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教学资源及共享平台建设项目总结报告内容摘要:

社会服务 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数量 (个 ) 2 3 4 133% 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数量 (个 ) 144 176 186 106% 技能培训鉴定与认证 (人次 /年 ) 11248 50000 69853 (2020年 ) 140% 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经费 (万元 ) 2281 3000 144% (四) 省市政府的承诺及相关政策 广东省教育厅、财政厅及深圳市人民政府全面、有效地履行了在项目建设任务书中所作出的对招收省外市外生源的承诺并制订了有关配套政策。 8 —— 跨省 ( 市) 招生。 2020 年,学院计划招生 7000 人,其中跨省 (市)招生 700 人,占总计划的 10%,分布在 23 个省份;西部省份(贵州、西藏、甘肃、广西、云南、新疆等)招生 210 人,占总计划的 3%。 2020 年,学院计划招生 6000 人,其中跨省 (市) 招生 1500 人,占总计划的 25%,分布在 23 个省份;西部省份招生 461 人,占总计划的 %。 2020 年,学院计划招生 7000 人,其中跨省(市)招生 2100 人,占总计划 30%,分布在 23 个省份;西部省份招生720 人,占总计划的 %。 —— 单独招生。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同意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四省在部分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批复》( 教 学 厅[2020]3 号 )的文件精神, 2020 年学院在中央财政支持的 10 个重点建设专业进行了首次单独招生试点,招生计划为 100 人,共计 860 人报名参加考试。 2020年学院单独招生计划为 100 人,共计 889 人报名参加考试。 2020 年学院单独招生计划为 200 人,共计 2195 人报名参加考试。 —— 本省招生录取批次调整。 2020 年,学院 28 个专业实行 3A 批次录取。 2020 年,由于深圳市外广东省内的招生计划全部调整为跨省招生 , 3A 批次暂未执行。 2020 年,学院 33 个专业实行 3A 批次录取。 2020 年,学院 46 个专业实行 3A 批次录取。 本省招生录取批次调整实现了预期目标。 —— 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逐年提高。 在我院生均经费预算内拨款标准已为全国同类院校最高水平的情况下,深圳市人民政府对学院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仍保持逐年提升: 2020 年 万元 /生, 2020 年 万元 /生, 2020 年 万元 /生, 2020 年 万元 /生。 目前已超过预期验收目标( 万元 /生),达到深圳普通本科教育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深圳市人民政府还明确承 诺,将逐步提高学院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 三、重点专业建设的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形成鲜明个性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 10 个重点专业 及专业群紧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个核心,结合本专业及相关行业企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依据、以职业岗位的真实工作为基础,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初步形成了几种 代表性 9 的 典型模式。 1. “教学工场”模式 该模式 是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 按照企业生产线的标准和流程,组建由“车间”、“部门”构成的工场式教学环境, 根据 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合理设计、引进企业 的 真实项目,真题真做。 其特点是 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学习训练环境与真实工作环境一致。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与深圳及珠三角地区电子通信企业建立密切关系,引入 飞利浦旗下安必昂( Assembleon)公司、凯意公司、爱默生公司等企业的生产流程, 购置 450 万元的锡膏印刷机、安必昂贴片机 、 三星贴片机和回流炉等设备, 改造专业的 电子生产工艺实训室 , 配齐了两条生产线和检测设备, 建立了与实际生产线一致的校内教学环境。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产学结合,不仅 让学生学到 实践 技能,而且 还面向 社会 开展技术培训 , 如为 安必昂公司 培训 技术人 员 42 人, 为 社会培训 20 余人, 培训 高职高专教师 31 人。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 自主 研 发了楼宇自控、网络与综合布线、PLC 控制等 7 类实训设备产品, 在校内进行产业化生产,学生直接参与生产 的全过程 , 其系列产品于 2020 年中标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及实验设备”招标项目( 万元)和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实训管理服务中心“楼宇 智能化实训设备 ”招标项目( 568 万元)。 —— 印刷技术专业: 与 海德堡( Heidelberg)、爱克发( Agfa)、艾司科( Esko)等国际知名企业 等 合作, 运用企业 技术 标准改革印刷高技能人 才培养方案,并组建数码仿真制作、胶印技术训练、排版生产等教学工场,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 : 与一汽丰田、上海通用、一汽大众等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合作,按照汽车企业维修车间的模式 和企业培训体系的要求设计教学环境 ,开展人才培养。 2. “双证融通”模式 该模式是 针对企业对人才岗位职业能力的专门化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与 行业 企业合作,引入职业岗位等级证书和 行业 技术标准,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等级证书和技术标准组织教学。 其特点是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致、课程内容与企 业最新技术发展的一致 ,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 , 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 , 学历教育与职业资 10 格培训融通。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 根据建网、管网、用网三个不同岗位群,分别对应系列证书的技能要求进行人才培养。 “建网岗位群”对应 CCIE、 H3CIE 认证专家、 CCNP、 H3CSE 高级工程师、 CCNA、 H3CNE 等证书;“管网岗位群”对应 CIW安全分析师、 CIW 高级工程师、 CIW 网络操作能手等证书;“用网岗位群”对应系统架构师、 Java 工程师、 Java 程序员等证书。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依托机械行业协会和 帝 马数字机器(深圳)有限 公司等众多企业, 从模具及数控技术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 调研分析 深圳制造业核心岗位,结合 国家“数控机床操作工” 、“模具制造工”、“数控机床调试维修工”及无损检测等 职业 资格 标准 ,在课程 开发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中实现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 和国家 职业资格 标准 的融通。 3.“创作工作室”模式 该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重点,与创意设计企业合作建立“创作工作室”,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开发教学内容,学生作品直接融入社会。 其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 —— 影视动画专业: 按照动画企业生产实际 及 动画制作流程 ,设立 游戏媒体制作部(游戏设计制作教学工作室、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工作室)、动画前期创意部(剧本创作教学工作室、角色设计教学工作室、场景设计教学工作室)等 5 个“部门” 的 14 个“工作室” , 将实际生产 项目 引入教学过程,校企双方共同实施考核评价。 4.“订单 套餐 式”模式 该模式是根据订单企业的用人要求,把企业的岗位综合素质、技术标准 吸收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 套餐式的 教学计划。 —— 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专业: 与深圳市爱迪尔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等知名珠宝品 牌企业合作,“以岗位需求培养人、按专业标准训练人、用企业文化成就人”,实施“ 套餐 式” 的 人才培养 方案 , 成立“爱迪尔珠宝班”,由校企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建教师团队 , 2020 年至今已 为公司培养了 120 多名 急需人才 , 其良好的 职业 综合 素质得到企业的高度肯定。 11 5.“ 四中心 ” 模式 该模式是 以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为目标,将职业岗位真实工作中的典型案例、实务技能、工作流程、热点问题引入课程,“以案例、实务、流程、问题”为中心进行人才培养 , 其特点是较好地实现了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的一致。 —— 港口航运与管理专业 : 按照外贸业务的操作实务,让学生以外贸业务员的身份进行外商谈判、签订合同、租船订舱、出口报检、报关等,从而培养学生从事外贸业务的能力;按照国际市场营销的实际业务流程,结合典型案例,成立“虚拟公司”进行业务运作,培养学生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能力;围绕经济或社会中的典型、热点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经济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6. “PEB”模式 该模式是 商务英语专业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 , 以 实践( Practice)为核心、以英语( English)为主线、以商务( Business)为背景 ,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践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而形成的一种经典模式。 该模式在 实施 过程中不仅 重视教学内容的 实践性 和 操作 性,而且 引进英国NVQ 评估方法,建立多元化的高职外语教学评估体系 , 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管和控制。 (二)课程改革与建设:精品课程成果丰硕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院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国家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的数量在全国同类院校名列前 矛。 各重点专业 在建设过程中 探索构建了 以行动导向为目标的 新型的课程体系, 课程开发与建设有序展开。 开发 :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在示范 校建设过程中, 基于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 思想 设计课程 体系 , 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课程目标和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内涵,课程体系的构建彰显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理念。 ( 1) “工艺流程进阶式”课程体系 构建这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对于职业岗位的工艺流程和程序化特征突出的专业,按照各工艺流程的需要设置和排序专业主干课程。 其基本特征是各主干课程设置与工艺流程各阶段的技能要求相一致,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12 和生产实际。 —— 印刷技术专业 : 借鉴澳大利亚、德国的印刷专业课程开发经验,与海德堡、中华商务、雅昌等大中型印刷企业合作 ,开发了以印刷生产工艺流程为主线,分为印前、印刷、印后三个主要模块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5 门专业核心课程和 5 门专业主干课程,形成了紧贴现代化印刷生产实际、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建成 了 1 门国家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 —— 影视动画专业: 以影视动画设计与制作核心技术为主线, 根据 动漫企业的生产流程,即前期策划设计、中期制作加工、后期特效合成渲染输出等设计课程体系,并按照项目化、进阶式要求,制定了专业教学标准。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建成 了 2 门国家精品课程 、 3 门省级精品课。 ( 2) “典型产品制作贯穿式”课程体系 构建这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对于以产品设计制作为主的专业,以培养学生的产品设计制作能力为主线,以真实的典型产品制作为载体开发课程。 其基本特征是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课程都是一类产品的制作训练项目,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即获得该专业相关产品的设计制作能力。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 : 以电子产品设计制作能力培养为主线,在 深入 了解 电子信息行业 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 设置“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 ” 、“ MCS51 单片机技术”、“电子线板设计”、“虚拟仪器设计”、“创新制作”等 10门主干课程 ,形成了新型的 高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建成 了 5 门国家精品课程、 6 门省级精品课。 ( 3) “课证一体型”课程体系 构建这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引入职业资格 标准 或企业认证 标准,按照岗位不同等级职业资格证书 及企业认证 标准 的 技能培养要求 , 对应设置专业主干课 程。 其突出特点是,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即可顺利考取相应 证书。 ——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 专业 的主干课程设置分别对应各等级的“智能楼宇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学生 达到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为最低要求,部分学生达到三级 要求 ,优秀学生达到二级 要 求。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建成了 2 门国家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课。 13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根据 “岗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开发 过程 中, 先后引入思科、华 三 、甲骨文、 IBM、 SUN、 ARM、微软、Symantec、 Intel 和 Fluke 等企业的证书和标准,“批量生产” CCIE(思科认证互联网络专家)和 Oracle 公司 OCA(数据库认证工程师)。 近三年已有 75 名学生获得 CCIE, 1 名学生获得双 CCIE, 1 名学生获得三 CCIE; 30 多名学生通过OCA 认证。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建成 了 3 门国家精 品课程、 5 门省级精品课。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 以职业能力分析为起点,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探索构建了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与职业资格(标准)证书相结合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在示范校建设期间,该专业 设计了 10 个教学指导和执行文件 ,建成 了 3 门国家精品课程 、 5 门省级精品课程。 —— 商务英语专业: 从高级行政助理、商务现场翻译、高级商务助理三大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出发, 设计 文秘、语言和商务三大 课程 模块,分别对应文秘、翻译和营销员等职业资格认证。 注重 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 的 结合,强调以职业资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