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现场非标焦化技改工程分部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型角焊接接头试件。 对焊接接头的试件应包括 底圈罐壁板的立焊及横焊位置, T 型接头、角焊接接头的试件,应有底圈壁板与罐底边缘板组成的角焊接接头试件切取。 T 型接头、角焊接接头试件的制备和检验,应符合JB/T473597 规定; 对接焊接接头的试件,应作拉伸和弯曲试验。 当设计对母材冲击功有要求时,还应作冲击试验。 、埋弧焊和气电焊的焊工应按 GBJ236 焊工考试的有关规定进行考试,且符合下列规定: 考试试板接头型式、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及材质等,均应于是焊的贮罐一致; 对于埋弧焊焊工除应进行埋弧焊坪焊或横焊位置的考试外,还应进行手工电弧焊平焊位置的考试; 气电立焊焊工应通过立焊板状试板的考试; 时板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射线检测和冷弯试验。 射线检测应不低于 JB4730 规定的 Ⅱ级为合格。 《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考试合格应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相应钢材类别、组别和试件分类代号合格证的焊工,可以从事贮罐向应部位的焊接,不再考试。 ,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等,制定贮罐焊接施工技术方案。 b> 400Mpa、厚度大于 13 ㎜的罐壁对接焊接接头,应采用低氢型焊条进行 焊接。 ,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或下表的规定进行烘干后使用。 烘干后的低氢焊条,应保存在 100~150℃ 的恒温箱中,随用随取。 低氢焊条在现场使用时,应备有性能良好的保温筒,超过允许使用时间后续重新烘干。 用于高合金钢焊接的氩气纯度不得低于 %,含水量不得大于50mg/m3。 种 类 烘干温度 ( ℃ ) 恒温时间 ( h) 允许使用时间 ( h) 重复烘干次数 非低氢型焊条 (纤维素型除外) 100~150 ~1 8 ≤ 3 低氢型焊条 350~400 1~2 4 ≤ 2 焊剂 熔炼型 150~300 1~2 4 — 烧结型 200~400 药型焊丝 200~350 1~2 — — 注:药心密封的焊丝和密封盒装的药心焊丝原则上不再烘干。 药心焊丝烘干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装机使用,以免堵塞导电嘴。 ,水分含量不应超过 %(质量)。 使用前应经预热和干燥。 ,应由合格焊工担任、焊接工艺应与正式焊接相同。 引弧和熄弧都应在坡口内或焊道上。 每段定位焊接的长度,碳素钢不易小于 50 ㎜;低合金钢不易小于 80 ㎜。 前应检查组装质量,清除坡口面及坡扣两侧 20 ㎜范围内的泥砂、铁锈、水分和油污,并应干燥。 始端应采用后退引弧法,必要时可采用应弧板。 终端应将弧坑填满。 多层焊的层间接头应错开。 6 ㎜的搭接角焊接接头,应至少焊两遍。 当采用碳弧气刨时,清根后应修整刨槽,磨除渗碳层。 ,应根据钢材的材质、厚度、接头拘束度、焊接材料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经焊接性试验及焊接工艺评定。 推荐的预热温度,列于下表: 钢 种 钢板厚度 (㎜) 焊接环境气温 ( ℃) 预热温度 ( ℃) 碳素钢 20≤δ≤ 30 20~0 50~100 30<δ≤ 38 20~0 75~125 16Mn、 16MnR 25<δ≤ 32 10~0 75~125 32<δ≤ 38 10~常温 100~125 预热时应均匀加热。 预热的范围,不得小于焊接接头中心线两侧各三倍板厚,且不小于 100 ㎜。 预热温度应采用侧温笔或表面温度计在距焊接接头中心线 50 ㎜处对称测量。 焊前预热的焊接接头,焊接层间温度不应低于预热温度。 理的接头,应在焊接完毕后立即进行消氢处理。 消氢处理的加热温度宜为 150~250℃,保温的时间,宜为 ~1h。 ,应在图样上注明。 ,宜选用与强度较低的钢材相匹配的焊材和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材的焊接工艺。 : a. 中幅板的焊接,须先焊短焊道,后焊长焊道。 初层焊道应采用分短退焊或跳焊法。 b. 边缘板的焊接,需首先施焊靠外缘 300 ㎜的部位。 在罐低于罐壁连接的角焊接接头焊完后,且在边缘板与中幅板之间的收缩接接头施焊前,应完成剩余的边缘板 对接焊。 弓形边缘板对接焊的初层焊,宜采用焊工均匀分布,对称施焊方法。 收缩接接头的第一层焊接,应采用分短退焊或跳焊法。 c. 罐低与罐壁连接的角焊接头,应在低圈壁板纵焊接接头焊完后施焊,并由数对焊工从罐内、外沿同一方向进行分段焊接。 初层的焊道,应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 a. 罐壁的焊接,应先焊纵向接头,后焊环向接头。 当焊完相邻两圈壁板的纵向接头后,在焊其间的环向接;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b. 纵向接头采用气电立焊时,宜自下向上焊接。 对接环向接头采用埋弧焊时,焊机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 焊。 c. 罐壁环向的搭接接头,应先焊罐壁内侧向接头,后焊罐壁外侧接头。 焊工应均匀分布,并沿同一方向施焊。 : a. 先焊内侧接头,后焊外焊道。 径向的长焊道,宜采用间隔焊对称施焊方法,并由中心向外分段退焊。 b. 焊接顶板与包边角钢时,焊工应对称均匀分布,并应沿同一方向分段退焊。 、运输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表面缺陷的修补,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深度超过 ㎜的划伤、电弧划伤、焊疤等有害缺陷,应打磨平滑。 打磨修补后的钢板厚度,应大于或等于钢板名义厚度扣除负偏差值。 b. 缺陷深度或打磨深度超过 1 ㎜时,应进行补焊,并打磨平滑。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焊接接头表面缺陷超过“检验与验收第 2 条”规定时,应进行打磨或补焊。 b. 焊接接头内部的超标缺陷在修补前,应探测缺陷的埋置深度,确定缺陷的清除面。 清除的深度不宜度板厚的 2/3。 当采用碳弧气刨时,缺陷清除后应修磨刨槽。 c. 返修后的焊接接头,应按原规定的方法进行探伤,并应达到合格标准。 ,必须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进行,其修补的长度,不应小于 50 ㎜。 ,不宜超过二次,当超过二次时。 须经施工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四)检查与验收: ,检查前应将熔渣、飞溅清理干净。 ,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焊接接头的表面及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和弧坑等缺陷; b. 对接焊接接头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 ㎜;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 100 ㎜;焊接接头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接接头长度的 10%。 : a. 边缘板的厚度大于或等于 10 ㎜时底圈壁板与边缘板的 T 形接头和罐内角焊接头靠罐低一侧的边元,应平滑过渡,咬边应搭磨圆滑; b. 罐壁纵向对接接头不得有低于母材表 面的凹陷。 罐壁环向对接接头和罐底对接接头低于母材表面的凹陷深度,不得大于 ㎜。 凹陷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 10 ㎜。 凹陷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接接头总长度的 10%; c. 焊接接头的宽度,应按坡口宽度两侧各增加 1~2 ㎜确定; d. 对接接头的错边量,应符合(二)组装 .( 2)( c)的要求。 ,必须由持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单人。 ,在三个方向各 200 ㎜范围内,应进行渗透检测。 全部焊完后,应进行渗透或磁粉检测。 贮罐壁板的纵向和环向对接焊接接头,应按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进行局部射线无损检测。 检测率按 JB/T473597 的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