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d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内容摘要:

5 变、配、发电站的位置、数量、容量(包括设备安装容量、计算有功、无功、视在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的台数、容量)及型式(户内、户外或混合,设备技术条件和选型要求),电气设备的环境特点。 6 继续保护装置的设置。 7 电能计量装置:采用高压或低压;专用柜或非专用柜(满足供电部门要求和建设方内部核算要求)。 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 8 功率因素补偿方式:说明功率 因数是否达到供用电规则的要求,应补偿容量和采取的补偿方式和补偿前后的结果。 9 操作电源和信号:说明高、低压设备的操作电源、控制电源、以及运行信号装置配置情况。 10 工程供电:高、低压进出线路的型号及敷设方式。 11 选用导线、电缆、母干线的材质和型号,敷设方式。 12 开关、插座、配电箱、控制箱等配电设备选型及安装方式。 13 电动机启动及控制方式的选择。 照明系统 1 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 2 光源灯具及附件的选择、照明 灯具的安装及控制方式。 3 室外照明的种类(如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地灯、泛水照明、水下照明等)、电压等级、光源选择及其控制方法等。 4 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 (包括室外照明线路的选择和接地方式)。 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 1 按工艺要求说明热工检测及自动调节系统组成。 2 自动化仪表的选择。 3 仪表控制盘、台选型及安装。 4 线路选择及敷设。 5 仪表控制盘、台的接地。 通信系统 1 对工程钟不同 性质的电话用户和专线,分别统计其数量。 2 电话站总配线设备及其容量的选择和确定。 3 电话站交、直流供电方案。 4 电话站站址的确定及对土建的要求。 5 通信线路容量的确定及线路网络组成和敷设。 6 对市话中继线路的设计分工,线路敷设和引入位置的确定。 7 室内配线及敷设要求。 8 防电磁脉冲接地、工作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要求。 有线电视系统 1 系统规模、网络组成、用户输出口电平值的确定。 2 节目源选择。 3 机房位置、前端设备配置。 4 用户分配网络、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用户终端数量的确定。 闭路电视系统 1 系统组成。 2 控制室的位置及设备的选择。 3 传输方式、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4 电视制作系统组成及主要设备选择。 有线广播系统 1 系统组成。 2 输出功率、馈送方式和用户线路敷设的确定。 3 广播设备的选择,并确定广播室位置。 4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扩 声和同声传译系统 1 系统组成。 2 设备选择及声源布置的要求。 3 确定机房位置。 4 同声传译方式。 5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呼叫信号系统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包括有线或无线)。 2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 设备选型。 公共显示系统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 显示装置安装部位、种类、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3 显示装置规格。 时钟系统 1 系统组成、安装位置、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2 设备选型。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1 系统防范等级、组成和功能要求。 2 保安监控及探测区域的划分、控制、显示及报警要求。 3 摄像机、探测器安装位置的确定。 4 访客对讲、巡更、门禁等子系统配置安装。 5 机房位置的确定。 6 设备选型、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综合布线系统 1 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功能、环境条件和近、远期用户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的类型及配置 标准。 2 系统组成及设备选型。 3 总配线架、楼层配线架及信息终端的配置。 4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集成 1 系统组成、监控点数、及其功能要求。 2 确定机房位置及设备选型。 3 导体选择及敷设方式。 信息网络交换系统 1 系统组成、功能及用户终端接口的要求。 2 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车库管理系统 1 系统组成及功能要求。 2 监控室设置; 3 导体选择及敷设要求。 智能化系统集成 1 集成形式的要求。 2 设备选择。 建筑物防雷 1 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护等级。 2 防直接雷击、防侧雷击、防雷击电磁脉冲、防高电位侵入的措施。 3 当利用建(构)筑物混凝土内钢筋做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时,应说明采取的措施和要求。 接地及安全措施 1 本工程各系统要求接地的种类及接地电阻要求。 2 总等电位、局部等 电位的设置要求。 3 接地装置要求,当接地装置需作特殊处理时应说明采取措施、方法等。 4 安全接地及特殊接地的措施。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遗留的主要问题 设计计算书(供内部使用及存档) 1 用电设备负荷计算。 2 变压器选型计算。 3 电缆选型计算。 4 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5 防雷类别的选取或计算及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6 照度值和照明功率密度值计算。 7 各系统计算结果尚应标示在设计说明或相应图纸中。 8 因条件不具备不能进行计算的内容,应在初步设计中 说明,并应在施工图设计时补算。 采暖通风与空调、热能动力 采暖通风与空调 1 设计依据 1)相关批文(写出文号及文件名)和建设方提出的符合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 2)所采用的规范喝标准(包括规范和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及版本好); 3)工艺或其他专业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2 设计范围 说明本专业在本工程中的设计内容以及有关专业的设计分工。 3 设计计算参数 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详表 ) 表 房 间 名称 夏季 冬季 新风景标准㎡ /h.人 噪声标准 dB( A) 温度℃ 相对湿 度 % 温度℃ 相对湿 度 % 注:温度、相对湿度采用基准值,如有精度要求时,添加 +℃、 %值表示精度范围。 4 采暖 1)采暖计算热负荷; 2)热源及参数、热媒参数、室外管网、系统补水及定压; 3)采暖系统形式、管道敷设及分户计量方式; 4)低温热水地面辐射采暖系统对水温、工作压力、埋管、绝热层的技术要求; 5)发热电缆系统的电缆布置方式及温控器的选择; 6)低 温辐射电热膜计算热负荷、电热膜数量及敷设方式; 7)其它采暖设备、散热器型号以及管道材料、保温材料的选用。 5 空调 1)空调计算冷、热负荷; 2)系统冷源及冷媒选择,冷水、冷却水设计工况参数; 3)系统热源及设计工况参数; 4)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摘要介绍浅层地热能资源喝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址勘察报告及地理管地源热泵系统可行性报告; 5)地下水地源泵系统,摘要介绍水文地质勘察、可行性报告及当地政府的取水许可情况,地下水回灌措施和有关监测系统的设置; 6)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摘要介绍地表水资源(深度、面积或流量、水质、水位、水温)、环境评估、技术经济比较等资料; 7)空调水系统设备配置和水系统制式,系统平衡、调节手段,各空调区域的空调形式,空调风系统的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