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报告编制培训材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优质粮食等。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项目完成后新增、改善灌溉面积;新增节水面积、年节约水量;改善土壤面积、扩大良种种植面积、优种普及率、增加机耕面积、新增农机总动力、优质粮食种植面积等。 1 经济技术指标 新增农业总产值、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收期。 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 自然概况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范围、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及土壤、作物种植情况及开 发潜力等。 社会经济状况 项目区人口及劳力、土地利用状况、农业生产水平、地方财力及农民收入、科技服务体系等。 基础设施现状 项目区水利、农业、农机、林业、交通、电力等现状情况。 第三章 初设依据和标准 初设依据 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具体要写清楚什么规范和标准。 项目建设标准 依据项目区建设的工程选择技术标准、亩投资标准。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 局 指导思想 说明该年度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有针对性。 建设规模 用农林水等总量说明,同时说明各自的投以及总投资。 规划布局 项目区的具体工程布置和总体布局。 基本实现道路沙石化(主干路)、田面平整化、方田林网化、灌溉节水化、种植区域化和管理科学化。 农业生态项目要达到山水田林路系统配套、综合治理的布局。 第五章 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项目区农作物灌溉制度的确定 依据项目区农业调产的规划实施, 种植农作物各类面积多少,实施的灌溉制度,灌水定额和总需水量。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考虑保水措施状态下的灌溉制度的实施,如滴灌、微灌、涌泉灌、微喷等。 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依据现有工程现状可供水能力,总需水量和可供水量的分析,确定新建水利工程的类别和数量,实施的总用水量不得超出项目区的本地水资源量。 水资源缺乏的项目区,应充分利用大气降水,减少地表水的外流量,实施集雨节灌、人字闸和人畜饮水工程的余水等措施,发展节水灌溉工程。 第六章 主要项目工程设计 工程设计应重点对计划实施的工程的规模、总体布置;主要建筑物的位置、结构形式、设计尺寸等给预说明。 对灌溉工程中的主要防渗渠道、管道等要有断面选择的计算公式,机井、排灌站、引水工程等要确定灌溉范围。 各种主要建筑物要有材料用量,确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水利工程 举例: 打井配套:井位确定、井深、成井工艺、设计流量、扬程、配套水泵电机的设计; 排灌站:位置确定、厂房、前池、水泵电机、扬程、流量、吸水管、压力管道、渠首等的设计; 输变电线路:变台设计、高低压线路断面选取、变压器 等的设计; 防渗渠道 :断面选型和设计、过水流量、渠帮设计、实施方式; 管道灌溉:管材选择、管道过水量计算(沿程和局部损失)、分水阀、出水口、布置方式、实施措施等的设计; 农业工程 举例: 土壤改良:改良的技术体系选择(灌溉型、盐碱地型、坡改梯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改良措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等)确定、单位面积用量、实施措施的设计; 良种基地:品种名称、单位面积用量、实施面积、实施措施的设计; 机耕路:硬化方式、路面高宽、铺筑措施等的设计; 林业工程 举例: 农田防护林:树种、胸径、株距、栽植措施等的设计; 造林:依据不同的造林类型提出林种、树种、造林技术、种苗、幼林抚育的设计; 苗圃:育苗树种、育苗方式、育苗措施等的设计; 沟道工程 举例: 骨干坝:单坝控制面积 35 平方公里,总库容 50500 万立方米。 要有单项设计; 淤地坝:单项控制面积 3 平方公里以下,总库容 150 万立方米。 位置、坝高、坝宽、坝体类型、溢洪道、放水涵卧管依据规范设计; 谷坊:坝高、容积、结构尺寸、工程量、位置等 的设计; 水平梯田:在 25 度或当地禁垦坡度以下的坡度上修筑,梯田埂沿等高线布设,地块相对集中。 依设计标准、断面设计、田面规格、实施方式等设计; 科技推广 举例: 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内容、形式、人数、次数、地点的设计; 示范推广:项目、内容、地点、实施方案的设计; 购置仪器:设备种类、型号、厂家和用途,分别设计; 第七章 投资预算 采用的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 依据规范和当地实际,并根据预算摘要说明。 项目预算编制(附表) 预算编制 的原则、并依据预算摘要说明总投资、分项投资,并简要列表说明。 投资筹措方案 简要说明投资筹措方式,包括配套财政资金承诺、项目区农民 “一事一议 ”和筹资投劳情况、县及审查意见。 第八章 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应通过计算和分析,列表或说明,具体能清楚看出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 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工程指挥部) 施工管理 概述施工队、个人承包、集体承包等完成的种类和数量,主要材料的来源和质量,交通、场地、水电等安排,施工季节安排,劳动力、机械调配等。 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报账等安排。 实施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和劳动力、资金调配情况,合理安排实施计划。 将完成的项目、工程量、投资等列表说明。 第十章 工程运行与管护 要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各项运行管护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租赁、承包、拍卖以及开展经营性开发。 要有具体 的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的落实。 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 主要说明农发办、财政局按管理机构、管理措施、技术服务措施三部分说明,注意项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承包合同的落实措施。 附表 附图(示意图、现状图、规划图) 附典型工程设计 上报目录 第一部分:项目计划文件 第二部分:项目初设 第三部分:项目工程预算 附图: 1: 1 万现状图、规划图,报告附示意图 封面样式: 市 县 国家(省立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 计 划 汇 编 ( 年度) (开发标志) 市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年 月 日 第三部分、设计中的有关问题 一、再谈农发初设创新 20xx 年已经到来,各地农发系统正在做今年的计划编制。 为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结合实践,再谈农业综合开发计划编制中初步设计创新的问题,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农发初设必须要符合国家和省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 (二)、要与项目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相结合。 在坚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与村庄道路、绿化、科技培训、人畜饮水等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密切的项目建设相结合。 (三)、要加大项目村科技推广力度。 坚持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使得项目村有科技带头人,提高农业科技素质。 (四)、工程设计要细致、规范。 初设工程设计要达到能够实施的目标,每个单项工程必须达到清晰、明了、正确。 对项目区工程数量多的要搞出典型设计。 ( 五)、预算要细化。 要依据预算编规,细化到村、到每项具体措施上。 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计算和填写各类预算表格。 (六)、要与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相结合。 坚持走以主导产业为发展的思路,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聚焦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好区域经济。 (七)、初设图纸要规范、清晰。 图纸上要能够看到项目区现状和规划的前景,达到综合之目的,实现集中、规模、基础设施改善的目的。 二、农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程序的研讨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好 坏关系到项目实施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达到得如何,一般在上报当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之后(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县级农发部门就应该着手进行项目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只要正式批复已下达,全面展开就能实现当年工程当年完的目标。 主要采取以下程序: (一)、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土地治理项目特性,一般在项目招投标并确定中标项目法人之后,县级农发部门即可考虑项目的实施。 在规模一定的条件下,先行确定项目工程招投标和监理,可按项目总规模的 60%考虑动工,并结合当地冬春季农田建设进行项目框架道路等 方面建设。 同时考虑设备、材料等方面的预定和采购合同签订。 此可采取先行使用县级配套资金和项目区自筹资金、中标工程建设单位垫资方式进行。 ( 二)、正式实施:根据计划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实施方案。 一是有前期实施的县,要及时调整实施目标,与正式计划相符;二是没有实施的县要及时进行项目工程招投标和监理确定,全面开展项目工程建设和管理,充分利用春季项目建设的黄金季节。 如果项目区建设内容和资金与计划有大的出入,可实行先干后补的方式进行补救。 (三)、进行程序: 项目区框架实施:严格按照初设规划目标,确定和实施项目区农林水等方面大的框架建设,同时可进行季节允许建设的主要工程建设。 一般实施季节为冬春季 10 月至次年 3 月前。 林网建设实施:依据北方特点,植树一般在每年 3 月份内完成。 此阶段,县级农发办要在保证苗木质量、注重成活率、强化管护方面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方法可采取招投标基础上,按照谁承包谁负责,预付和质量保证金作保,分批支付、确保质量和数量。 项目工程实施:一般在当年 3 至 5 月底前和 7 至 12 月,根据规划目标,水利 、农业、科技推广等统筹安排,按照实施计划进行。 扫尾阶段:一般次年 3 至 5 月底,主要根据上年项目工程建设情况,进行林网补栽、工程扫尾等工作。 资料整理归档:一般在当年 6 月麦收季节、次年 1 至 2月和 5 至 6 月进行,主要有工程、监理、制度、管护等方面,同时准备当年准备验收前各项资料、图纸、审计等。 其他:关于项目公示、中期检查、单项工程验收、资金报账、监理等方面工作随工程进度适时开展。 三、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一)、优良品种的选择:依据当地实际,选择优良玉米、小麦及小杂粮、蔬菜等品种时,要考虑时效性、正规性、效益性和辐射带动性。 即:选择目前先进技术培育下的高产、高效和口感性好的品种,或适宜大规模生产需要某种含量高的特种品种粮食类作物;品种要经正规部门批准,有可推广的相关证明;该推广品种已证明效益型较好,适宜当地土壤、气候、和水利或旱地等条件;当地示范后预测可有辐射带动作用。 (二)、技术培训的确定: 要根据当地主导产业的发展,合理确定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要具体,培训老师 要有依托的科研、大学、对口专业等技术人员担当;培训的地点要确定到教室或实地;培训的人员具体到项目村人数等。 对培训教材要印制好,使培训人员听的懂、学得会、可操作、会示范,回去后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科技示范内容和面积的确定:科技示范课题要根据现代农业大发展的要求,依据当地条件,合理确定内容。 首先要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其次依据当地农业基础设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