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东经 113176。 16′ 30″至 113176。 19′ 30″,北纬 33176。 45′ 00″至 33176。 46′ 00″。 二矿南距平顶山市火车站约4 公里,由该站往东至孟庙火车站约 70 公里与京广线相接,向西至宝丰火车站约 28公里与焦枝线相接。 煤矿专用铁路通过矿内与国铁接轨。 矿区公路公路网与河南省主要公路连接,交通十分便利。 建矿以来 二 矿在集团公司领导的精心关怀下 二 矿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辉煌正在大跨步的向前高速发展。 . 总体设计思想 为了贯彻国家四部委的文件,落实省局 和集团公司 的有关会议精神,为了加强 下井人员的安全管理,建设“ 本质安全型矿井、数字化矿山 ” , 矿 领导决定建立本质安全型放炮监控系统。 煤矿领导非常重视安全生产,近一两年来在质量标准化、安全监测监控、安全管理、安全教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安全生产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安全生产呈现出逐渐步入持续稳定轨道的大好形势。 在安全管理上“以人为本”,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地位和管理手段,是“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新形式下的具体延伸和体现。 “以人为本”一方面 ,要求所有的安全管理,都必须以保障人的安全,改善人的安全条件为目标;另一方面,就是要加强对人的规范和管理 ,提高职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减少直至消灭人为隐患。 煤矿领导尤其重视放炮管理的安全性。 根据 平煤二 煤矿 目前的放炮管理状况,为了达到放炮管理的“本质安全”,杜绝放炮过程出现的人员误入放炮不安全区域、哑炮 、不三人连锁和 放炮 全 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的监控,为了实现“本质安全管理”,对整个放炮过程的实施 闭锁 管理。 . 概况 . 项目名称 平煤股份二矿 智能连锁放炮监测监控系统。 ( KJ387) . 项目承建单位 本项目由河南业基实业有限公司、北京龙德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建,协作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5 页 共 48 页 . 项目内容 设计 原则 智能连锁放炮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贯穿了“本质安全”理念,就是“不安全就不能放炮,不安全就放不响”的理念。 实现放炮管理由“措施管理 ” 到“本质安全管理”的飞跃。 放炮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的实时监控,重点是对瞎炮、哑炮的杜绝;放炮不安全区域人员的误入、三人连锁、安全距离控制。 通过 “十个不能,一个监控”来实现现场的实时监控,具体如下: 十个不能: ( 1) 放炮安全距离不够,就不能放炮; ( 2) 不进行三人连锁,就不能放炮; ( 3) 网络电阻超限可能有瞎炮,就不能放炮; ( 4) 瓦斯超限,就不能放炮; ( 5) 煤尘超限,就不能放炮; ( 6) 风量不足,就 不能放炮; ( 7) 喷雾设施没有打开,就不能放炮; ( 8) 有人在危险区域,就不能放炮; ( 9) 没有停电,就不能放炮; ( 10) 其他安全隐患,就不能放炮。 一个监控: 矿山各级领导能够通过网络对放炮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建设原则 1. 与现场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目前矿已经安装井下光纤、安全监控系统的设施,做到费用最省,效益最好。 2. 前瞻性和实用性:系统体现世界前沿的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理念和技术,为矿山企业提供的放炮监控系统,不仅考虑到行业的普遍性和业界顶尖技术与实践结果,而且符合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 3. 先进性:提供国内最好、最先进 的产品。 2. 总体需求分析 放炮 事故的危害分析 放炮引起的矿山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整个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 30%左右右,每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6 页 共 48 页 年因此死亡 20xx 人左右,放炮引起的重特大事故占到了重特大事故的 60%80%多,而且,放炮事故占的事故比重还在不断上升。 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落后,以及因为技术落后导致的管理落后、标准落后等。 近 几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在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重 通过上述报道,我们看到了在煤矿事故中放炮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这个诱发因素有多大呢。 让我们看看下列事实: 1. 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非常惊 人 放炮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 30%左右, 最近几年全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 50006000 人左右,其中放炮造成的大约 20xx 人左右。 自建国到现在,全国煤矿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 100000 人之多。 2. 放炮是重大特大事故的最大诱发因素 1) 根据对最近 3 年( 20xx20xx)的我国煤矿重大特大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放炮事故占特大事故的 60%以上。 山东省煤矿 1999 年 20xx 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占到了重大特大事故的 80%以上。 3. 放炮是瓦斯爆炸和煤尘爆炸占爆炸事故的最主 要的导火索 根据 20xx20xx 年的数据,在重大特大瓦斯事故和煤尘事故中,放炮引起的达到了 60%以上,电火花引起的约 30%以上,另外的是其他火源引起。 4. 安全管理好的省份放炮事故占的比重更大 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7 页 共 48 页 山东就是最好的例子,在重大特大事故中放炮事故有些年份占到了 80%以上,重特大的事故几乎都是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远远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推广新技术的力度大,在传统的事故多发的顶板、电火化引起的瓦斯事故等方面,事故得到了比较有效的遏制,放炮由于技术的进步不明显,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事故率反倒相对上升。 5. 放炮事故所占比重有上升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在科技、管理方面加大治理的力度,其他几类主要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占的比重逐渐降低。 顶板事故,随着综合机械化采煤、锚喷支护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事故率已经大幅下降。 由电火花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也由于防爆技术的不断完善,也在明显减少。 相反放炮事故由于放炮技术以及放炮管理技术没有大的提高,造成放炮事故在相对增加。 例如山西省最近几年的情况如下图。 6. 非煤矿山企业放炮引起的死亡事故也占到了 36%以上 据官方公布的资料, 20xx 上半年非 煤矿山企业发生事故 793 起 985 人死 ,从事故类别来看,上半年全国非煤矿山重大事故主要集中在冒顶片帮 (坍塌 )事故和放炮事故,共计 30 起、死亡 106 人,分别占重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 %和 %。 其中放炮引起的事故 13 起,死亡 47 人,分别占重大事故的 36%和 37%。 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8 页 共 48 页 放炮 事故的主要类型 违章放炮引起的事故主要有五类 第一类是: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绝大多数( 90%以上)煤尘爆炸事故都是放炮引起的。 第二类是:放炮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这类事故中放炮引起的占了 60%以上 的比例。 第三类是:放炮本身造成的伤亡事故,主要指放炮人员没有撤出,炸死人员;放炮警戒不严格,炸死人员等等违章放炮造成的事故。 第四类是:放炮引起的突水、瓦斯和煤层突出事故; 第五类是:爆破器材、火工品 流落到社会上造成的事故。 例如,放炮员盗出发爆器、炸药雷管炸鱼、给小煤井等使用,炸死人。 有人甚至拿去炸铁路 等等。 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稳定带来重大危害。 放炮 事故增加的原因剖析 1. 放炮技术落后是放炮事故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起爆技术数十年来没有根本性的发展,放 炮依靠的设备器材是炸药、雷管、发爆器。 但是,发爆器从建国以来基本没有变化。 发爆器的制造的理念仅仅基于“起爆”就可以了,没有起爆安全的理念。 起爆器技术的落后,导致了大量的违章操作得不到有效制止,造成了大量的事故。 2. 放炮管理技术的落后,造成国家有关放炮管理的规程、制度得不到根本执行,管理方面时松时紧,放炮事故也是时多时少。 1) 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技术,国家有关放炮管理的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爆破作业规程》、《煤矿安全规程》等放炮的标准,每个企业又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的放炮管理制度,每个工程都有 放炮的针对措施,严格按照规程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9 页 共 48 页 来,肯定不会出现放炮事故。 但是,根据有关规程,放炮作业有 14 个大步骤, 77 个小步骤,繁多复杂,甚至不容易记住,作业过程最少需要 3 个人完成(正常需要 6 个人完成)。 目前的管理技术,还是停留在“口传口、手传手”的原始水平阶段。 严酷的事实证明,在没有“硬”的监督手段之下,工人们很容易违章操作,造成事故。 2) 对于煤矿最危险的工序 放炮,竟然没有监控系统 近年来,国家强力推广安全监控系统,对于预防事故,减少事故起到的很好的作用。 但是,对于发生事故最多、危害最大的放炮,竟然没有一个监控系 统可以推广使用。 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讲都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管理的一个非常大的缺憾。 3. 管理体制不理顺, 管理手段、管理技术落后是放炮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管理体制不理顺,多头管理、管理混乱,主要表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 一是放炮管理的牵头的部门混乱,有的归通风部门、有的归掘进部门、有的归安全检查部门,有的公安部门。 除了通风部门负责牵头,管理体系能够理顺以外,其他部门牵头,放炮管理和瓦斯煤尘管理之间的协调容易出现脱节,也就容易造成事故。 例如,山东放炮事故比较多的矿业集团和煤矿,往往都不是通风部 门主管放炮,是由公安或者其他部门主管。 从全国来看,由通风部门主管的单位,事故就少得多了 . 二是放炮员管理不理顺,放炮员和放炮作业不能统一管理,放炮员和放炮作业绝大部分仍然归掘进或者采煤区队直接管理,这样放炮员的专职性功能不确定,往往使放炮工作成为兼职工作。 结果放炮的学习不容易组织,放炮技术得不到提高,放炮规章制度得不到全面贯彻。 三是发爆器的统一管理流于口头,到现在 90%以上煤矿还是由放炮员私自存放管理,发爆器得不到有效的检查和维修,造成大量隐患发爆器在一线使用。 4. 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落后 ,制约了放炮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 标准的落后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矿用电容式发爆器》的国家标准数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直接造成我国煤矿数十年来,一直大量使用安全标准低,极容易出现违章操作的发爆器。 煤炭行业的闭锁发爆器标准的出现,由于产品的实用性受到甲方怀疑,以及推广工作的不力 ,相关产品一直没有推广开来。 二是管理标准落后,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爆破作业规程》、《质量标准化标准》平煤股份二矿 本质安全型智能放炮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 10 页 共 48 页 等标准的落后是另一个标准落后,管理标准落后是造成管理落后的主要原因 ,例如对于放炮这样一个煤矿中最危险的工序, 缺少一个监测监控系统,《煤矿质量标准化标准》中对于放炮的管理缺少应该有的严格规定。 20xx 版《煤矿安全规程》更有放宽放炮管理的嫌疑,该版《煤矿安全规程》取消了原有的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 “三人连锁放炮”的规定,这造成了放炮管理要放宽的误导。 这种政策性的反面导向造成的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5. 事故统计口径存在问题,极大地淡化了放炮的重要性 查一下《中国安全生产年鉴》等政府部门的权威资料,你就会发现放炮事故仅仅占 3%11%,似乎占得比例非常小,不足以为虑。 但是,其实这仅仅是放炮事故中的非常少的 一部分。 仅仅是放炮事故中的一类 就是放炮直接炸死人的事故。 更大量的放炮引起的瓦斯、煤尘等 事故放到了瓦斯事故里,将放炮引起的突水放到了水害事故里等等。 因此从统计口径上淡化了放炮的重要性,造成通报、宣传、汇报等情况下,不能直观地看到事故的原貌。 极大地淡化了放炮引起的事故的比重。 由此,误导了决策。 6. 国家在制定有关政策方面,“忽视”了放炮。 无可否认的受统计资料的影响,国家主管部门对于放炮的管理“忽视了” 没有达到应该有的重视程度。 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不足、发爆器国家标准落后、《煤矿 安全规程》对放炮管理的轻视、质量标准化标准不严格、统计口径忽视等等。 消灭 放炮事故的对策 1. 改变思维、创新观念,用“本质安全”的理念,统领放炮设施的设计制造、有关标准制定、管理制度的制定,从设备上从系统上确立不安全就不能放炮的“本质安全理念”。 2. 加快技术创新,推广以“本质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