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中级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一内容摘要:

、综合预防 E、综合治疗 项筛查得到如下结果 筛查试验 患病情况 合计 患者 非患者 阳性 160 80 240 阴性 40 360 400 合计 200 440 640 则此次筛查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P50 A、 %, %B、 %, % C、 %, %D、 %, % E、 %, % 灵 =160/200;特 =360/44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罕见病,筛查的意义更加明显 B、筛查的疾病或者状态,应该是当地现阶段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C、筛查方法应该快速、经济、有效 D、对于筛查结果阳性者,应保证能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E、筛查应该考虑成本效益问题 58 在计算两样本均数比较所需的样本含量时,其计算公式为 P160 A、 n=     Stt βα 2 B、 n=2     Stt βα 2 C、 n=     221 ppuu168。 p12p 2βα  D、 n=     2122122 pp ppppupu    E、 n=    stt  前儿童百日咳制品的接种率调查时,首先将全县各乡分为好、较好、差三类,然后在各类中随机抽取 1/10 的学龄前儿童作调查,取得结果。 问:此种抽样方法属于何种抽样 P45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多阶段抽样 、丘陵、湖区婴幼儿体格发育有较大差异,现需制定该省婴幼儿体格发育相关指标的正常范围,调查设计最好采取 P45 A、单纯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分层抽样 E、分层多阶段抽样 t 检验条件的数值变量资料如果采用秩合检验,则 A、第一类错误增大 B、第 二类错误增大 C、第一类错误减小 D、第二类错误减小 E、两类误差同时减小 1000 人的治疗效果;第一年死了100 人,第二年死了 180 人,第三年死了 144 人。 该慢性病的 3 年生存率的算法为 P211 A、( ++) /3 B、 1( ) C、 D、 E、 1( ) S(3)=(1000100180144)/1000 P1=900/1000 P2=720/900 P3=576/720 S(3)= = A、随变量值的个数 n 增加而增大 B、随变量值的个数 n 增大而减小 C、随变量值之间的变异增加而增大 D、随系统误差的减小而减小 E、随系统误差的增加而减小 304 名 65 岁以上胃溃疡病患者出血率 40%,而一般胃溃疡患者出血率为 20%,欲知 65 岁以上胃溃疡疾患者出血率是否高于一般,可进行 A、加权平均率的计算 B、两组均数比较的 t 检验 C、配对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 D、成组设计四格表卡方检验 4 E、样本率与总体率比较的 u 检验 65.观察某种疫苗的预防 效果 ,若 于 第一季度初接种了 400人,第二季度初接种了 300 人,第三季度初接种了 100 人,第四季度初接种了 200 人,到年终总结,这 1000 人中发病者 20 人,计算其发病率的分母应该是 A. 1000 B、 (400+200) /2 C、 (400+ 200+100+200)/4 D、 400+ 300 + l00 + 200 E、 (400+ 200+100+20020)/4 :某种恶性肿瘤 病人在实施根治术后一年内 生存的概率是 ,术后 1~2 年的生存率是 ,根据此可估算此种病人的二年生存率为 P211 A、 B、 C、 D、 E、 67 我国城市人群前五位死因谱的变化趋势 顺位 1957 年 1985 年 死因 1/10万 % 死因 1/10万 % 1 呼吸系统 心脏 病 2 传染 病 脑血管病 3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 4 心脏 病 呼吸系统 5 脑血管病 39 消化系统 上表为我国城市人群不同年代的前五位死因死亡率,不考虑死因分类标准不同造成的差异,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传染病已被消灭,非传染病是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 B、在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疾病中,传染病和非传染病同样重要 C、影响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表现为非传染性病上升 D、传染病已被控制,在我国可以取消传染病报告与预防接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