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项目汇编内容摘要:

1信号 训练目的:激发和强化学员的观察力和聆听力。 适用对象: 16 岁以上 参训人数:每小组 23 人 所需时间: 30 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 操作程序: 导师宣导:看我们能否聆听到来自外界的信号并能够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 —— 每小组要在 1 分钟后做到:导师口令一下,就同时做出一个有创造性的造型并发出声音,要求独特而能让别人一眼就记住。 导师作出示范。 1 分钟后导师喊 123,当口令是 3 的时候,导师所指定的小组就按要求将他们事先准备好的造型演示出来,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逐组轮流。 一个轮回后,导师宣布:现在大家注意了,下一轮不给准备时间,只要我发出口令,各小组就一起做造型,这个造型可以使自己创造的,也可以模仿别人,总之,一直要做到符合我的要求为止。 开始 —— 123。 导师在每一个口令之后接着说;“怎么不一样啊。 ”“怎么还是不一样啊。 ”(以暗示学员此时要求他们要全体统一)然后再下口令;一直到全体人恍然大悟 —— 全体做出同一个造型(包括发出同样的声音)以后 ,活动结束。 训练规则: 如果导师的口令完了而某小组却没响应动作,视为失败,罚做 5 个俯卧撑或仰卧起坐。 一定要出现所有小组做出的造型、发出的声音都完全一致以后,才能宣布结束。 讨论要点 : 为什么有些学员会失败 ? 为什么在第二轮开始的时候,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导师的暗示语(即对来自外界的信号为什么反应迟钝)。 在有限的时间内与同伴达成共识有什么样的感受。 活动感悟: 善于沟通的人必定善于捕捉外部信息。 24 1 机器人 训练目的: 体会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协调配合的重要性。 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协调与配合的技能。 参与人数:每组 10 人(以多组同时进行比赛的形式最佳) 所需时间: 45 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 所需材料:眼罩若干只,秒表 操作程序: 导师宣布任务 —— 每组选出一人为“机器人”。 “机器人”在小组其他成员的非人类语言智慧的“控制信号”的指引下,将导师指定的物品取回出发处,速度最快的小组第一轮胜出。 第二轮各小组更换组内另一个学员为“机器人”,在此进行活动,以决出总胜负。 第一轮各小组讨论 15 分钟并选出“机器人”,第二轮各小组只有 5 分钟的讨论时间并选出另一个“机器人”。 每轮开始前,导师都给“机器人”戴上眼罩,引领“机 器人”坐在活动区(为一标准的教室,其中散布若干桌椅)尽头的凳子上,背对其他学员。 导师将要求各组机器人取回的物品一一给各组其他学院看过,然后将各个物品分别放置在各组其他学员能够看到的地方。 各组学院聚集在活动区的另一头,开始指挥本组机器人去取回物品并回到小组这一边来。 训练规则: 各组发出的非人类语言指挥的“控制信号”只能是各种声响,并且不能超过10 种。 各组要避免本组“机器人”碰到障碍物。 过程中如果有人使用人类智慧的语言,罚改组暂停发信号 10 秒钟。 讨论要点: 机器人讲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是否考虑到 机器人的感受。 如何编制并且使信息能够有效地传递。 活动感悟:要让他人理解你的意思,先要懂得理解他人。 25 1盲人排队 训练目的: 让学员体会到,当环境及条件受到限制时,怎样去改变自己,寻求特殊环境中的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并顺利解决问题。 促进青少年显现组织能力并使之得到强化。 适用对象: 16 岁以上 参与人数:每组 1015 人(最好有 46 组同时比赛) 所需时间: 50 分钟 所需场地:操场或草地 所需材料:每人一只眼罩、每组一套写有不连贯数字(包括分数、小数乃至负数)的粘贴纸(人手一张) 操作程序: 导师 宣布要求 —— 各组将在盲眼和不使用人类智慧语言的情况下,将分散各处的成员聚拢起来,再按照每人领到的号数(它只有本人知道)的大小顺序排列成有序的一路纵队,并且设法通知导师。 15 分钟内,各组讨论本组的集合、排队与通知的方法。 各组排成纵队,导师与助手奋发眼罩并让所有人带上。 导师与助手给每位学员一个号数 —— 先让学员摘下眼罩看清粘贴纸上的号数,再要求学员带上眼罩,将其号数纸粘贴在该学院眼罩上。 导师与助手分别将每位拿到号数的学员引领到四面八方去,直至全部分散开。 导师发出开始号令,各组开始行动:完成时导师与助手逐 一检验各组排序是否正确。 训练规则: 从戴上眼罩、分发号数开始,全过程不能说话,若有人说话或脱下眼罩,该组即推出比赛。 学院须将伸出的两手手心向内,一上一下地保护自己,慢慢摸索前进。 各组自认排序完毕,通知导师时必须是全组一致的动作,否则导师不予认可。 号数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排错,即为失败。 讨论要点: 用什么方法来通知集合的位置及号数。 沟通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 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完成这个任务。 活动感悟:学习沟通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实际解决沟通之路上的众多难题。 26 布星阵 训 练目的: 锻炼学员的组织协调能力。 增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力争和谐有序地完成任务。 参与人数:每组 10 人。 所需场地:大操场(按组数划分若干区域) 所需材料:每组一根 20 米和一根 18 米的长绳、每人一只眼罩 操作程序: 导师要求每组均分为两个执行小组,各选出一位小组长。 各小组长到导师面前领受任务(执行小组其他成员在原地不动,他们听不到导师的声音):两个执行小组所有成员在盲眼状态下用他们领导的两根绳子在地上摆出一个星阵。 如图 导师奋发眼罩并督促大家戴好,再将每根绳子两端分别教导各 个小组长手中。 导师宣布“开始”口令,各小组长这时可以任意说话并指挥本小组动作。 训练规则: 每根绳子都要用尽 —— 绳头绳尾不能多出来,也不能反向交叠。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 30 分钟)完成任务,看谁摆布的最快最匀称。 讨论要点: 最先完成的组在全班中分享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感受。 总结这个活动,最大的启示是什么。 (可从规则的理解,学员的组织,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讨论。 ) 活动感悟 :孤单的个人难免失败;齐心的团队往往成功。 27 2 谢谢提示 训练目的: 让学员充分认识团队的形成于业 绩 的获得是 离不开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有效沟通。 体验残疾人的艰辛,体验信任和有效沟通的意义,学习语言沟通的有关技巧。 参与人数:每对 2 人 所需时间: 45 分钟 所需场地:教室及通道、楼梯、操场、草地等 所需材料:每对一个眼罩 操作程序: 导师让学员自由组合为两人一对,给每对发一个眼罩。 一个学员戴上眼罩充当“盲人”,另一个学员充当“引路人”,使用言语指导“盲人”从教室出门到外面行走一圈回来(约费时 10 分钟),而后对换角色进行。 每对的处罚时间均须有间隔。 训练规则: 行进过程中,“盲人”不能摘下眼罩,不能说话。 “引路人”只能用语言引导,不能与“盲人”有肢体接触。 引路人必须保护好“盲人”。 讨论要点: 当你什么都看不见而又要行走时,有什么感受。 当了解对方感受后,你会怎样进行带领。 队友给你的最有效的引路语是什么,为什么这种提示最有效。 无效提示有哪些,为什么当时我们会给与这样的提示。 失去视觉几分钟已经困难重重,如果是几个月,纪念,甚至一生。 我们如何去帮助社会的弱势群体。 活动感悟 :友谊从相互理解开始,友谊又会加深互相理解。 28 2 孤岛历险记 训练目的: 让学员级家长体会到亲子沟通的内涵和理解的根基。 建 立两代人之间的良好的沟通关系。 参与人数:每组 4 人 所需时间: 30 分钟 所需场地:在地上画一个 4 平方米左右不规则的“孤岛”,孤岛上分别画有鳄鱼池、食人树、毒蛇、 泥潭、曲曲折折的小道以及一处安全的地方。 所需材料:眼罩、纸、笔 操作程序: 由学员分别扮演孩子( 2 人)、爸爸、妈妈。 孩子被蒙上眼睛,由导师带到“孤岛”中危险的地方。 宣布要求和规则:在 20 分钟内,一家人要共同努力,把孩子转移到岛上最安全的地方。 训练规则: 孩子可以讲话,但什么都看不见。 妈妈可以看,行动,但不能讲话。 爸爸能看、讲话,指挥行 动,但却不能走动,他在 20 分钟内只能站在孤岛上,在笔记本上写指令。 孩子的一只脚不能踏入危险区域,否则就算失败。 讨论要点: 做完这个活动,有什么样的感想。 对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有什么启发。 活动感悟:亲情在同心协力的互助中发现和升华。 29 2 蒙眼作画 训练目的 : 1. 使学员明白单向交流方式与双向交流方式可以取得不同效果。 2. 说明当我们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解决一个问题时,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 参与人数: 不限 训练时间: 10- 15 分钟 活动场地: 教室、 所需材料 : 眼罩,纸,笔 活动程序 : 所有学员 用眼罩将眼睛蒙上,然后分发纸和笔,每人一份。 要求蒙着眼睛将他们的家或者其他指定东西画在纸上。 完成后,让学员摘下眼罩欣赏自己的大作。 讨论 要点 : 1. 为什么当他们蒙上眼睛,所完成的画并不是他们所期望得那样。 2. 怎样使这一工作更容易些。 变通 : 1. 让每个人在戴上眼罩前将他们的名字写在纸的另一面。 在他们完成图画后,将所有的图片挂到墙上,让学员从中挑选出他们自己画的那幅。 2. 教员用语言描述某一样东西,让学员蒙着眼睛画下他们所听到的,然后比较他们所画的图并思考,为何每个人听到是同样的描述,而画出的东西 却是不同的, 活动感悟: 睁着眼睛画画比一定比闭着眼睛画的好。 有时 当我们闭上眼睛时,我们的心敞开了。 30 2 进 化 论 训练目的: 激励积极主动的心态。 引导学员确立“抓住机会”的意识。 参与人数: 30 人以上 所需时间: 30 分钟 所需场地:空地或大教室 所需材料:无 操作程序: 全体集中,导师引导:我们“人”是怎么来到地球上。 这个过程给我们什么启迪。 今天我们通过“进化论”来求得答案。 进化程序:鸡蛋 —— 小鸡 —— 凤凰 —— 人。 “进化”以猜拳方式进行(石头、剪刀、布),一局定胜负。 开始时,所有 学员都是“鸡蛋”,蹲在地上双手抱膝,跳跃着去找同类猜拳,胜者进化为“小鸡”,全身半立,双臂在腰际作张翅状;输者退化成“鸡蛋”,继续找同类猜拳;“小鸡”跳跃着找同类猜拳,胜者进化为“凤凰”,全身之力,双掌并拢举过头顶,跳跃着再找同类猜拳,赢着进化为“人”,走出“进化圈”观看圈内的“厮杀”。 每一次输者都要下降一级,须再找同类猜拳,继续“进化”过程。 当在没有成员能变成“人”时,最后必定剩下一个“鸡蛋”,一只“小鸡”,一只“凤凰”)。 给予最后三人“安慰奖”,或者让他们做个小表演。 训练规则: 训练期间,学院须不 断地,也只能跟同类进行对猜。 每位学员都必须做出表明自己“进化身份”的动作,以让其他学院易于识别。 讨论要点: 主动抓住机会的重要性在哪里。 给他人机会是否实际上也是给自己机会。 活动 感悟: 人一生的使命就是“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抓住每一个机会尽管未必能带来成功,但是如果不去抓住,则连一半的成功机会都没有。 有时候失败并不代表技不如人,只不过是运气不佳而已。 31 三、 团队建设 逃离泰坦尼克号 训练 目的: 让大学生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策划; 学习如何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化解困难。 所需时间 : 30 分钟 所需材料: 每组 1 张凳子, 4 张报纸 活动 规则: 导师先宣布比赛情景:泰坦尼克号撞到冰山即将沉没,背景音乐《我心永恒》响起,只有 10 分钟的时间让船上的人逃命。 凳子代表船头,报纸代表救生船,每一组只有 4 艘救生船。 两艘救生船交替使用达到船体移动的目的。 从船头到小岛之间的距离是 6 米。 每艘救生船一次只能容纳 23 人。 注意:脚若超过报纸的边界,当落水处理,这时,若要施教,船上的人必须呆在原地 5 秒钟不能向前移动。 在逃生的途中,报纸如果破裂,即船漏水了,船上的人全部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