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流程——合同管理内容摘要:

管理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的有效流通和充 分利用 如果收集到的信息准确性差,容易误导企业的经营活动 如果内部报告未能根据各内部使用单位的需求进行编制,内容不完整,编制不及时 ,就有 可能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建立内部报告 指标体系 结束 1 审批 收集整理 内外部信息 起草内部报告 细化分解内部 报告控制目标 积极参与 审核 审批 复核内部报告 传递过程 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信息平台 2 3 5 6 7 汇总分析 内外部信息 4 制定《内部报告 编制规范》 D2 3.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织、社会中介机构、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来信来访、网络媒体以及有关监管部门等渠道获取外部信息;通过财务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研报告、专项信息、内部刊物、办公网络等渠道获取内部信息 4.企业信息管理部及各职能部 门应将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然后根据各管理层级对内部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先前制定的内部报告指标建立各种分析模型,提取有效数据进行反馈汇总,在此基础上对分析模型进一步改造,进行资料分析 D3 5.企业应合理设计内部报告编制程序,提高编制效率;内部报告内容应全面、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内部报告应 形成总结性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企业的效益分析、业务拓展提供有力保障 6.企业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内部报告信息集成和共享,将内部报告纳入企业统一信息平台,构建科学的内部报告网络体系 7.对于重要信息,企业应 当委派专门人员对其传递过程进行复核,确保信息正确传递给使用者 相关规范 应建 规范  《内部报告编制规范》 参照 规范 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文件资料  内部报告文件 责任部门 及责任人  信息管理部、相关部门  运营总监、信息管理部经理、相关部门负责人 17. 1. 2 内部报告审核流程 1.内部报告审核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内部报告审核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 /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阶段 运营总监 信息管理部经理 各部门 经理 相关部门 D1 D2 D3 2.内部报告审核流程控制表 内部报告审核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开始 审核 如果各部门经理对内部报告 审核不严格,就不能确保内部报告信息的质量 如果信息管理部经理对内部报告审核不严格,会影响企业各管理层之间的有效沟通 如果运营总监对内部报告的审核不严格,可能会影响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损害企业利益 起草内部报告 结束 1 审核 根据部门经理的审核意见修改 内部报告 提交修改后的 内部报告 审核 进一步完善 内部报告 提交最终的 内部报告 审核 形成正式的 内部报告文件 2 3 阶段 控制 D1 1.各部门起草内部报告文件后,应首先提交部门经理进行审核,并根据部门经理提出的审核意见修改内部报告 D2 2.信息管理部经理对各部门提交的内部报告进一步审核,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内部报告的内容是否真实、全面、完整;内部报告控制目标是否科学,以满足其经营决策、业绩 考核、公司价值与风险评估的需要;内部报告编写格式是否规范, 如 报告名、文件号、执行范围、报告内容、起草或制定部门、报送和抄送部门以及时效要求等内容是否符合编制要求 D3 3. 内部报告修改完毕后应提交运营总监进行审核, 对于重要信息,还应当委派专门人员对其传递过程进行复核,确保信息正确传递给使用者 相关规范 应建 规范  《内部报告审核制度》 参照 规范  《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文件资料  内部报告文件 责任部门 及责任人  信息管理部、相关部门  运营总 监、信息管理部经理、各部门经理 17. 2 内部报告使用控制 17. 2. 1 内部报告使用流程 1.内部报告使用流程与风险控制图 内部报告使用流程与风险控制 业务风险 不相容责任部门 /责任人的职责分工与审批权限划分 阶段 总经理 运营总监 信息管理部 相关部门 D1 D2 D3 2.内部报告使用流程控制表 内部报告使用流程控制 控制事项 详细描述及说明 开始 如果不重视内部报告的流转管理,可能会影响生产经验、管理信息在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的 有效沟通和充分利用 如果内部报告未能用于风险识别和控制,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决策失败,从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编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