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些建议内容摘要:

某种程度上就是预期成果的学术价值 、 社会价值 和文化价值。 不要泛泛而谈。 它要求对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有推动作用或对学科发展有奠基作用。 因此,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要求申报者具有宽广的视野,其课题论证要有多学科知识的支撑,申报者可从国内外多学科角度综述 与本课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及其不足来导出选题的意义 ,从中 体现出申报者广博的知识面和对问题的深人思 7 考。 其次,申报者 要从国家级课题的高度 去思考选题的意义。 要学会用战略思维、宏观视野和全局观念去准确捕捉微观问题,同时善于把微观问题提高到宏观高度,以小见大,能 体现国家的现实需要,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对国家以及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参谋与借鉴作用。 具体论证时 对研究意义要有明确说明 ,如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究竟有什么意义,或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什么贡献等。 不要贬低前人,过于吹嘘自己,如强调诸如填补空白、在国内独创等。 不要过于宏观,让人看不出究竟有什么意义。 也不要过于细致,花太 多的篇幅去论证意义。 (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① 研究 的主要 内容 和 基本思路 研究内容观点 要 新颖,有创新性,且注意重点突出,详略得当,或分为几大部分,或分为几大主题进行论述,最好不要搞成一本书的框架。 可以把研究内容分成几大部分或几大主题进行论述, 同时一定要 注意各部分之间 内在 的 逻辑关系 (至关重要 )。 如理论基础、比较分析、历史阶段分析、实证研究、对策研究等,可以与基本 思路框架图 中表述结合起来写。 根据以往有的教师填写的申请书看,存在着研究内容设计的太多、太散 ,看不出系统性和创新性。 如果有条件,可以在思路框架图中体现出理论的提升,当然在内容设计中也体现出来,则更好。 与此同时,可以对每一个专题所要研究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不要过于琐碎,也不要太多,要精练。 框架设计很重要, 但 不要搞成一本书的框架。 有些人把绪论、结语都写进去,不合适。 要把申请者的创新点写出来,如用黑体字区别开来,使人一眼就能看出,把 闪光的文字突出出来。 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要观点。 是 指申报者本人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这个课题准备怎样开展研究,包括切入点是什么,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基本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运用什么方法等等,就是 申报者 打算怎样做这个课题,要谋划出来。 再就是要把 本人 在这个课题研究当中已有的重 要 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写出来。 过 8 去有些申报人填写论证书时把未来要写的著作的章节目录写上去了,但是基本的思路和重要的观点一个也没有。 ( 比如研究理论创新问题,第一条什么是理论创新,第二条理论创新的类型,第三条理论创新的任务和着力点,第四条为什么要进行理论创新,第五条怎样实现理论创新。 如果把这些都拿出来了,写了一些字,但看了以后,究竟你在这里面有什么重要的观点不知道。 ) 现在就是要把重要观点和观点之间的基本联系写出来,让评审专家们看一看你这个观点是不是新观点,有没有新思想,或者你这个对策性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如何,有无可操作性等等。 有的 人 会认为 ,基本思想、重要观点都是研究的结果, 还没有拿到项目,没有开展研究, 能 有什么新 的 观点。 但是, 研究人员 申报这个项目不应当是心血来潮,随便抓的。 一定要有前期的研究基础,而衡量有没有研究基 础,以及达到了什么水平,从 申报者 填写的基本思路和重点观点当中可以大 体判断出来。 ② 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最好能画图表来说明,以便一目了然 研究方法不要过于追求,坚持一些我们必须坚持的方法 ,即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述,但又不要过于墨守成规。 行文时要尽量避免出现引起歧义或误解。 尤其是在涉及西方的理论时要注意。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第一层面,其它研究方法可以是第二个层面。 研究方法要根据各学科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表述形式。 社科应用研究,在何地查找资料最好标明;在何地调研,其特点是什么,最好写出来。 总体上最好能用图表形式,明确标示研究方法和路径设计。 要适当运用样本分析、访谈、统计、田野调查等方法,提高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基础理论研究要用学科自己的话语体系来表述,方法论与具体研 究方法是两个不同层面,要注意区分先后层次。 涉及西方理论时要注意不要轻易地使用西方的新名词、新概念、新方法。 更不要为了标新立异而杜撰名词。 ③ 研究的 重点 要 突出、难点 要 明晰 研究的重点、难点要鲜明地列出。 研究的难度主要表现为问题复杂、理论难点多、学科基础薄弱、资料的搜集与处理难度大。 9 ④ 研究的 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研究观点可以根据几大研究内容来提出。 创新见解要基本形成,不能让观点淹没在内容中。 创新之处要突出,有 3 个左右即可。 思想观点是不是你第一次提出的,达到了什么样的创新程度,有什么重大的理论意义。 创新程 度的评估指标是: 提出新的学说或系统理论观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对重要领域或重要问题作出系统描述、分析和概括,总结出规律性认识;通过新的系统论证,丰富和发展了某种重要学说或理论观点。 对于 应用对策研究 方面的课题 , 不要求它理论上要有创新,但是要真的管 用。 怎么检验 管用不管用和 是否真的管用 的问题, 就是看它是不是有应用价值,分析它对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党和 国家 的科学决策 能否产生重要作用 ,以及 在什么范围和程度上将起作用。 当然,这都是带有预期性的。 但是在活页论证 书当中,需要简明地分析它的现实性 、针对性和操作性等。 应用对策研究 要重事实、重实践 ,绝不能伪造数据 ,这是学者应有的学术良心和基本品质 ,不能违背 ,否则 ,研究的结果不仅不会有价值 ,严重的还会误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