研究人员,不断探索,从素混凝土 — 钢 筋混凝土 — 预应力混凝土等混凝土 的理论与技术不断 趋于成长。 既时这样混凝土的质量缺陷以目前的施工技术是没有办法根治,只能尽可能的防治,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混凝土质量缺陷。 毕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设计) 5 一.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处理措施 混泥土表面裂缝走向无规律
制运输沙浆→砌筑→勾缝→养护→验收的程序进行。 ( 2)砌石工程在基础验收、结合面处理检验合格后进行。 ( 3)砌筑砂浆 1)采用的水泥、砂和水应符和规范规定。 2)砂浆应满足下列要求: a、符合施工图纸规定的强度等级; b、保水性能好(分层度不应大于 20mm); c、拌和均匀。 d、砂浆的配合比经试验确定,若须改变砂浆的材料组成,应重新试验,并经监理人批准。 e、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
在电源与地之间加上电压,当 5 脚悬空时,则电压比较器 C1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2VCC /3, C2 的反相输入端的电压为 VCC /3。 若触发输入端 TR 的电压小于 VCC /3,则比较器 C2 的输出为 0,可使 RS 触发器置 1,使输出端 OUT=1。 如果阈值输入端 TH 的 电压大于 2VCC/3,同时 TR 端的电压大于 VCC /3,则 C1 的输出为 0, 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