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红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替聚乙烯、聚丙烯、 20xx 年美国 Cargill 和 Dow 化学在明尼苏达州合建了世界上年产 聚 乳酸 用于塑料制品, L乳酸的前景也将随 PLA的发展而兴旺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18 销售预测 由于 L-乳酸品质优良,用途广泛,所以正逐步取代 DL-乳酸。 全世界对 L-乳酸的需求量正逐年递增,上世纪八十年代仅 10 万吨 ,九十年代为 50 万吨,现在已突破 120 万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国外已开发出以 L-乳酸为原料,合成聚乳酸树脂。 这种可降 解的环保型塑料树脂,即将投入大规模推广阶段。 这将是 L-乳酸产业的强大推动力,业内专家们预测 ,到 20xx 年,全世界对 L-乳酸的需求,将猛增到 500 万吨以上。 目前全世界的 L-乳酸的年产量仅为 180万吨 ,主要集中在美国和荷兰,远远供不应求。 我国目前年需求量约为 80 万吨,需大量进口。 为此,适当规模地建设生产 L-乳酸线,一定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销售定位 本项目产品方案为年产 20 万吨 L-乳酸。 目标市场定位于国内销售和部分国际市场。 因此,实施本项目市场是可行的。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19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 方案 企业如果没有合理的经济规模,就不可能有大的技术投入来保证技术的进步,也不可能发挥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保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市场竞争中占主动地位。 根据乳酸行业发展趋势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以及市场需求状况等多方面考虑,确定合理的生产规模。 因此,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 L-乳酸 20 万吨。 本项目拟生产食品级含量 85%、 95%和耐热型 L-乳酸,副产品有蛋白饲料。 产品方案:含量 85%L-乳酸 120xx0 吨 /年 含量 95%L-乳酸 60000 吨 /年 耐热 L-乳酸 20xx0 吨 /年 蛋白饲料 120xx0 吨 /年 红薯 7000 吨 /年 下脚料 21000 吨 /年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0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 淅川资源丰富。 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移民大县,集山区、库区、移民区于一体 ,是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 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 2046小时,降水量 804mm左右,气温 ℃, 无霜期 228天 , 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 矿藏:已探明可开采的矿藏有钒土、石煤、花岗岩、蓝石棉、虎睛石、大理石、石墨、石膏、钡石、砂金、石灰岩、白云岩等 39 种,其中蓝石棉、虎睛石和松香黄大理石储量居全国第一,砂金、石灰岩、石膏、白云岩居全省第一。 农业:现已形成了小辣椒、花椒、林果、湖桑、中药材、水产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 其中,香花小辣椒种植面积 10 万亩,年产干椒 5600 万公斤,出口美、日 、韩、香港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水产已形成万只网箱养鱼和亿粒银鱼养殖基地;以花椒、柑桔为主的林果业总面积达 47 万亩;龙须草种植面积 40 万亩。 水利方面:境内有丹江、灌河、淇河、滔河、刁河五大河流,年地表径流量 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水库水域面积 400 平方公里,蓄水量 290 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全县共有野生动植物种类 1787 种。 其中,真菌 23 科 58 种;野生植物 135 科 978种;野生动物 184 科 751 种。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青檀、领春木、连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1 香树、水青树、银杏、天麻等 10 多种。 国 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金钱豹、雕、羚羊、麝、大鲵等 20 多种。 全 县 农业种植以粮食、蔬菜、优质小麦、瓜果为主,盛产优质农作物,境内普遍种植 红薯 ,近年 红薯 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也逐年上升,该地区 红薯 资源极为丰富。 项目主要原料为 红薯 ,当地可保证供应,其他化学助剂 本省 都有供应。 交通 淅川 是 河南 的 西 大门,交通便利。 紧邻宁西铁路,沪陕 高速、 312国道、 209 国道穿境而过,与沪陕高速连接的内邓高速从产业集聚区东边穿过,高速出口距项目地点只 公里,项目位置距郑州、武汉、西安都不超 350 公里,处于三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十分便利。 供电 淅川县 电网 现有 22KV 架空线路一条接至厂区,公司 自备电厂 可保证本项目用电。 淅川电力优势明显,用电价格优惠。 供水 项目最大用水量 1170 立方米 /时,全年用水量 20xx000 吨。 区内地下水丰富,厂区拟打深水井 12 眼,井深 100 米,单井出水量 100吨 /时,可以满足供水要求。 蒸汽 本项目生产过程所需汽量最大为 334 吨 /时,由公司热力站供应。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2 厂址位置 本项目厂址位于 淅川县产业集聚区所在地的九重镇,厂 区内地 势平坦,四周交通便利,条件良好。 项目总体布局力求做到因地制宜,分区明确,设计合理,努力减少人流、物流不必要的交叉,尽量做到生产线路简捷、流畅。 并根据厂区特点加大绿化力度,美化环境。 厂址自然条件 工厂所在位置地势平坦,地耐力为 12 吨 /平方米,地震烈度按 7级设防。 淅川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时间 2046 小时,降水量 804mm 左右,气温℃, 无霜期 228 天 , 不仅矿藏丰富,而且南北方动植物均适宜在此生长。 厂址评述 本项目厂址交通便 利,气象条件适宜,地质情况良好,水资源丰富,电力、通讯设施齐全,建设条件非常理想。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3 第六章 工程建设方案 本工程为利用当地资源和 淅川县 济京源农产品开发 有限公司 的技术优势,建设年产 20 万吨 L乳酸项目。 项目主要组成为淀粉车间、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原料库、成品库、生产辅助设施、生活设施等土建工程,以及各个设施的生产线建设,供电、给排水、热力、通风、环保工程、检测中心和总图工程等。 项目组成表 序号 工程类别 工程 (车间 )名称 规模 备注 一 主要生产工程 淀粉 生产车间 320xx0吨 /年 糖化车间 300000吨 /年 发酵车间 300000吨 /年 提取车间 20xx00吨 /年 二 辅助生产工程 控制室 配套 原辅料包装材料库 1260平方米 质量检测中心 化验、检验 三 公用工程 供热工程 240吨 /时 供电工程 13440千伏安 供水工程 1000立方米 /时 四 其他工程 环保工程 污水处理 4000吨 /日 总图工程 大门、道路、围墙 门卫 48平方米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4 产品采用的标准 ( 1)原料 本项目原料 红薯 来自本地的种植基地,原料品质达到国标二级标准。 ( 2)产品质量标准(中国药典 20xx 版) 指标 药品级 CP95 食品级 GB2320- 80 食品级 FCC( IV) 工业级 含量% 85- 90(g/g) ≥ 80(g/g) - (标签浓度) 40- 90(g/g) 鉴别 合格 合格 合格 合格 氯化物% ≤ ≤ ≤ --- 硫酸盐% ≤ ≤ ≤ --- 铁盐% ≤ ≤ ≤ --- 灼烧残渣% ≤ ≤ ≤ --- 重金属% ≤ ≤ ≤ --- 砷% ≤ ≤ ≤ --- 枸橼酸、草酸、磷酸或酒石酸 合格 --- 合格 --- 易炭化物 合格 --- --- --- 还原糖 合格 --- --- --- 钙盐 合格 --- --- --- 铅 --- --- ≤ --- 氰化物 --- --- ≤ --- 光学纯度% ≥ 95 ≥ 95 ≥ 95 80- 95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5 ( 3)副产品 蛋白饲料 质量标准 项目 符号 DDGS 感观性状 色泽呈黄色或棕黄色、无霉变、结块及异味、粉状 水份 % 10 粗蛋白质 % = 20 粗脂肪 % = 8 粗纤维 % = 56 粗灰分 % = 5 ( 4)副产品 红薯 质量标准( GB1911120xx) 质量指标 一级(原色拉油) 二级(原高烹油) 备注 色泽 (比色槽 ) Y30 R3 Y35 R4 气味、滋味 无气味、口感好 气味、口感良好 透明度 澄清、透明 澄清、透明 水分及挥发物( %)≤ 不溶性杂质( %)≤ 酸价( mgKOH/g)≤ 过氧化值( mmol/kg)≤ 烟点 (℃ ) ≥ 215 205 冷冻实验( 0℃储藏 澄清、透明 溶剂残留( mg/kg)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L乳酸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酶法和发酵法。 乳酸的工业生 产主要有淀粉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 我国以发酵法为主 ,国外以合成法为主。 化学合成法以乙醛和氢氰酸为原料 ,生产无旋光性的 DL-乳酸。 美国斯特林化学公司和日本武藏野化学公司均采用化学合成法。 由于原料有毒性 ,其生产受到限制。 发酵法采用 红薯 、小麦等淀粉为原料 ,先将淀粉糖化 ,再由微生物将糖转化为 L 乳酸。 传统工艺发酵时间长、产品收率低 ,各国都在设法改进、开发新的方法。 年产 20 万吨 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轻工业设计院 26 化学合成法由于利用的原料是乙醛和剧毒物质氢氰酸,因而合成法生产乳酸大大受到限制,其生产成本也较高。 酶法生产乳酸虽然可以得到专一性的 L 乳酸,但工艺 比较复杂,在工业上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酸,可以通过菌种和培养条件的选择而得到具有专一性的 L 乳酸。 乳酸菌发酵温度高,产酸率相对较高,对糖的利用率高,且发酵时不需要氧气。 利用米根霉菌种进行发酵,它的营养要求简单,菌丝体比细菌大,易于分离,有利于制得高质量和高纯度的乳酸产品,这对进一步生产乳酸聚合物极为重要。 目前世界上只有荷兰 purac 和比利时 giactic 两家公司在 L-乳酸发酵工艺上具有领先技术优势,其他国家则都存在发酵水平低,杂酸含量高, L 型纯度低的技术问题。 我国九十年代初就有采 用米根霉发酵法生产。 但其工艺同样存在产菌低,转化率低,纯度低的问题。 而且产物为 DL-乳酸,按世界卫生组织 (WHO)的要求,不能作为药用和食用,只能作为一般工业用。 本项目是用细菌利用淀粉转化为葡萄糖发酵生产 L-乳酸。 其工艺技术指标与国内现行技术水平对比如下: 序号 指标 新技术 国内现行技术 备注 1 菌种 细菌 米根霉 2 产酸( Kg/100L) 1620 1213 3 糖酸转化率(%) 95 80 4 发酵周期(小时) 45 52 5 提取收率 (%) 95 80。年产20万吨l-乳酸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红薯)(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